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打败做空者的 答案终于出来了
2016年初,中国央行将“外汇买卖”调整为“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口径为央行外汇占款,不再包含商业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买卖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
中国改变外汇占款数据披露方式,本意是想国际惯例接轨,但让人担忧的是,这次的时机似乎加剧了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抛售。
自2月以来,央行隐去“商业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买卖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数据的举动就引发巨大的怀疑,市场纷纷在猜测:这会不会是在经济放缓和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中国政府掩饰资本外流的方法?
再加上中国央行不断增加对远期和掉期市场的干预力度,更是世界对中国外汇政策产生了更多的疑惑。
中国招商证券驻深圳分析师张一平表示,“这次调整的时机太不好了。正好是人民币面临日益严重的贬值压力,而且经济表现也不是很好的时候。”
除了对央行政策的担忧,投资者们还在担心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中国将在支撑人民币方面步履艰难。
据路透社报道,自年初以来,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需求就一直下降,点心债市场成交量直线下滑。投资者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在抛售中国股票,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下半年也一直面临贬值压力。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购汇和外汇储备数据的公布存在时间差,意味着分析师已把购汇数据当做资本外流的领先指标。购汇规模上升预示着资本流入,下降则预示着资本流出。
购汇数据的这一角色在去年更为明显,去年人民币汇率走软,中资企业纷纷急着偿还美元计价的债务。
掩盖下滑趋势?
去年12月,也就是公布购汇数据的最后一个月,中资银行净卖出价值5,683亿元人民币(864亿美元)的外汇,几乎是去年11月净卖出规模的两倍。而2016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就大幅下降了995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大单月降幅。
之后不久,中国当局就决定停止公布外汇买卖总和数据,而且是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悄悄执行的:该数据从报告中消失,代之以央行的净购汇数据。
一些分析师表示这样做不利于中资商业银行在购买人民币、支持央行行动中所扮演角色的透明化。匿名人士表示,这样做容易让市场猜测国有银行在外汇市场扮演了一个“防火墙”的角色。
中国央行的解释是:做出这种调整主要是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商业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买卖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统计项与其他数据有重叠,在某些情况下使得商业外汇资产被重复计算。
从另一个角度看,外汇数据组成项的调整使得中国央行与国际接轨。“中国央行的外汇资产数据更具代表性,”广发银行驻上海的外汇交易主管黄毅称。
然而,尽管中国央行表达了让市场力量在外汇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意思,但本地和离岸汇率近几周来的波动与官方中间价的关系远密切于与市场的关系。
分析师称,这或许可以解释中国是如何在减缓外汇消耗的同时成功地稳定了汇率。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