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

经济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关注四方面信号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旧动力转换衔接期

  值得一提的是,权威人士认为,当前确实存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对于局部行业的风险,潘建成很早以前就开始不断强调,他指出,资源密集型产业,比如煤炭、石油、钢铁、有色、化工等,它们典型的特征就是对资源特别依赖,有些本身就是资源,有些一定程度上带来污染。这些产业目前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是产能过剩;二是节能减排;三是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因为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在下跌。这些产业确实面临着落后产能要淘汰、技术要升级、产品要更新换代等挑战。

  不仅如此,权威人士指出,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同时,部分领域、产业和地区经济风险有所加大。

  “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转换,并且新的动力其实是更加可持续的。全世界都有这样一个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比重会越来越高,老百姓服务型消费的比重也会越来越上升。把这种趋势掌握好,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非常充分的。应该要顺应这样的动力转换,还要积极引导这样的转换。”潘建成说。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说,主流提法是老的增长动力衰竭与新的增长动力匮乏,官方称“三期叠加”,申万宏源称为“三次去化”。所谓“三次去化”即去出口化、去房地产化与去基建化,结构调整是不容动摇的大方向,新兴动力还没有衔接到位,传统红利去化却正在加速。

  李慧勇进一步解释称,2012年中国走完了去出口化过程,出口增速从20%下滑到7%,GDP也从2002~2011年连续10年的9.1%以上台阶下滑至7.7%,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大动力引擎渐渐熄火。2014年中国开始了去房地产化过程,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以上的类周期性调整突然下冲至11%,第二大动力引擎哑火,GDP也从7.7%水平再下台阶,估计这波动力去化的最终台阶会是6.5%。

  “下一波应该是去基建化过程,这几年中央实施区间调控,基建投资增速保持20%左右高位,公共产品供给总有达到天花板的时候,到时候就要真实依靠消费拉动,特别是服务业这一增长引擎。”李慧勇称。

  经济风险总体可控

  此外,权威人士表示,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国广义信贷和GDP之比是176%,比2008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

  潘建成认为,巨大的下行压力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国际上,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一波三折,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话,主要是“三期”叠加的影响还在蔓延,尤其是过剩产能的消化从目前来看任务非常艰巨,有些可能刚消化掉,新的困难又出现了;国内因素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它的影响今年可能会进一步显现;还有就是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导致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在企业方面它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权威人士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有耐心。”潘建成强调,因为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过的,过去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粗放的模式改变是很困难的,在扭转惯性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我们要有耐心。同时也要有信心和决心,要看到还有很多有利的因素,很多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必须咬着牙,坚决地实现改革,从根本上实现动力的切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