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抢抓“一带一路”商机
“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不仅要放大向东开放优势,而且要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充分发挥独特区位条件和支点作用,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在近日举行的江苏省商务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表示,江苏商务经济的两大突破口之一,是重点发展“一带一路商务创新引领”工程。
2014年,江苏对外投资保持活力。新增中方协议投资额7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对外投资大项目支撑作用显现,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合计投资额占全省同期总额的78.8%,首次出现两家对外投资超10亿美元的企业和一个超10亿美元的大项目。
一大顶层突破
马明龙介绍,2014年年底印发的《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四个方面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境外投资工作主要任务:一是深化和加强在境外能源资源、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合作;二是加快省内优势产业向境外转移;三是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四是支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投资。
与以往相比,《意见》在政策力度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是主动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的实施。鼓励江苏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和集聚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布局。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非洲“三大网络”(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区域航空网络)及拉美地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二是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探索实行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工作的“单一窗口”模式,即“企业一次申请,同一窗口受理,部门同步办理”,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问题,最大程度便利企业。
三是大力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改进国有企业考核评价办法,对国有企业并购境外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等资源所发生的费用,经认定后在考核中视同利润;建立江苏国有企业“走出去”动态监测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创新财政资金的支持保障形式。逐步调整支持方向,减少奖励、补贴等直接支持规模,探索更多间接支持方式。探索设立“一带一路”基金,重点支持江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
五是落实对境外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境外投资统计监测,建立江苏省相关部门和机构共同参与的境外投资不良信用记录和经营异常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共享机制,依法处罚境外投资违规行为。督促企业接受驻外使(领)馆的指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各项人员和财产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境外突发事件。
两个战略节点
马明龙透露,为强化互联互通,江苏重点把握两个战略节点:一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的连云港、徐州;二是“海上战略支点”中的长三角地区沿海诸港口。
“一带一路”汇集了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最亮点。江苏经认定的三个境外集聚发展载体中,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双马农工贸经济合作区都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目前,江苏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华信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中方协议投资11.3亿美元)落户巴基斯坦,恰恰处在新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2014年,江苏对印度尼西亚投资快速增长,占比提高到6%以上,印度尼西亚因此也成为江苏最大的境外投资最终目的地。
“一带一路”,为江苏企业带来新商机。以“海上战略支点”中的苏州为例,拥有张家港、太仓两个超亿吨大港,去年开通“苏满欧”国际铁路货运,从苏州启程,经由满洲里,最终到达波兰华沙。这一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实现每周一列班列化,打破了世界集装箱铁路最长运距的纪录。“现在,在‘苏满欧’返程的货运上,矿采木材、计算机元件比较多,拉近了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达到了贸易平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苏州市副市长徐明表示,凭借比空运价格低、比海运时间短的线路特点,“苏满欧”是性价比最高的中欧间货物运输方式,今后还会加密。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晓梅说,2015年,江苏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资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支持企业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鼓励江苏企业加快在沿线国家的布局和集聚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布局,并积极探索在中亚、东欧、东南亚地区设立经贸代表处,力争三年内,在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业务占全省比重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推动在沿线重点国家形成2个至3个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