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产业”遭遇“蓝色困境”
割舍之痛
2014年,全国重点监测的74个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河北占7个。
污染,已成不能承受之重——河北不能承受,周边不能承受,而钢铁产业本身也难以承受。
一年来,河北铁腕治污,减煤、治企、降尘、控车、增绿。直接成果是,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增加23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减少14天。
但作为河北的“吃饭产业”,钢铁及相关产业转型,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2013年来,武安市淑村镇取缔了237个石灰窑,占全市70%以上。石灰是炼钢的重要辅料,而土法烧窑是主要污染源。取缔天经地义,可真动手时,干部、群众都很纠结。
淑村上万人以此为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窑口。高峰时,每口窑一年净赚三四十万元。
一口窑一般有5到10户入股,还有七八户供石头,窑上干活的工人十几个,再加上四五户专做销售、两三户供煤以及专业修窑的,算下来,要牵涉30来户人家。
镇党委书记冀彦军来动员,窑主庞丙利说什么都不同意:“你敢强拆,我就挡着。”接着,他的语气从强硬变为恳求:“拆窑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这我知道,可我们这代人甘愿受污染行不?我们少活几年,先把生活搞上去,以后子孙后代就能呼吸新鲜空气了……”
时值石灰销售旺季,取缔工作推进缓慢。武安市长魏雪生把冀彦军叫去:“小灰窑该不该拆?”
“该拆。”
“取缔任务能不能完成?”
“能完成。”
但是,冀彦军边说边掉眼泪。
“那你哭什么?”
“老百姓也很苦啊。”
市长沉默良久,说:“缓上一个月吧,让群众把石灰卖掉再拆。”
拆第一座窑时,附近村民都来了。挖掘机扒掉烟囱,几百人都哭了。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在压减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的现场,记者再次感受到一种悲壮。
淑村的石灰业传承数百年,河北钢铁发展至今有其历史必然。长期以来,这一产业对社会发展、百姓生计的贡献功不可没。今天“向自己开刀”,是另一种意义的奉献。
完成6000万吨产能压减,影响直接从业人员20万、间接从业人员40万。拆一座高炉,千人下岗,常常还是一家男女老少一起下。
而压产涉及的不是钢铁一家,还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煤炭。四大行业全部压减到位,影响106万人从业。
全省上下都经受着割舍之痛。
政府,放弃的是经济增长速度。2014年河北GDP增长6.5%,全国倒数第三。增速之低,为三十多年来罕见。到2017年,压减钢铁将直接、间接影响税收500多亿元。
企业,失去的是资产。一座450立方米高炉,一关一开,就损失1500万元。无论高炉、转炉都是上亿元投资,拆掉就是废铁,最多卖几百万元,加上补助也就拿回千万元。
各级干部,则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两年间,已经有一名常务副市长、一名县长因当地违规新上高炉被就地免职。
而如何安置就业、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是七千多万河北人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压产还是治污,河北执行的标准都严于国标。目前,河北钢铁已不存在“落后产能”。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