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洋资本水土不服 公司经营并未实质好转
洋资本仍“水土不服”
在业内看来,水井坊控股方帝亚吉欧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是水井坊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的关键原因。
全球最大烈性酒厂商帝亚吉欧入主水井坊,曾被誉为“中国名酒外资并购第一案”。并购酝酿之初,正值中国白酒黄金发展期。
2006年末,帝亚吉欧斥资5.7亿元收购了公司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权,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此后又经过数次收购,2010年帝亚吉欧已经间接控股了水井坊。
随后,帝亚吉欧集团以2.33亿英镑(约22亿元人民币)收购全兴集团剩余47%的股份。自此,全兴集团已经完全变身为外资背景,帝亚吉欧集团正式成为水井坊的实际控制人。控股方帝亚吉欧派出的英国人柯思明(Kenneth Macpherson)担任水井坊总经理一职。2013年3月15日大米正式接替辞职的柯思明,任总经理。
伴随我国白酒行业进入低迷期,高端白酒销售受挫,水井坊“洋高管”的“水土不服”逐渐凸显。
面对行业调整,水井坊称“像卖快消品一样卖白酒”,却收效甚微。2013年,水井坊取消区域代理,自建销售队伍,直接供货给终端。业内分析,此举打击了经销商的信心,对传统销售渠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进而影响渠道铺设。
随着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禁酒令”等政策影响,白酒行业进入了严冬期。茅台、五粮液先后降价,水井坊仍坚持其高端定位,甚至推出超高端新品。然而其“高价”并未赢得市场认可,虚高的价格也使得一些经销商望而却步。
此举使得“水井坊在一些区域市场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丢失了很多消费者”,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认为,任何一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如果不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市场,便很难把中国的白酒做好。“水井坊始终没有遵循中国的具体情况,顺应市场潮流而进行调整,过于自信地坚持洋酒产品的运作思路,并盲目乐观。”
国际化只是“看起来很美”
2012年底,“三公”消费受到限制,高端白酒行业告别了高增速。随着国内市场遭遇“滑铁卢”,一些酒企将目光纷纷转向海外市场。
水井坊曾是最早实行国际化策略的白酒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一直被认为是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的驱动因素之一,借助帝亚吉欧的全球酒业资源和渠道网络,实现水井坊走向国际市场道路。
2010年和2011年,水井坊出口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507.83万元和6841.85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89.45%和51.78%。然而好景不长,2012上半年,水井坊出口同比下降了2.84%。
这条国际化道路似乎并不顺畅。近几年水井坊出口呈逐年放缓的趋势。2013年中期,出口收入更是迅速下滑至1848.47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逾50%。
业内认为,水井坊走出国门还欠缺必要的条件。事实上,中国白酒受经济和文化因素制约,国际化条件还尚未完全具备,很难进入海外主流市场。
中国酒业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认为,水井坊想利用帝亚吉欧的海外渠道实现国际化,这个想法过于简单。中国酒类市场管理体制尚未与国际接轨,很多国家酒业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而我国酒类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中国的白酒标准在很多国家不被接受,目前还没有一个跟国际接轨的白酒标准。
此外,口味是制约白酒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美很多都是蒸馏工艺的粮食酒,口味与中国白酒完全不一样。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并非易事。
在近日举行的以“中国白酒走出去”为主题的论坛上,和君咨询副总裁林枫表示,白酒国际化是个“伪命题”,“白酒是一个精神价值大于物质价值的产品,其文化的国际化是一个关键问题。”
兼顾国内外市场的方针使得水井坊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在白酒行业调整期,公司没能实施对应策略,造成国际市场进展缓慢的同时,还丢掉了国内市场份额,其发展战略备受争议。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