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或加大宽松力度 降准脚步再度逼近
降准又到窗口期 大量资金积压在银行间货币市场
自4月16日央行进行最后一期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后,公开市场操作即告暂停。尽管央行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连续3次降息两次降准,但各界尤其是实体经济仍感觉不解渴,再次降准的声音日渐高涨。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措施之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快速通道,加快重大工程、PPP项目等贷款审批。
这些贷款需要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释放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才有动力向这些项目提供贷款。央行在6月份前后已经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调整,目的是回收短期资金,释放长期资金。
6月初,市场传出消息称,央行针对特定银行进行了PSL(抵押补充贷款)操作,以提供基础货币,本次PSL利率降至3.1%,但规模未知。稍早前,央行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总操作规模超过千亿元。据悉,定向正回购是因为部分机构超储太高,主动向央行申请。
PSL+定向正回购,业界将央行的这种操作手法形象的描述为“扭曲操作”,目的是通过回收短期流动性,向需求方提供低利率、长期限的资金,来压低债券市场长端利率,进而传导至其他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在2014年,央行创设性地在二季度向国开行投放1万亿元的PSL,用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发放。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货币政策定向工具。由于央行可以指定PSL所对应的抵押物范围,因而可以相当精确地控制PSL的资金流向。PSL会增加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但需要通过对应机构的放贷行为才能扩散到整个市场。这种特性是通过再贷款、再贴现这些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很难达到的。
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作或者不完全续作是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进行的又一次调整。
据查,3月份续作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即将于本月到期,预计总规模在6700亿元。
MLF不续作的理由很充分。由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偏弱,信贷投放有限,因此大量资金积压在银行间货币市场,且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不高,MLF的利率在3.5%附近,相对偏高,因此商业银行主动要求续作MLF的意愿将较为有限。因此,这6700亿元的MLF不续作或不完全续作的可能性较大。
预计,未来MLF等短期流动性工具将退出常态化使用,PSL以及其他形式的长期流动性工具将成为主要手段。因为,只有提供期限足够长,成本足够低的负债来源,银行才有可能将资金用于投放贷款或配置长久期债券,否则资金仍会滞留在货币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后续还将有更多的定向正回购+PSL等类似扭曲操作出台,同时6月底至7月中下旬是降准的重要窗口期,幅度应是0.5个百分点,释放的资金与本月到期的MLF规模相当。(来源:证券日报)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