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增活力促经济良好运行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第二季度连续实现了7%的同比增长率,经济运行回暖企稳;CPI也基本稳定,多个月内保持在1.2%~1.5%的区间波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失业率在5.1%附近。从这些主要指标来判断,可以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的效应在积极显现,国民经济运行已表现出多方面的积极变化,趋稳信号明显,可望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稳定。
首先,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上升。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但却实现了增量的强劲增长。与往年比较,2014年上半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035亿元,而2015年上半年GDP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824亿元。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在不断增强,尤其是2015年表现突出。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能耗下降。2015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下降幅度有所扩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惠民效果明显。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达到了7.6%的同比增长速度,民生得到了很大改善。
其次,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市场活力有效增强。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46.1%,首次领衔经济增长,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效应不断增强。这表明中国经济已迈入以服务业为主要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加之中央采取的一系列简政放权政策的推动,打破了以往束缚企业手脚的枷锁,市场活力得到了有效增强。上半年非公经济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1%,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出了1.8个百分点。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11.4%,占全部投资的65.1%。
最后,全民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经济学告诉人们,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源泉,经济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劳动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之和。我国经济正依循经济增长的这一自然规律稳步前进,全民创新深入人心,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快速成长,像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等,有的增长速度在50%以上,有的增长速度在翻倍。全民创新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正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强劲的动力。
总之,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预计下半年会有比上半年更好的成绩,全年GDP有望达到7.1%左右的增长速度,但依然面临较大风险,不可掉以轻心。财政政策依然需要保持积极,货币政策依然需要相对宽松,简政放权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只要充分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就能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保持经济依然在合理区间良好运行。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