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报告:亚洲贸易引擎作用在逐渐消失
3月22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了《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新兴经济体发展》和《亚洲竞争力》三份2016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亚洲经济体之间的依存度远不及历史的最高水平,亚洲跟随全球经济,亚洲贸易的引擎作用正在消失。
与此同时,G20国家中的11个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调查发现,11个新兴经济体(E11)2015年的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从2014年的5.1%下降至2015年的4.5%。
面对这样的情况,亚洲国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创新、创业上。中国政府打造创业、创新新引擎,韩国倡导发展创造经济,印度也提出要成为创业公司枢纽。
亚洲一体化进程放缓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然而调查却显示,这一年里,亚洲一体化进展并不顺利。
事实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出现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对亚洲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亚洲贸易一直都是拉动全球贸易,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07年以前,亚洲出口的增长率高达17.4%,然而到2014年,这个数字仅为1.5%。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对媒体介绍,在过去,亚洲贸易和世界贸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最近几年,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这种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在下降,而对此体会最深的,莫过于“世界工厂”中国。
2015年,中国贸易总额下降8%,同期GDP仍然实现了6.9%的较高水平增长。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目标是,贸易增长6%,GDP增长是6.5%到7%。而就在几年以前,贸易增速还保持在GDP增速的一倍以上。
这种情况当然不仅局限于中国,也不仅是在亚洲,贸易增速低于GDP增速已经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报告显示,亚洲贸易自身的依存度从2012年历史最高水平的59.49%降至2013年的53.01%,2014年虽然升至55.65%,但是与2012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差距甚远。
虽然一体化进程明显放缓,但面对当前压力,亚洲国家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创新。
除了中国政府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韩国也提出了“创造经济”的概念,印度政府更是呼唤印度成为创业公司枢纽。
前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认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要实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那就需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
E11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和亚洲国家面临的问题相比,E11的困难似乎更多。
在11个新兴经济体中,不乏巴西、俄罗斯、沙特这样的资源出口国,而大宗商品市场低迷已久,这些国家也都深受影响。其中,沙特阿拉伯因油价下跌受到的损失占其2014年GDP的16.8%。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消费者总能从促销中得到实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将福利转移给了消费国。
报告显示,印度、南非和韩国因油价下跌而获得的收入转移,相当于其2014年GDP的2% 到4%,中国获得的收入转移也相当于2014年GDP的0%到2%。
大宗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价格下跌也对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数据显示,2015 年上半年,E11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12%,服务贸易总额也下降了3.8%。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对媒体记者表示,除了世界性的因素之外,新兴经济体还受到了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当前很多区域贸易谈判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朝着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方向在发展。
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E11在2016年的发展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姚枝仲提醒,2016年需要特别注意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导向,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货币金融市场爆发危机的风险。
同时他提到,不确定性并不都是负面的,还需要关注“一带一路”这样的倡议会不会产生一个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媒体)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