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日本考古学者将汉文化融入课程:成中日文化交流“桥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8-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甘肃张掖8月12日电 (艾庆龙)“红河三角洲的交趾郡是汉唐帝国南边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贸易中心,然而其文化面貌真相不明,成为东亚文明史上不解之谜。”利用假期来到中国的日本东亚大学大学院教授黄晓芬并未休息,她与中国考古专家学者交流着考古成果。她介绍说,文献记载,汉武帝攻略南越国,划分其领地设置岭南九郡,其中交趾郡下设置10县,人口总数达9万余户,逾74万百姓。

  8月12日,正值“丝绸之路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黄晓芬以《从越南交趾郡治遗址的发掘成果看汉文化的传播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为题进行讲解。

  她梳理历史文献,结合7年4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具体考证越南交趾郡所在位置,明确揭示羸筑城的四期编年。同时对羸遗址的性质、城址规模、布局特征、都市特色进行了详细阐述。

  198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生黄晓芬选择从事博物馆管理工作,后赴日本京都大学继续进修,在随后的7年时间中,她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先后在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从事文化研究工作,2000年,在日本东亚大学大学院从事教育工作。

  黄晓芬任教的日本东亚大学,目前尚未开设考古专业,她便在教授博物馆学、亚洲文化、东西文化交流等10多科目知识时,选择性将汉文化融入课程,带领日本学生解读中国文化。

  “虽在日本生活工作,但身上留着是中国人的血液,力所能及做一名中国文化传播者。”2004年,多方面因素,黄晓芬移民日本。一年四季除教授课程、奔赴各国现场现场考古外,返回中国,与考古专家、学者交流成果也成为她的习惯和必备“功课”。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白云翔坦言,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丝绸之路”命题后,“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丝绸之路研究主要是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关注的一个课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考古相关工作取得的新成果。黄晓芬告诉记者,想学习了解、钻研中国文化的日本学生逐年增多。

  “在外人看来,考古是一件寂寞的事。”黄晓芬认为,考古是以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分析数据填补历史空白,是一件有利于社会且愉快的事。(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