求“核”若渴的英国与“黄金时代”的中广核
英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下午,中广核和法国电力集团正式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广核正式进入英国,中国在老牌核电强国建设核电站实现历史性突破。
连日来,中外媒体对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有着中英“黄金时代”第一大单之称的重磅新闻,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各路媒体的报道五花八门,但对于民众来说,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两大问题:一是英国为什么这么渴盼核电?二是为什么是中广核?
英国为什么这么渴盼核电?
要解开第一个疑惑,不得不从英国的核电史开始讲起。从根上论,英国早期在核电建设方面确实辉煌过,世界上第一座商业运营的核电站--考尔德豪尔核电站就是人家建的。考尔德豪尔核电站启用于195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还主持了该核电站的发电仪式。本来,英国人可以继续在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上保持领先,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大搞私有化改革,国有电力行业转移到私人老板手中。私营公司一盘算,投资核电站不划算,原本计划新建的核电站就此搁浅。就这样,英国自1987年以来一直实行不建造新的核电站的政策,整个核工业的发展也停滞了。
那个时候的英国人,还没考虑得太长远。多年之后,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不少发电设施面临退役,能源市场将出现巨大空缺,巨大的低碳减排压力也来到了。
一贯优雅的英国绅士彻底坐不住了。2008年英国通过《气候变化法案》,规定了能源发展的长期目标:到2050年,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需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必须要进行一场巨大的能源重组计划,即:将传统发电厂退役,同时启动包括核能在内的新能源发电项目。
核电的环保减排效应最为显著,被视为英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救命稻草(以即将开建的欣克利角C项目为例,投入运行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00万吨)。英国人开始放眼全球,四处寻找核电建设的合作者。
此时的英国,没钱没技术。英国人先找到了法国人。一直到2013年,法国的核能国企法国电力集团才与英国政府达成最终协议,而且开价颇高。英国一寻思减排重任迫在眉睫,咬牙答应了。
没过多久,法国电力集团说,我们再找个既懂技术,又有雄厚资金,又有成熟核电建设队伍的强大伙伴,一起建设英国核电项目吧。这样强大的合作伙伴在那里?只在中国!当下的中国,核电建设正处于一个“黄金时代”,30多年从未间断,综合能力全球领先。在30多年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也锻炼培养了成体系的核电人才梯队。
为什么是中广核?
终于,我们扯到了民众关心的第二个问题上了,为什么最后选了中广核!先介绍一下中广核是个怎样的企业:一家以核电为主,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协同发展的特大型清洁能源集团,最近该集团刚刚成立21周年。据该集团公开发布的信息称,成立21年来,中广核清洁能源上网电量约7000亿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5.5亿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151万公顷森林。英国首都伦敦的土地面积约为15.8万公顷,如此推算,减排效应换算的面积可覆盖9个伦敦。
近年来,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军,中广核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国内核电的布局和国际核电市场的开发方面捷报频传,正步入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中广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和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在中国拥有在运核电机组14台,在建机组12台,在运的核电机组在全球同类机组中保持着一流水平的运营业绩,并且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
在核电业务的国际市场开发方面,罗马尼亚已宣布中广核成为切尔纳沃德核电项目“选定投资者”;中广核与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华龙一号有望落地非洲。中广核董事长贺禹透露,目前泰国、印尼、肯尼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均对中国的华龙一号产生了强烈兴趣。随着英国核电项目的落地,将对中广核开拓国际核电市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黄金时代”的中广核,求“核”若渴的英国,最终选择携手开创中英核能合作新篇章,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英国人最好的选择。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