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新一轮稳外贸措施酝酿推出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新一轮稳外贸措施,重点是支持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包括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试点范围、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范围、年底前启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等多项举措。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9%,与年初确定的6%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相去甚远。业内人士表示,在外贸增速放缓大背景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成为相关部门当前的工作重点。

  相关人士表示,新一轮稳外贸措施旨在适应新常态下外贸的发展,提高外贸质量。目前相关部门已完成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试点范围的实施方案,争取尽快发布实施。此外,为推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相关部门将争取年底前启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为了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关部门已制定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方案,争取尽快扩大试点范围。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日前表示,下一阶段,海关总署将加快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和“三互大通关”,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优化改革,并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涉及企业的收费,不断优化外贸发展的环境,全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从前三季度进出口数据看,尽管我国外贸增速降幅明显,但贸易价格条件有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出口价格总体下跌1.2%,跌幅明显小于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幅度。由此测算,前三季度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11.8,即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11.8%的进口商品,意味着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

  分析人士认为,前期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措施以及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刺激效应正在显现。新一轮稳外贸措施将进一步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调整,带动出口持续增长,预计四季度出口将企稳并小幅回升。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和质量上的调整;另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十二五”期间,我国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2011年~2015年,我国累积进出口总额超过20万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7倍。

  但是我国外贸增速连续3年未达既定目标。专家称,2015年我国外贸增长速度也将在个位数区间。

  面对“十二五”以来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专家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重塑外贸发展战略,关注点从增长速度转向市场份额和发展质量,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迈向中高端水平。

  前提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执行院长屠新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种提法是从来没有过的,说明我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屠新泉说,过去我国更多的是融入经济体系,接受国际经济规则。现在我们要参与规则的制定,参与国际经济的变革,这是更高层次的表现。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现了我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大国责任担当意识。通过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更广大范围的互利共赢。”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副研究员肖新艳也提出了相同观点。

  她还认为,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在外贸领域的创新体现在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开放模式、商业模式、贸易方式等方面,通过更积极更全面更主动的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经济发展,增强创新驱动力。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上升,服务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包括产品结构的升级,中国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

  屠新泉认为,这是结构和质量上的优化,通过开放型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一个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实际上点出了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肖新艳告诉本报记者,长期以来,国内市场对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公平竞争和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欠缺等多个深层次问题不仅仅制约内贸发展,也会阻碍对全球优质资源和要素的吸纳从而对外贸和外资领域也形成限制。这种制约会随着我国经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步趋紧。

  此外,“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这一提法,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新亮点。屠新泉告诉本报记者,“‘先进制度基地’可能是指自贸区,强调制度实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十三五”外贸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3%。这是外贸增速连续第3年未达既定目标。2015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5.1%。

  多位外贸专家表示,由此看来,2015年外贸增速不会比2014年好,无法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贸易难以独善其身。2012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已经连续4年低于3%,专家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低于或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持平的态势仍将持续。“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也已经连续4年位于个位数及以下的区间。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是首次出现。”

  肖新艳分析,“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处于温和复苏过程,各主要经济体发展不平衡,外需环境总体不如以往。国内在经历三期叠加阶段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但仍面临下行压力,对出口的支撑和进口的拉动作用减弱。

  “原有竞争优势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竞争优势尚未完全转移也是导致外贸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他认为,世界贸易不会像以前一样,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速,未来世界贸易发展会减速。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未来会逐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区域跟双边自由贸易将发挥更大作用。

  “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3%~4%的低速增长区间,从增速来看与“十二五”时期基本接近。但经贸格局、产业结构、治理体系等方面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肖新艳表示,“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同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面临越来越多地来自发达国家的抵制。这种‘双面夹击’趋势可能在未来两三年更加明显。”

  “十三五”结束之际,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专家认为,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是一个中长期趋势。未来两三年,国民经济增速可能处于6%~7%的区间。消费对经济贡献继续增强,服务业占比持续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更加重要。经济增长应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着力结构调整和质量发展

  “十五”以来,我国经济和外贸增长加快,并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未来随着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不再单一追求增速,关注点将转为质量发展和贸易结构调整。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9013.9亿美元,增长2.5%,比整体出口增速快4.4个百分点,占整体出口的54.2%,一般贸易增长速度已超过加工贸易。

  “过去我们的贸易量大,主要依靠加工贸易,这个属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环节,对于国内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比较弱。”屠新泉认为,从质量改善上,一般贸易的作用更大。现在我们出口的轨道交通、机械装备、核电站等等,虽然数量上不及服装,但这些产品的增加值都是我们创造的,获得贸易利益的比重会更大。

  “越来越突出的一般贸易优势,可能是未来”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方面。不单纯是贸易额、出口额度,更关注给企业带来的增加值。”屠新泉补充道。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一个长期过程。白明认为,加工贸易利润微薄,带来的资源环境破坏很大,因此要提高技术、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

  肖新艳表示,反映出口的自主性和内生性增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外贸传统优势继续巩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累积。

  “十三五”期间,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开放模式,通过更积极更全面更主动的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经济发展,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过创新驱动,培育和催生商务发展新动力、新空间,打造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

  “对外开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独特作用。”屠新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扶贫。开放发展有利于提高内陆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开放意识,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多元化。(来源:中国经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