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校友赵炳贤:“中国巴菲特”的新动作
赵炳贤:第一,我们要对投资的股票所代表的企业进行正确的估值。我做了实业以后,对企业的估值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
第二,要正确认识市场的情绪化,不要因为市场跌了吓的就卖了,不要因为涨了10%-20%就跑了。股票不要频繁的去换手,也不要买很多你不熟悉的股票,只要买三五只股票放个三年五年,也许你就能赚到三到五倍。我有时开玩笑说,如果股市每隔十年开一次市,你们可能都能赚大钱了。因为那个企业十年可能有巨大的成长。但股市不关门,天天让你交易,所以天天就买了卖卖了买。
我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是:(1)买你最熟悉的股票,等待时机逢低大量买入并持有,三年五年以后可能就赚很多。(2)要不就买指数基金,两者选一个。
如果你再专业一点,你可以画三个圈,第一个圈是能力圈,看这个企业是不是你最熟悉的;能力圈里面再画一个圈是护城河,你大致判断一下这个企业有没有独家的东西,未来五年,十年还能不能活下去,活的能不能这么好;这个圈里面再画一个圈叫安全空间,就是股市的报价和你的估值之间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因为估值还是会有偏差的。
记者:您之前有7次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经历,2007年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呢?
赵炳贤:那时候巴菲特股东大会上没有几个中国人,连亚洲面孔都很少。当时巴菲特已经70多岁了,把企业经营的那么成功,又那么善良、友善、谦虚。他还不累,不像美国其他大公司CEO每天忙得四脚朝天,主要是靠他的那一套理念在经营这个企业。巴菲特只管两件事:一是资金的分配,他管投资,并购,包括股市的投资。第二管选人用人,就是选子公司的CEO等高管。
其实我写这本书也是想像巴菲特一样,只管投资和并购,以及高管的选任,其他事都放给高管去管。这也是我去巴菲特股东大会最大的收获。
记者:您怎么看在中欧的学习经历?
赵炳贤:中欧给我的印象是比较“老派”,欧洲那种比较传统的教育。它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经验,而不是去让这些人搞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当时我们那个班36个人,同学们都是心态很平和的,做企业都是很踏实的,我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也都非常好。所以我觉得中欧文化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化,我后来也让我们很多管理人员去中欧学习。
记者:读书的时候您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事情吗?
赵炳贤:我觉得我从巴菲特股东大会学到很多东西,就建议中欧组织同学们一起去,一共去过3次。除了参加股东大会,也去考察学习一些美国的大公司,以及到美国的商学院学习。其中经历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有一次因为行程订晚了,奥马哈(注:巴菲特的家乡,每年股东大会举办地)的酒店爆满,没办法我们只能住到奥马哈附近城市林肯市的汽车旅馆里,当时同学们还“埋怨”我来着。(笑)
记者:您对中欧校友们有什么建议?
赵炳贤:我觉得企业既要做实业也要做投资,从两个方面体验出两种规律来,然后把两种规律融为一体,而不是相互排斥,这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