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重磅会议召开在即:掘金三大投资主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去年政治局会议强调2015年七项主要工作

  中央地方齐发力 重大投资项目密集上马

  国务院部署经济体改任务 再向改革要动力

  一季度GDP增速创6年最低 各方解读一览

  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在即 可能会加大稳增长力度

  按照往年经验,4月下旬将召开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形势,并对下阶段政策进行调整。从2013年开始,4月25日增加一次会议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2013年是政治局常委会,2014年是政治局全体会议。

  机构预计政治局会议可能会加大稳增长力度。在政策思路上,预计和之前类似,但力度将继续加大。一是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二是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三是公共支出的收缩有望得到缓解;四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同战略,推动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

  民生:或掀新一轮基建投资热

  民生证券报告称,政治局会议可能成为政策从“供给收缩”加速转向“需求扩张”的转折点。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规划的陆续出台,地方政府可能掀起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这次会议可能标志中央经济政策的转变,“宽松将明显加速。”

  上周证监会要求券商禁伞形信托,报告认为,监管收紧不会改变牛市方向,“决定牛市方向的依然是宏观基本面。”从基本面来看,本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因素有三个:房地产下滑背景下的居民资产重配、政府信用收缩背景下的银行资产重配和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货币宽松。目前这些因素的确发生变化,但不足以扭转牛市方向。

  海通:新一轮的政策刺激或全面推出

  海通报告称,1季度GDP增速创6年新低,GDP平减指数09年6月以来首度转负,经济增长“量价齐跌”。4月以来,中观层面仍是乏善可陈:地产销量增速因政策刺激和低基数效应而改善但持续性存疑,发电耗煤增速止跌企稳但仍处低位。

  4月经济或仍在寻底,企稳恐为言尚早。“稳健货币政策”已在1季度基本兑现,但“积极财政政策”却仍是半遮半掩。近期政府曾在多个场合提及“稳增长”,态度鲜明,预计新一轮的政策刺激或将在政治局会议后全面推出。

  基建再掀浪潮,建筑又迎盛宴

  中信建投指出,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季度宏观经济呈现出“倒春寒”的态势,宏观数据全面低于预期,GDP落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底线目标。相应的,2015年又是政策发力的一年,从政策推动来看,“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正式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政策逐步落实,在稳增长的政策推动下大量基建项目纷纷上马,建筑行业又迎盛宴。

  国联证券认为,基建托底的政策意图较为明显,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基建投资作为逆经济周期的政策手段被维持在高位。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实体经济需求疲弱与国外需求回暖的不确实性等有关。

  展望未来,出口端短期内难言乐观,因为人民币实际汇率持续升值,美国的经济复苏形势并不乐观,一带一路以及亚太自贸区的规划战略暂时难以见效;消费在当前通缩隐忧加重的情况下名义增速仍可能继续下行,投资仍是当前稳增长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倒逼下,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降准降息政策预期也将不断加强,因此金融、基建类板块有望受益政策托底。

  民生证券表示,建筑蓝筹公司目前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期之中。建筑蓝筹公司有望在未来一段时期之中存在“外延内生”方面的利好。所谓“外延”的利好,是指稳增长带来的基建投资订单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国外订单。所谓“内生”的利好,是指建筑蓝筹存在着强强合并、国企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大战略给建筑蓝筹企业带来的管理和技术上升级的倒逼作用。

  民生认为基建蓝筹股仍旧处于风口之中,“一带一路”提升A股基建企业估值水平,建议关注三条主线:首先,“一带一路”是国家甚至亚洲大战略,国资委下属建筑央企将首先获益,A股中的建筑央企主要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工国际、中国中冶、葛洲坝、中材国际、中铁二局、中国建筑.

  其次,“一带一路”途径路线上区域基建企业也将获益,如新建板块的新疆城建、北新路桥,西藏板块的西藏天路,东北区域的龙建股份等。

  此外,建议积极关注民营基建企业如腾达建设、科达股份等。(证券时报网)

  去年政治局会议强调2015年七项主要工作

  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15年的经济工作,强调了七项主要工作。

  1、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3、要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4、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5、要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特别要重视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

  6、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出既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提高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质量,抓好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落地。

  7、要释放内需潜力,促进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中国证券网)

  中央地方齐发力 重大投资项目密集上马

  重大投资项目密集上马

  春夏之交,投资大戏再次开启。《华夏时报》记者近日从地方发改委系统获悉,在一季度宏观数据发布后,重大投资项目在多地密集上马。

  继4月16日湖南省发布总投资6731亿元共77个重点交通项目后,陕西省也抓紧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和工业、民生等项目建设,力争二季度完成投资900亿元;新疆也推出首批53个向民资开放的项目,涉及铁路、高速公路、地铁、机场、医院等。

  不仅如此,中央层面也在开启投资发动机。国家发改委4月24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透露,近期可能会推出新的一批重大工程包。重大项目密集上马,钱从何来?

  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以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通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提出,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并获得收益。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地方政府人士表示,在中央确定方向后,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将成为重大项目融资的一大新途径。罗国三则表示,发改委还要联合国开行印发通知来推动开发型金融,支持PPP项目的建设。

  投资大幕

  密集上项目、扩投资正成为各地复苏经济的主抓手。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近日强调,投资依然是拉动陕西经济的主力,“今年要加快已经部署的重点项目,还要开工建设一批新的产业项目”。

  近段时间,最热闹的是“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各地公布的“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达到1.04万亿元;其中,铁路投资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亿元、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元、港口水利投资超过1700亿元等。

  “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刚一落地,各地再次发布了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4月16日,湖南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举行通报会,发布了77个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6731亿元。包括:公路网项目29个,投资1850亿元;铁路网项目19个,投资3594亿元;水路网项目12个,投资258.6亿元;航空网项目11个,投资162.5亿元;城市轨道交通网项目6个,投资865.6亿元等。

  “这些关键、重点、骨干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推动湖南省的立体交通发展。”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计统处处长李建斌说,今年湖南省仅重大交通项目就要完成660亿元的投资。

  针对一季度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窘境,陕西省发改委近日确定:全省重点建设项目380个,总投资2.4万亿元以上,要求今年完成投资2815亿元。

  “二季度,陕西省将抓紧启动一批基础设施和工业、民生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900亿元”。陕西省发改委投资处一位副处长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经济发展局局长王少君坦言,一季度,空港新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增幅放缓,压力不小,“我们想在二季度把投资的速度拉上来,完成投资50亿”。

  数据显示,在新疆推出的首批53个向民资开放项目中,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最多,但是能源项目投资最大。

  “除了铁路、地铁、高速公路外,投资项目中还有医院、机场、新城建设、能源和水利等项目。”4月23日,新疆自治区发改委项目处一位官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说,当前稳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非常关键。

  力推PPP模式

  有了项目,接下来便是筹资。

  《华夏时报》记者对比往年发现,今年各地正在积极开展PPP项目合作模式,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旨在进一步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43号文”明确规定:剥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地方政府不能再发行城投债或融资平台贷款,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和PPP来融资。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43号文”明确规定:对于PPP形式运作进行公司建设和运营合作项目所形成的债务,既不属于政府债务,又不属于政府或有债务,但是纳入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需要依靠财政补贴,且将财政补贴支出按性质纳入相应政府预算管理。

  所以,各地想方设法积极尝试地方举债新模式,包括顺应PPP模式展开的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举债。而PPP模式从去年1月份以来,便得到财政部的大力举荐,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更是在多个场合力推此模式。

  尽管PPP模式被确立为地方政府化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抓手,但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支撑,社会资本进入市政、交通、水利、环保等仍然面临众多规范性难题。不过,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国务院刚通过还未出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便是推进PPP模式的重要制度设计。

  不仅如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对在建项目缺少其他建设资金来源的,应主要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和地方政府债券解决后续融资。“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至4776亿元,但政府绝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李克强说。

  事实上,各地已在积极摸索PPP融资模式。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证实,到去年年底,四川全省发布的PPP项目资金近2000亿,签约28个项目,涉及城市供水、排水、治污及医疗和教育等项目。

  “自去年以来,四川力推PPP,对水利、公路等项目采取特许经营,这些都是PPP的重要实现方式。”四川省发改委固定投资处一位官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仅靠地方赤字来满足地方融资建设需求远远不够,弥补水利、公路、铁路等项目投资缺口需要借助PPP融资。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欧阳彪近日也透露,目前,湖南有29个高速公路项目以BOT模式引进民间资本,“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除四川、湖南外,陕西省也正在制定PPP的新政策,一批涉及市政建设、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 PPP 项目估计5月底向社会公布。

  记者梳理发现,新疆推出的53个示范项目,再次受到民营资本的追捧。数据显示,2014年,新疆民资投资建设铁路首次超国铁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02.5亿元,超过国铁项目84.1亿元。(华夏时报)

  国务院部署经济体改任务 再向改革要动力

  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为深化改革增添发展动力。

  会议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今年改革工作要点,抓紧实施既具有年度特点,又利于长远发展的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破难题、除障碍,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会议对实施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方面38项改革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为深化改革增添发展动力。

  会议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今年改革工作要点,抓紧实施既具有年度特点,又利于长远发展的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破难题、除障碍,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会议对实施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方面38项改革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强调, 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力度,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和提质增效升级等。

  为此,当前可以优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着力营造释放消费潜力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更好服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对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加快改革可以解决目前经济放慢的问题,比如继续取消一些审批事项后,民间资本可以投资的领域更宽更便捷。

  “像上网费那么贵,就与民企难以进入,竞争不充分有关。”他说。

  促进双引擎成效

  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下一步要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力度,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投资创业门槛,促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取得更大成效,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和提质增效升级。

  各地区、各部门要奋发有为,以改革的新成效、新红利支撑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增强全社会的信心,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对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指出,目前本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的任务已经完成,今年继续实施取消一批审批事项,有利于释放改革红利。

  因为减少了审批,企业投资可以更加方便。不过,目前中央部委审批事项取消的空间已经不大。

  截至目前,中央部委还有1000多项的行政审批事项,这比本届政府之前减少了1/3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很多审批事项仍比较复杂,比如向民用航空器特许飞行资格认可、特殊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任务审批、在中国境内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飞行计划审批都需要向民航局审批。

  但是目前快递公司已经开始实施无人机投递快件,这些从理论上说都属于违法。由于空域未放开,除了无人机飞行需要申请审批外,包括飞行旅游 ,都还在管制之中。

  王满传认为,低空目前未放开,这牵涉到更多的管理层面,已经不是政府部门,也涉及到军方,“这方面需要做好协调,但是放开可能仍需要时间。”

  根据了解,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体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经济增速放慢,释放改革红利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0.6%,低于13%的指标,而很多消费与政策障碍有关。

  比如目前手机上网1G流量70元的价格,居民一般认为太贵。而这会对居民信息消费和网络消费带来影响。尽管今年一季度网络消费增速达到增长41.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阚凯力认为,仍需要下降网费。原因是中国的宽带互联网+竞争不足,应该打破垄断。

  此前一天,国务院召开经济座谈会时,李克强总理谈到了手机上网流量费高的问题。他当即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

  优先推出一批改革举措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聚焦当前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优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场、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特许经营、PPP等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着力营造释放消费潜力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更好服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要着力用改革的办法,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兜住民生底线,努力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

  为此要狠抓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不放松,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和督查问责,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法规,各项改革都要明确在哪些方面有突破、有哪些硬措施,推进改革发展要分工实施、督办评估、奖励追责环环相扣。

  上述决定意义重大。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指出,目前各地经济遇到困难,与房地产投资放慢有关。但是地方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卖地、靠降税来招商引资,而是应该在新常态下创新政府职能,寻求更好的与民间资本的合作方式。

  由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很不完善的,需要政府的投资或民间投资的带动。这些项目不是一年就完成,而是有计划的逐年完成,不是为了刺激经济搞建设。

  这方面,可以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让市场机制更加公平高效。“当前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她说。

  目前很多地方开始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面对商品房存量大的情况,辽宁提出居民购买存量房做保障房的,可以免除契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会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牵涉到许多利益集团。 对企业来说,能源成本和用电成本确实是比较高。接下来政府的能源改革和土地改革,都会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根据了解,2014年中国公民赴境外旅游人次超1亿,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国内生产的马桶,中国大批居民居然前往到日本购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大量中国人海外购物,消费转到国外,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很多税很高,比如奢侈品设的税是比较高的。

  日本、韩国是中国旅游购物热门地区。“要把这一部分人的消费转移到国内,实际上就是制度变革,其实就是需要改革一下我们的税收制度。”她建议,很多关税可以取消,同时像海南岛以及桂林可以变成免税岛。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认为,解决网费高的问题,还是要放开投资。民营资本进入互联网业务还有极大空间。比如开放网络电话,这将造福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

  他建议“政府可以不用行政手段,用下指标的方式强制降价,而是应该给市场松绑,运用市场的力量实现降价提速”。(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季度GDP增速创6年最低 各方解读一览

  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同季最低增速(2009年一季度增速为6.5%).

  官方解读:

  盛来运表示,今年一季度增速回落,还是在预料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曾提到,今年经济运行的困难比去年要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情况确实如此。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是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复苏比较缓慢。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分化态势比较明显。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势出现分化,发达国家内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的走势也出现了明显分化,而且它们的汇率政策也不一样,汇率变动也比较频繁,再加上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一些地缘政治冲突有增无减,这些不确定性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世界经济的贸易量复苏动力不足。有一个指标“波罗的海贸易指数”,3月末只有600点,比年初减少了21.6%。这说明世界整体的贸易,外部需求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出口。

  第二方面,下行压力来自于国内。当前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动力加快孕育,但新动力的体量还比较小,虽然增速比较快,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的消退带来的影响。所以,经济目前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存在下行压力。

  对于一季度经济速度的回落应该是在预期之中的。这种回落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增速换挡、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调结构和转方式。

  专家解读:

  李大霄指出,一季度GDP增速7%,创6年新低,经济增速放缓,数据偏弱,稳增长政策仍然需要加力,建议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稳定经济增长。数据偏弱对市场影响偏负面。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至5.6%,为经济危机以来最低。采矿,制造,电力全面下滑。一季度亦出现史上首次工业生产弱于GDP增速的情况。受制于制造业持续放缓和房地产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降至史上最低点13.5%,基建投资保持稳定但难以力挽狂澜。当前工业岌岌可危,宽松刻不容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则认为,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型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遇到了人口红利减少、资源环境约束、工业化阶段转换、投资边际效益递减、收入不均抑制消费等构成的天花板。

  机构解读:

  【民生证券】

  1、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7%,符合预期,但环比增幅1.3%却是历年最弱的。展望未来,因外需羸弱、房地产下行和制造业产能过剩拖累,经济内生下行不减,预计稳增长力度会有所加大,二季度经济能否企稳还看稳增长力度。

  2、1-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3.5%,增速继续放缓,未来还有下行压力。房地产销售反弹一方面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另一方面因货币宽松和利好政策支持,但考虑到人口和库存压力,反弹可持续性存疑,销售不见真正拐点,不能带动库存有效去化,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不断下行;制造业终端需求不足,过剩产能未出清,未来趋势以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为主,制造业投资继续下行;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回落,对私营部门信用惜贷抽贷,融资成本高企,私营部门难有资本开支动力。要想投资企稳,只能依赖基建投资加码。

  3、一季度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出口稳而不强。对内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不断攀升,再加上融资环境偏紧和劳动力成本制约,出口内生增长动力不强。未来出口的关键看“一带一路”推动下新的贸易区域拓展。

  4、1-3月社会零售增速10.6%,继续放缓。首先,房地产销售下行,促使家具、家电和建材装潢等消费均放缓;其次,前期经济下行、流动性收缩,居民收入增速乏力将后周期影响消费。最后,“三公”消费和反腐对消费负面冲击还未结束。

  5、经济下行中也有积极变化。人口红利消褪,低端劳动力供给收缩,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力倾斜,促使服务业、消费等第三产业继续高增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经济转向技术进步,工业增加值虽然惨淡,但高端装备制造和计算机通信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

  6、展望未来,二三季度经济仍有内生下行压力。首先,尽管货币宽松,但货币政策机制传导不畅,实际利率依然高企,私营部门很难有内生的资本开支动力;其次,尽管支持下地产政策频出,房地产销售也似有回暖,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积意味着房企短期内还将继续去库存,投资反弹至少也得在今年三季度以后。再次,过去房地产和基建繁荣留存的过剩的重工业产能将长期面临去化压力,进而制约资本开支。最后,制约出口的实际有效汇率攀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贸易再平衡等内外部因素短期不会有改变。

  7、经济内生下行压力大,预计未来政府会加大稳增长的力度。一带一路的大项目清单将陆续公布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也有望在二季度公布,以交通、环保和“互联网+”为核心的基建投资将驰援托底经济。在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双放缓,PPP短期难堪大任的压力下,货币会宽松积极配合公共部门需求的再扩张,降准、降息还会出现,再结合近期政策风向:政策性银行改革+信贷抵押再贷款+总理强调定向调控,PSL和再贷款等定向宽松措施也渐行渐近。

  【申万宏源】

  增长前景堪忧:

  1)一季度GDP增速低于2014年全年的7.4%,增速创6年来新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与前两个月相比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内外需大幅度回落,经济惯性下滑压力加大;

  2)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持续呈现通货紧缩状态。按照政策滞后期以及历史经验,通货紧缩会呈现自我加强的趋势,至少六个月内难有实质性改变。随着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效益下滑,产品销售困难,企业经营困难。

  3)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前两个月同比增速仅1.7%,主要税种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全线下滑,财政收入压力加大。

  保增长需要出重拳:

  申万宏源在春季报告中明确提出保增长将是二季度头等大事,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要实现保全年7%的目标,保增长需要出重拳。稳汇、降息、降准、增支、减税五个方面尤其是降息降准和投资的力度都将明显加大。经济低迷,物价低位的形势,4月份一次降息和降准仍值得关注。中央再提城镇化,城镇化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建议重点关注37年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以及关于地下管廊东北新疆福建云南建设的部署。(证券时报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