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保7”地方各有秘籍
秘籍:科技创新
代表:北京、上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的阐述中一大特征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特征在北京、上海两市的经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两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年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而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超过25%。
今年北京和上海在城市发展定位中突出强调了“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定位,并将工作重心放在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上。
正如上海市长杨雄所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工程。”
而在上海市委今年的工作日程表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被列为唯一的重点调研课题,且课题组规格极高,由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市委副书记应勇组成“一正两副”的领导小组。韩正透露,将争取在今年第二季度形成上海推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总体方案。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北京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定位、迈向新目标的核心任务。”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如此表示。
去年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核心问题出台若干举措。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做好七项工作,其中两项涉及科技创新。在“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强调,“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为加快创新驱动,北京、上海今年不约而同地加大科技投入,北京今年安排资金452.4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翻了一倍多;上海安排的科学技术支出133.3亿元,也高于去年。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