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受困工业老龄化
上个月,70岁的大阪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田(Katumi Takata)和他的一台机床设备照了一张合影。这台机床和高田是同龄人,半个世纪前生产于密歇根州,高田是公司里唯一会使用这台机器的人,他并没有将它更替的计划。
在日本,像高田这样不愿意自掏腰包更换机器的人还很多。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日本工业设备使用寿命已经达到30年的峰值。并且,日本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龄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美国和德国。
近几十年来,日本工业老龄化令国内制造业持续受压。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努力刺激经济复苏,但是最新数据仍凸显了担忧的信号。日本中央银行本月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公司一致选择今年减少投资和支出,即使他们手上持有的现金流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日本工厂里那些运作起来咔咔作响的设备已经对日本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东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峰义清说,“这会让日本公司落后于他们的外国对手们。”
根据日本长滨市1981年以来的政府数据统计,日本的生产设施设备使用的平均年限是15年。在1990-2011年间,设备年龄平均增长了5.1年。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的设备使用年龄限增长分别为3.6年和3.2年。
在负责制造包括喷气飞机组建在内的工业零部件的大阪机床公司,一半以上的设备使用超过15年。高田在1964年加入公司,那个时期的日本经济正在增长迅猛,所以公司购买了这台新设备。
到了1980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伴随业务蓬勃发展,绝大多数制造商又一次购入大批新设备。那个时候,高田用土地作抵押,借钱买了很多机器。
如今,像高田这样的制造业从业者,仍不愿放弃任何一台还能运作的机器。
“我当然知道新设备总是优于旧设备,特别是在生产力方面。”高田说,这些旧机器目前还没遇到问题,将继续使用它们到不能再工作为止。
工厂主的小心翼翼源于刚渡过了“失落的十年”。
日本“失落十年”始于1990年代初,通货紧缩抑制企业投资,让他们任凭机器老化。2012年12月,安倍晋三担任首相前,次日元走强加速了日本工商界将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国家,因为那里有高速增长的经济,以及较低的工资成本。
日本央行行长在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东京会议上,督促日本企业不要存着钱而不购买设备和提高工人工资水平。由于日元疲软和工业利润提高,公司现在有了升级旧设施设备的资金。
有些公司确实这么做了。佳能和日产表示计划提高日本国内产量。松下和空调制造商大金工业株式会社选择将一些生产移回日本进行。
不可否认,日本依旧是世界上先进工厂的集聚地,这里有全球领先机器人制造者发那科(Fanuc Corp.).
传动部件和离合器生产商爱思帝公司(Exedy Corp.)拥有的客户包括丰田汽车。从去年起,爱思帝开始升级老化的设施和设备,其主要工厂在日本。
“为了增强成本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发达技术武装的生产线。”Exedy发言人说。
“制造商不愿意在日本建厂的原因很简单,日本人口正在减少,工人老龄化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东京经济学家武藤宏明说。
大阪机床公司的高田回忆,他的这台老机床在1980年代给他带来的收益比现在多。公司30多个员工中,只有高田能操作它。“我没有计划放弃这台机床,但问题是,我们两个之间是谁先离开工作。”高田说。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