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上海迪士尼招募体验员免费游玩 官方:没这事
上海迪士尼保留对造谣者追责的权利
晨报记者 郁文艳 李晓明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在即!现正招募100名上海体验员,3天2晚深度免费游玩。”最近两天,名为“上海体验”的微信公众号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迪士尼的号召力加上免费游玩的诱惑力,使得该条微信在短时间内阅读量迅速突破了10万。
然而,晨报记者昨日第一时间就发现,该则消息漏洞百出。随即记者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证实,招募体验员的信息是虚假信息,上海迪士尼将通过官方渠道,包括度假区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账号发布度假区对外活动信息。上海迪士尼还将保留对造谣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找 漏]
自动回复信息有错别字
这两天,一条“上海迪士尼乐园招募100名体验员”的微信消息引爆了朋友圈。
记者看到,这条消息由名为“上海体验”的微信公众号发出。昨日,晨报记者按照“上海体验”要求操作参与报名“体验员”的活动。
按该篇发布招聘迪士尼体验员的微信文章要求,记者发现收到的对话信息竟然还有错别字,例如“转发”成了“啭发”,另外还有“盆/友/圈”等形式过于活泼的“火星文”(详细情况见右侧图片)。
点击链接后,消息内容大致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即将开园,在上海地区招募100名体验员,免费进行3天2晚的深度体验。免费深度试玩体验者将获得三大福利,包括深度试玩迪士尼乐园内所有设施、免费入住园区豪华主题酒店、免费获得价值1000元的迪士尼消费券,同时还亮出了迪士尼乐园实体票,而试玩的义务包括2条,试玩后需提交200字试玩报告,以帮助改善园区的不足; 试玩期间利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发布试玩感受。
乐园相关信息介绍有误
文章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主要景点和项目,但文中大量关于迪士尼的信息都是在网上“复制”“粘贴”的,并且错误百出。比如,上海迪士尼的开业时间,迪士尼官方现在对外公布的开业时间为“2016年”,而并非文中的“2015年底”(详细情况见右侧图片)。而且,文中有时还会“迪士尼”、“迪斯尼”不分,“第二步”写成“第二部”。
根据这则消息文末的要求,记者回复了“迪士尼”,随后收到一条信息,要求转发微信,并截图发布在朋友圈。鉴于最近已有利用此类手段套取个人信息的情况,特别是要求截图朋友圈,记者立刻警觉地意识到,不仅可以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还可能泄露朋友的个人信息,因此没有再继续操作下去。
[核 实]
造谣公号为个人注册
那么这么火爆的一条信息,究竟是真的吗?相信看了记者前面的分析,多数读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记者进一步探究发现,发布这条消息的“上海体验”公众号的注册主体为个人,而非企业。而按照微信的认证规定,个人微信公众账号只需要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和照片即可注册,而且是无法进行认证的。
其次,记者在不同时间查看公众号注册信息,发现注册人信息竟然不同。刚开始显示注册人为李某,注册地点为河南省,注册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之前没有历史消息。之后,又发现注册人变更为了郑某某,显示地区为浙江。
记者昨天第一时间查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两个官方微信号,均无招募“体验员”的信息。
随后,晨报记者向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进行官方求证,很快得到回复:假的。不久,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发出官方声明:关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招募体验员的微信内容是虚假消息。上海迪士尼保留对造谣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海发布在最短时间内也刊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声明,进行辟谣。通过辟谣信息下面的评论可以发现,的确有不少人受骗上当。
上海迪士尼有两官方微信号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官方微信主要包括“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甄选”,前者发布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各类信息,后者主要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招聘信息。2个公众号的账号主体均为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认证详情里有公司的工商执行注册号、企业成立日期、企业联系电话等信息。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也多次发表声明辟谣,提醒公众最权威真实的消息一定是通过度假区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及权威媒体发布的。
目前,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通过各种官方渠道,对上海迪士尼乐园六大主题园区、娱乐演出等内容分专题进行介绍。
[结 果]
涉谣公号都被封
不过,大批网友没有这么细心,这一有明显漏洞的消息短时间内在朋友圈获得大量转发,该条信息的阅读量迅速达到了10万以上。
除了“上海体验”招募100名体验员外,记者发现,还有名为“苏州生活美食”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发布在当地招募迪士尼体验员的信息。
在迪士尼辟谣之后,截至记者发稿,“上海体验”、“苏州生活美食”等发布迪士尼招募体验员虚假消息的微信公众号已经被封号。
据腾讯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无法进行认证的个人账号,微信运营方主要通过系统排查和举报来监管。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公众号之所以将“转发”写成了“啭发”,连“转发”的字眼都不敢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躲避微信系统排查。
[分 析]
多为骗粉、骗信息或须承担法律责任
一名微信公众号经营人士告诉记者,借助惊爆眼球的消息,吸引网友关注并转发,是不少微信号骗取粉丝关注和粉丝个人信息的常见手段,仅仅是单纯的骗粉危害度还不是很严重,如果是骗取个人信息的话,就很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诈骗或者从事不法活动。在他看来,“上海体验”这条微信是明显的骗粉骗关注的行为。
但是在昨日的微信朋友圈中,已经被这条微信所刷屏。也有网友意识到情况不对,发现自己上当后,马上在朋友圈留言,提醒朋友勿转发再上当。一名网友说道,“抱歉,昨天我转发了这条。大家已经把名字和电话泄露给了对方,这可能已经涉及到了网络诈骗。请您一定小心,并删除这条转发。”
其实,这种骗局已经屡见不鲜了,从最早的“助力一下”、55度杯,到如今的“帮忙砍价”,朋友圈谣言每隔几个月就要冒出来一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对于类似活动应通过多种手段核实其正规性,同时应防止类似可疑信息的扩散。
今年9月1日起,新的《广告法》实施,除了企业发布虚假广告违法外,个人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广告,也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建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上海体验”微信号发布的信息,如果该信息未与有关商品服务相勾连,则不属于广告,系发布虚假信息,可能由公安网监管理,如与商品服务勾连,则有可能构成虚假违法广告,发布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