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点评与黑马追踪
主力动向曝光
解构同洲电子实控人卖壳始末 令人眼花缭乱的"闪电"卖壳术
一纸仲裁裁决,宣告同洲电子即将易主。今年以来,同洲电子实际控制人袁明在股权质押爆仓与解质押、转型与卖壳之间游走,以一条异乎寻常的路径,终结了对同洲电子的控股地位。
同洲电子(002052 公告, 行情, 点评, 财报)实际控制人袁明最终以一条异乎寻常的路径,让出了实际控制人地位,而这家公司是袁一手创立且控股十余年之久。
之所以异乎寻常,是因为同洲电子易主过程穿插着仲裁、补偿金、奖励金等众多鲜见环节,加上贯穿始终的股权质押、解质押,以及袁明与对手方对关键时点的把握,易主过程充满巧合,不同于深圳惠程 、凯恩股份 、达意隆等公司近期正在筹划的易主方案。
究竟发生了什么?袁明转让同洲电子控股权过程有何玄机?
为什么仲裁?
从同洲电子控股权转让最新进展开始说起,日前,袁明将深圳市仲裁委员会下发的一份仲裁裁决书转交给同洲电子。依照该份裁决书,袁明须在裁决书生效起10日内将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划转给深圳市小牛龙行量化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小牛龙行”),以抵偿8.7亿元债务。此外,根据袁明与小牛龙行签订的《差额补足及奖励协议》,小牛龙行将向袁明支付3.3亿元补偿金及3亿元奖励金。
上述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系袁明直接持有,均处于质押状态,质权人小牛龙行,该部分股份约占袁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资管计划)所持同洲电子股份的97.76%,约占同洲电子总股本的16.5%。转让完成后,袁明个人直接持股将清零,仅通过一致行动人间接持股0.38%,而小牛龙行将成为同洲电子新晋控股股东。
小牛龙行是“小牛系”成员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彭铁。据证券时报·莲花财经(ID:lianhua-caijing)记者查阅,该企业成立于2014年8月8日,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是深圳市小牛华信投资有限公司,后者由彭铁、彭钢通过小牛资本管理集团(下称“小牛资本”)全资持有。进一步查证,小牛龙行有限合伙人分别为彭铁及深圳市小牛商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小牛资本全资子公司)。今年2月初,袁明曾与小牛资本接触,拟将同洲电子部分股份转让给小牛资本或其指定的关联意向方。
这意味着,小牛系掌门人彭铁将通过小牛龙行入主同洲电子,以完成“曲线借壳”。近年来,小牛系以小牛资本作为一级平台,下辖小牛在线、小牛普惠、小牛新财富等成员公司,大规模涉足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小牛系赴港上市的传闻不胫而走,彭铁亦曾侧面表露出资产证券化意图,称“IPO成功将是创业的起点”。
既然袁明2月初即已与小牛资本达成股权转让初步意向,缘何最终须诉诸于深圳仲裁委员会?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袁明与小牛资本接触后,双方一拍即合,均希望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洲电子控股权转让。彼时的背景是,截至1月上旬,袁明质押给国元证券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接近警戒线及平仓线,同洲电子亦因此于1月12日紧急停牌。
参照惯例,袁明须在国元证券指定的期限内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否则,国元证券将有权处置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据莲花财经记者测算,袁明股权质押融资规模约为8亿元,同洲电子复牌后每跌10%,袁明须追缴约1.1亿元保证金,若要彻底解决股权质押濒临爆仓危机,则至少须筹集约9亿元。
在此背景下,袁明于3月10日与小牛资本指定的小牛龙行签署借款协议融入资金8.7亿元。条件是,袁明须将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质押给小牛龙行,同时,袁明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同舟共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同舟共创”)还须为前述贷款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月21日,袁明与国元证券解除质押,次日,袁明将解质押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全部质押给小牛龙行。仲裁事由由此产生,小牛龙行以袁明质押股份数低于约定数量及同舟共创拒不提供担保保证为由,于3月24日书面要求袁明须在两日内履行约定事项,否则将提前收回贷款。
据小牛龙行表述,两日期限过后,袁明并未给予任何回应,小牛龙行遂以“金额巨大”为由向深圳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袁明提前还贷付息,仲裁申请约在3月27日~4月1日之间。
戏剧性的变化正在发生,3月31日,袁明将质押给七台河市聚贤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90万股同洲电子股份解质押,至此,袁明直接持有的尚未质押的同洲电子股份为155万股。4月1日,袁明与小牛龙行达成和解协议,拟将所持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转让给小牛龙行以股抵债,双方向仲裁庭申请以和解协议为内容制作裁决书。
4月6日,袁明将上述155万股同洲电子股份质押给小牛龙行,累计质押股份数刚好达到1.23亿股。4月8日晚间,同洲电子披露,裁决书已裁决袁明将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划转至小牛龙行名下。
自仲裁申请之日算起,袁明与小牛龙行的仲裁周期约为10天左右甚至更短,而自双方签署借款协议之日算起,同洲电子控股权易手周期约为1个月。若自袁明1月下旬筹划转让部分股权算起,整个周期也不超过4个月。
反观东方钽业等公司控股权转让案例,自去年10月份开始筹划转让控股权,目前尚未正式完成过户,更多的公司转让控股权周期普遍超过3个月,还须面临一系列监管、审批风险。
一位熟知股权转让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袁明与小牛龙行之间的控股权转让默契明显。事实上,二者让渡同洲电子控股权并不需要申请仲裁;即便申请仲裁,周期也不会太短,10天即完成仲裁在流程上属于“飞速”,较为鲜见,除非“特事特办”。
“如果质押人拒不追加质押物,或担保方拒不提供担保,质权人有权依法处置质押物。”上述投行人士称,以同洲电子1月12日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袁明3月12日质押给小牛龙行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市值为12.19亿元,考虑停牌期间指数涨跌及控股权溢价,该部分股份价值必然大幅超过小牛龙行出借的8.7亿元贷款。换言之,如果袁明实质性违约,小牛龙行可请求司法处置该部分股权,其利益并不会受损,袁明并无违约动力。
但实际情况是,同舟共创拒不提供担保,由此给了小牛龙行申请仲裁的口实。上海一位证券律师告诉记者,实务中曾发生当事人利用仲裁或起诉等方式加快股权转让速度的案例,如股权司法划转可绕过转让方董事会、股东大会,且可绕过一些行政审批方面的流程。
蹊跷之处,不止于此。记者注意到,袁明与小牛龙行的交易还存在诸多费解之处。
奖励金是什么?
根据袁明与小牛龙行3月10日签署的借款协议,小牛龙行出借8.7亿元贷款有两方面的要求,分别是质押同洲电子1.23亿股及同舟共创提供连带担保。
在小牛龙行提出仲裁期间,袁明于4月6日追加155万股同洲电子股份,满足了小牛龙行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但对同舟共创提供连带担保的要求,袁明始终未予理会,由此“激怒”小牛龙行。事实是否如此?
资料显示,同舟共创成立于2012年4月,袁明持股90%。当年下半年,坊间曾传出袁明或涉财务危机,部分工厂已停工,同洲电子及袁明均未对此作出回应。后来,袁明减持部分同洲电子股权,对外宣称系正常减持行为。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资料进一步显示,袁明于2015年12月31日将所持同舟共创90%股权悉数质押给自然人林文彬,目前尚无解质押信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已抵押、质押的资产、股权一般不得对外提供债务担保。这意味着,袁明不得以控股股东身份要求同舟共创对8.7亿元债务进行担保,同舟共创暂不具备对外担保权。
明知同舟共创无法提供担保,袁明却与小牛龙行签署要求同舟共创提供担保的借款协议,而后同舟共创拒不提供担保,小牛龙行据此申请仲裁。有分析认为,以小牛系企业的专业能力,签署明显带瑕疵的大额借款协议,不合常理。
据同洲电子披露的资料,小牛龙行在正式向深圳市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时,实际上已率先与袁明达成和解,并请求深圳市仲裁委员会按照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详加考证,和解协议有两项关键内容,一是袁明将1.23亿股已质押的同洲电子股份转让至小牛龙行名下,抵偿8.7亿元债务;二是如果双方认为该部分股份价值超过8.7亿元,将另行协商解决。
有意思的是,裁决书仅裁决袁明所质押的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全部划归小牛龙行,袁明与小牛龙行又签署了一份《差额补足及奖励协议》,该协议同样有两项关键内容,涉及补偿金与奖励金。
一方面,小牛龙行将向袁明支付3.3亿元,作为受让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的补偿金。据此计算,加上8.7亿元贷款本金在内,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价值为12亿元,正好相当于该部分股份当前的市值。
此外,小牛龙行还拟向袁明支付3亿元,作为对袁明转让同洲电子股份的奖金。目前,业界对3亿元奖金一说充满争议,部分投行人士认为,所谓奖金实际上是“壳费”,相当于小牛龙行受让同洲电子控股权的额外费用,亦即控股权溢价,溢价率为25%。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均涉及到控股权溢价,但将控股权溢价称为“奖金”的案例绝无仅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溢价转让控股权时,全体股东均会受益。如深圳惠程控股股东何平、任金生拟溢价113.72%(控股权溢价+停牌期间指数涨幅)转让控股权,公司股票复牌后连续涨停,全体股东均可享受浮盈。
审视袁明与小牛龙行的交易过程,25%的溢价以奖金形式直接进入袁明名下,其溢价本质反而被忽略,其他投资者可能并不会因溢价而享受到股价上涨带来的利益。
此外,依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小牛龙行及小牛系未来12个月内若一次性或分批向同洲电子累计置入超出其2015年资产总额的资产时,将构成借壳上市,审核标准趋同于IPO(新股首发)审核标准。
目前,同洲电子正致力于向互联网转型,与小牛系企业业务并无太多的重叠,小牛系入主之后,同洲电子会否延续既有业务,不得而知。
中财网
万科股权之争再生悬念 华润宝能存联手可能
“华润确实有收购宝能所持万科股份的计划,而这对于万科与深铁的重组,也有着重大影响。此时放出这个消息,应该也是华润或者宝能有意为之。”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记者透露。
上个周末,原本风浪渐平的万科股权之争,因一则消息再起波澜。4月9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华润有意接手“宝能系”所持万科股份,但双方因交易价格等问题,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方案。
对此,有分析人士称,“在国内企业中,万科绝对算非常优质的,华润显然不愿失去大股东的位置,所以一方面通过喊话向万科管理层施压,一方面自己也在想办法提高持股比例”。
根据万科前三季度的销售简报显示,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45.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1%和63.35%。尤其是3月份,万科实现销售金额336亿元,同比增长128%,单月销售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按照这个速度,万科全年销售突破3000亿元问题不大,在规模效应下,利润也有望继续提高。”有市场人士称。
华润联手宝能?
实际上,在万科股权之争前,华润与宝能便并非陌生人。2013年8月份,华润子公司华润置地耗资109亿元拍下深圳前海一宗地块,但这一地价款超出华润置地内部单个项目授权。由此,华润置地引来“宝能系”合作,双方为此项目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不过,有知情人士称,宝能方面并没有出钱,“只是超了9亿元,这点钱对于华润来说不算什么,所以拉宝能过来也就是走个流程,但若关系一般,华润也不太可能去找宝能”。
同年11月份,华润旗下华润深国投信托发起一项信托计划,优先级18亿元资金中,2亿元用于向宝能地产增资,持有后者18%股权,并用于深圳宝能公馆项目开发建设;另16亿元用于宝能地产江西赣州项目的开发建设。虽然随着信托计划结束,华润信托转让了在宝能地产的股份,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也因为这些合作进一步了加深。
上述报道指出,华润和宝能春节前就开始谈判接盘万科股份事宜,但当时华润出价低于宝能的成本,姚振华不愿“贱卖”。而在万科披露与深圳地铁重组的意向后,“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颇为欣喜,认为此事可增加议价筹码,而华润方面则“非常恼火”,毕竟这一消息不利于华润压价。
知情人士也向媒体证实了上述情况,并称,“其实华润就是不想失去在万科的话语权,从万科宣布与深铁合作后傅育宁(华润集团董事长)的表态就能看出,华润高层还是非常抵触这个方案的,毕竟深铁如果成为万科大股东,意味着华润在万科的董事会席位很可能从三个变成一个。在目前这个多方博弈的情况下,万科与深铁的重组能否成功,确实不好说,甚至可以判断阻力很大”。
根据万科的公告,深圳地铁拟注入资产在400亿元-600亿元之间,这次重组一旦成功,深圳地铁很有可能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而对于华润来说,还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宝能方面持有万科股份,光成本便在400亿元左右,万科股价停牌前的大涨,更是拉升这部分股权的价值。如此巨额的资金,即便对于华润来说也绝不是一笔小数目,“华润也可能会选择收购部分股权,并联手宝能,比如给宝能一个董事会席位,自己还是可以保住两个的,从而达到巩固甚至是增强话语权的目的。”有市场人士称。
宝能的“小心思”
此外,4月8日晚间,万科A发布公告称,股东钜盛华于4月6日与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签署表决权让渡协议,钜盛华将其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共约14.73亿股万科股份所对应的全部表决权不可撤销的、无偿让渡给前海人寿。此次表决权让渡后,前海人寿持万科A7.36亿股,拥有22.09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钜盛华直接及间接持有万科A19.45亿股,拥有4.72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前海人寿合计拥有万科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则达到万科总股本的20.01%。
对于表决权让渡的原因,前海人寿和钜盛华称是对表决权集中管理的需要。但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为了前海人寿的年报数据。
根据会计准则,投资方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双方即成为联营企业,投资则可被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来进行后续计量。这样,前海人寿的财报也就不会受万科股权波动的影响,只分享万科的净利润表现,确认投资收益。
“前海人寿的财报好看,受到保监会各种规定的束缚就小,有利于增加其在各方面闪转腾挪的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证.券.日.报)
有大事发生?私募重仓、新进股均集中这两个行业
一季度私募又整体跑赢了大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1日,下同)3134只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整体平均业绩为亏损9.70%,而同期大盘跌幅为14.97%。细分来看,2282只私募产品跑赢大盘,占比72.81%;406只录得正收益,占比12.95%;17只收益超过20%。
2私募基金青睐两类股
因年报披露仍在进行中,排名靠前的私募现身的个股数据较少,目前可查阅到的仅有两只。分别为排名第五的长江资管瀚丰1号,其持有1038万股赤峰黄金;以及排名第25的广发资管海大投资1号,其持有3526万股海大集团。而私募整体布局情况则已轮廓初现。截至目前,年报数据中私募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个股主要分布在化工、医药生物两大行业。详细名单如下:
其中对于化工行业,渤海证券分析师张敬华指出,虽然化工大宗品价格上涨趋势将较难延续,但是,因环保、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影响,对于特种周期性品种,其价格上涨趋势在一定时期仍将延续,并在2016年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价位;重点关注染料、粘胶、钛白粉等产品价格上涨行情。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财富证券分析师汤佩徽指出,长期来看,创新药、突破海外规范市场的仿制药、CRO以及药用辅料等领域将受益,重点关注恒瑞医药、华海药业、人福医药、泰格医药、尔康制药等;继续享受政策红利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当前整体估值较高,基于未来成长前景,仍然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看好相对轻资产模式的康复、第三方检验/影像中心和进口替代趋势已现的医疗器械,重点关注迪安诊断、华润万东、迈克生物、润达医疗等。
中财网
解构同洲电子实控人卖壳始末 令人眼花缭乱的"闪电"卖壳术
一纸仲裁裁决,宣告同洲电子即将易主。今年以来,同洲电子实际控制人袁明在股权质押爆仓与解质押、转型与卖壳之间游走,以一条异乎寻常的路径,终结了对同洲电子的控股地位。
同洲电子(002052 公告, 行情, 点评, 财报)实际控制人袁明最终以一条异乎寻常的路径,让出了实际控制人地位,而这家公司是袁一手创立且控股十余年之久。
之所以异乎寻常,是因为同洲电子易主过程穿插着仲裁、补偿金、奖励金等众多鲜见环节,加上贯穿始终的股权质押、解质押,以及袁明与对手方对关键时点的把握,易主过程充满巧合,不同于深圳惠程 、凯恩股份 、达意隆等公司近期正在筹划的易主方案。
究竟发生了什么?袁明转让同洲电子控股权过程有何玄机?
为什么仲裁?
从同洲电子控股权转让最新进展开始说起,日前,袁明将深圳市仲裁委员会下发的一份仲裁裁决书转交给同洲电子。依照该份裁决书,袁明须在裁决书生效起10日内将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划转给深圳市小牛龙行量化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小牛龙行”),以抵偿8.7亿元债务。此外,根据袁明与小牛龙行签订的《差额补足及奖励协议》,小牛龙行将向袁明支付3.3亿元补偿金及3亿元奖励金。
上述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系袁明直接持有,均处于质押状态,质权人小牛龙行,该部分股份约占袁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资管计划)所持同洲电子股份的97.76%,约占同洲电子总股本的16.5%。转让完成后,袁明个人直接持股将清零,仅通过一致行动人间接持股0.38%,而小牛龙行将成为同洲电子新晋控股股东。
小牛龙行是“小牛系”成员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彭铁。据证券时报·莲花财经(ID:lianhua-caijing)记者查阅,该企业成立于2014年8月8日,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是深圳市小牛华信投资有限公司,后者由彭铁、彭钢通过小牛资本管理集团(下称“小牛资本”)全资持有。进一步查证,小牛龙行有限合伙人分别为彭铁及深圳市小牛商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小牛资本全资子公司)。今年2月初,袁明曾与小牛资本接触,拟将同洲电子部分股份转让给小牛资本或其指定的关联意向方。
这意味着,小牛系掌门人彭铁将通过小牛龙行入主同洲电子,以完成“曲线借壳”。近年来,小牛系以小牛资本作为一级平台,下辖小牛在线、小牛普惠、小牛新财富等成员公司,大规模涉足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小牛系赴港上市的传闻不胫而走,彭铁亦曾侧面表露出资产证券化意图,称“IPO成功将是创业的起点”。
既然袁明2月初即已与小牛资本达成股权转让初步意向,缘何最终须诉诸于深圳仲裁委员会?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袁明与小牛资本接触后,双方一拍即合,均希望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洲电子控股权转让。彼时的背景是,截至1月上旬,袁明质押给国元证券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接近警戒线及平仓线,同洲电子亦因此于1月12日紧急停牌。
参照惯例,袁明须在国元证券指定的期限内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否则,国元证券将有权处置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据莲花财经记者测算,袁明股权质押融资规模约为8亿元,同洲电子复牌后每跌10%,袁明须追缴约1.1亿元保证金,若要彻底解决股权质押濒临爆仓危机,则至少须筹集约9亿元。
在此背景下,袁明于3月10日与小牛资本指定的小牛龙行签署借款协议融入资金8.7亿元。条件是,袁明须将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质押给小牛龙行,同时,袁明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同舟共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同舟共创”)还须为前述贷款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月21日,袁明与国元证券解除质押,次日,袁明将解质押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全部质押给小牛龙行。仲裁事由由此产生,小牛龙行以袁明质押股份数低于约定数量及同舟共创拒不提供担保保证为由,于3月24日书面要求袁明须在两日内履行约定事项,否则将提前收回贷款。
据小牛龙行表述,两日期限过后,袁明并未给予任何回应,小牛龙行遂以“金额巨大”为由向深圳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袁明提前还贷付息,仲裁申请约在3月27日~4月1日之间。
戏剧性的变化正在发生,3月31日,袁明将质押给七台河市聚贤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90万股同洲电子股份解质押,至此,袁明直接持有的尚未质押的同洲电子股份为155万股。4月1日,袁明与小牛龙行达成和解协议,拟将所持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转让给小牛龙行以股抵债,双方向仲裁庭申请以和解协议为内容制作裁决书。
4月6日,袁明将上述155万股同洲电子股份质押给小牛龙行,累计质押股份数刚好达到1.23亿股。4月8日晚间,同洲电子披露,裁决书已裁决袁明将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划转至小牛龙行名下。
自仲裁申请之日算起,袁明与小牛龙行的仲裁周期约为10天左右甚至更短,而自双方签署借款协议之日算起,同洲电子控股权易手周期约为1个月。若自袁明1月下旬筹划转让部分股权算起,整个周期也不超过4个月。
反观东方钽业等公司控股权转让案例,自去年10月份开始筹划转让控股权,目前尚未正式完成过户,更多的公司转让控股权周期普遍超过3个月,还须面临一系列监管、审批风险。
一位熟知股权转让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袁明与小牛龙行之间的控股权转让默契明显。事实上,二者让渡同洲电子控股权并不需要申请仲裁;即便申请仲裁,周期也不会太短,10天即完成仲裁在流程上属于“飞速”,较为鲜见,除非“特事特办”。
“如果质押人拒不追加质押物,或担保方拒不提供担保,质权人有权依法处置质押物。”上述投行人士称,以同洲电子1月12日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袁明3月12日质押给小牛龙行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市值为12.19亿元,考虑停牌期间指数涨跌及控股权溢价,该部分股份价值必然大幅超过小牛龙行出借的8.7亿元贷款。换言之,如果袁明实质性违约,小牛龙行可请求司法处置该部分股权,其利益并不会受损,袁明并无违约动力。
但实际情况是,同舟共创拒不提供担保,由此给了小牛龙行申请仲裁的口实。上海一位证券律师告诉记者,实务中曾发生当事人利用仲裁或起诉等方式加快股权转让速度的案例,如股权司法划转可绕过转让方董事会、股东大会,且可绕过一些行政审批方面的流程。
蹊跷之处,不止于此。记者注意到,袁明与小牛龙行的交易还存在诸多费解之处。
奖励金是什么?
根据袁明与小牛龙行3月10日签署的借款协议,小牛龙行出借8.7亿元贷款有两方面的要求,分别是质押同洲电子1.23亿股及同舟共创提供连带担保。
在小牛龙行提出仲裁期间,袁明于4月6日追加155万股同洲电子股份,满足了小牛龙行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但对同舟共创提供连带担保的要求,袁明始终未予理会,由此“激怒”小牛龙行。事实是否如此?
资料显示,同舟共创成立于2012年4月,袁明持股90%。当年下半年,坊间曾传出袁明或涉财务危机,部分工厂已停工,同洲电子及袁明均未对此作出回应。后来,袁明减持部分同洲电子股权,对外宣称系正常减持行为。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资料进一步显示,袁明于2015年12月31日将所持同舟共创90%股权悉数质押给自然人林文彬,目前尚无解质押信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已抵押、质押的资产、股权一般不得对外提供债务担保。这意味着,袁明不得以控股股东身份要求同舟共创对8.7亿元债务进行担保,同舟共创暂不具备对外担保权。
明知同舟共创无法提供担保,袁明却与小牛龙行签署要求同舟共创提供担保的借款协议,而后同舟共创拒不提供担保,小牛龙行据此申请仲裁。有分析认为,以小牛系企业的专业能力,签署明显带瑕疵的大额借款协议,不合常理。
据同洲电子披露的资料,小牛龙行在正式向深圳市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时,实际上已率先与袁明达成和解,并请求深圳市仲裁委员会按照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详加考证,和解协议有两项关键内容,一是袁明将1.23亿股已质押的同洲电子股份转让至小牛龙行名下,抵偿8.7亿元债务;二是如果双方认为该部分股份价值超过8.7亿元,将另行协商解决。
有意思的是,裁决书仅裁决袁明所质押的1.23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全部划归小牛龙行,袁明与小牛龙行又签署了一份《差额补足及奖励协议》,该协议同样有两项关键内容,涉及补偿金与奖励金。
一方面,小牛龙行将向袁明支付3.3亿元,作为受让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的补偿金。据此计算,加上8.7亿元贷款本金在内,同洲电子1.23亿股股份价值为12亿元,正好相当于该部分股份当前的市值。
此外,小牛龙行还拟向袁明支付3亿元,作为对袁明转让同洲电子股份的奖金。目前,业界对3亿元奖金一说充满争议,部分投行人士认为,所谓奖金实际上是“壳费”,相当于小牛龙行受让同洲电子控股权的额外费用,亦即控股权溢价,溢价率为25%。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均涉及到控股权溢价,但将控股权溢价称为“奖金”的案例绝无仅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溢价转让控股权时,全体股东均会受益。如深圳惠程控股股东何平、任金生拟溢价113.72%(控股权溢价+停牌期间指数涨幅)转让控股权,公司股票复牌后连续涨停,全体股东均可享受浮盈。
审视袁明与小牛龙行的交易过程,25%的溢价以奖金形式直接进入袁明名下,其溢价本质反而被忽略,其他投资者可能并不会因溢价而享受到股价上涨带来的利益。
此外,依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小牛龙行及小牛系未来12个月内若一次性或分批向同洲电子累计置入超出其2015年资产总额的资产时,将构成借壳上市,审核标准趋同于IPO(新股首发)审核标准。
目前,同洲电子正致力于向互联网转型,与小牛系企业业务并无太多的重叠,小牛系入主之后,同洲电子会否延续既有业务,不得而知。
中财网
万科股权之争再生悬念 华润宝能存联手可能
“华润确实有收购宝能所持万科股份的计划,而这对于万科与深铁的重组,也有着重大影响。此时放出这个消息,应该也是华润或者宝能有意为之。”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记者透露。
上个周末,原本风浪渐平的万科股权之争,因一则消息再起波澜。4月9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华润有意接手“宝能系”所持万科股份,但双方因交易价格等问题,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方案。
对此,有分析人士称,“在国内企业中,万科绝对算非常优质的,华润显然不愿失去大股东的位置,所以一方面通过喊话向万科管理层施压,一方面自己也在想办法提高持股比例”。
根据万科前三季度的销售简报显示,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45.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1%和63.35%。尤其是3月份,万科实现销售金额336亿元,同比增长128%,单月销售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按照这个速度,万科全年销售突破3000亿元问题不大,在规模效应下,利润也有望继续提高。”有市场人士称。
华润联手宝能?
实际上,在万科股权之争前,华润与宝能便并非陌生人。2013年8月份,华润子公司华润置地耗资109亿元拍下深圳前海一宗地块,但这一地价款超出华润置地内部单个项目授权。由此,华润置地引来“宝能系”合作,双方为此项目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不过,有知情人士称,宝能方面并没有出钱,“只是超了9亿元,这点钱对于华润来说不算什么,所以拉宝能过来也就是走个流程,但若关系一般,华润也不太可能去找宝能”。
同年11月份,华润旗下华润深国投信托发起一项信托计划,优先级18亿元资金中,2亿元用于向宝能地产增资,持有后者18%股权,并用于深圳宝能公馆项目开发建设;另16亿元用于宝能地产江西赣州项目的开发建设。虽然随着信托计划结束,华润信托转让了在宝能地产的股份,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也因为这些合作进一步了加深。
上述报道指出,华润和宝能春节前就开始谈判接盘万科股份事宜,但当时华润出价低于宝能的成本,姚振华不愿“贱卖”。而在万科披露与深圳地铁重组的意向后,“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颇为欣喜,认为此事可增加议价筹码,而华润方面则“非常恼火”,毕竟这一消息不利于华润压价。
知情人士也向媒体证实了上述情况,并称,“其实华润就是不想失去在万科的话语权,从万科宣布与深铁合作后傅育宁(华润集团董事长)的表态就能看出,华润高层还是非常抵触这个方案的,毕竟深铁如果成为万科大股东,意味着华润在万科的董事会席位很可能从三个变成一个。在目前这个多方博弈的情况下,万科与深铁的重组能否成功,确实不好说,甚至可以判断阻力很大”。
根据万科的公告,深圳地铁拟注入资产在400亿元-600亿元之间,这次重组一旦成功,深圳地铁很有可能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而对于华润来说,还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宝能方面持有万科股份,光成本便在400亿元左右,万科股价停牌前的大涨,更是拉升这部分股权的价值。如此巨额的资金,即便对于华润来说也绝不是一笔小数目,“华润也可能会选择收购部分股权,并联手宝能,比如给宝能一个董事会席位,自己还是可以保住两个的,从而达到巩固甚至是增强话语权的目的。”有市场人士称。
宝能的“小心思”
此外,4月8日晚间,万科A发布公告称,股东钜盛华于4月6日与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签署表决权让渡协议,钜盛华将其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共约14.73亿股万科股份所对应的全部表决权不可撤销的、无偿让渡给前海人寿。此次表决权让渡后,前海人寿持万科A7.36亿股,拥有22.09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钜盛华直接及间接持有万科A19.45亿股,拥有4.72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前海人寿合计拥有万科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则达到万科总股本的20.01%。
对于表决权让渡的原因,前海人寿和钜盛华称是对表决权集中管理的需要。但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为了前海人寿的年报数据。
根据会计准则,投资方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双方即成为联营企业,投资则可被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来进行后续计量。这样,前海人寿的财报也就不会受万科股权波动的影响,只分享万科的净利润表现,确认投资收益。
“前海人寿的财报好看,受到保监会各种规定的束缚就小,有利于增加其在各方面闪转腾挪的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证.券.日.报)
有大事发生?私募重仓、新进股均集中这两个行业
一季度私募又整体跑赢了大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1日,下同)3134只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整体平均业绩为亏损9.70%,而同期大盘跌幅为14.97%。细分来看,2282只私募产品跑赢大盘,占比72.81%;406只录得正收益,占比12.95%;17只收益超过20%。
2私募基金青睐两类股
因年报披露仍在进行中,排名靠前的私募现身的个股数据较少,目前可查阅到的仅有两只。分别为排名第五的长江资管瀚丰1号,其持有1038万股赤峰黄金;以及排名第25的广发资管海大投资1号,其持有3526万股海大集团。而私募整体布局情况则已轮廓初现。截至目前,年报数据中私募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个股主要分布在化工、医药生物两大行业。详细名单如下:
其中对于化工行业,渤海证券分析师张敬华指出,虽然化工大宗品价格上涨趋势将较难延续,但是,因环保、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影响,对于特种周期性品种,其价格上涨趋势在一定时期仍将延续,并在2016年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价位;重点关注染料、粘胶、钛白粉等产品价格上涨行情。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财富证券分析师汤佩徽指出,长期来看,创新药、突破海外规范市场的仿制药、CRO以及药用辅料等领域将受益,重点关注恒瑞医药、华海药业、人福医药、泰格医药、尔康制药等;继续享受政策红利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当前整体估值较高,基于未来成长前景,仍然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看好相对轻资产模式的康复、第三方检验/影像中心和进口替代趋势已现的医疗器械,重点关注迪安诊断、华润万东、迈克生物、润达医疗等。
中财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