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公司

民营玻璃巨头华尔润停产清算 被产能过剩压垮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产能过剩与环保压力压垮“华尔润”

  华尔润的退出是玻璃产业发展史上的历史性事件。自2014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经济杠杆作用的下降,上游玻璃行业直接受到巨大影响。而2010-2013年价格的良好走势又使得多厂家迅速扩张。在2013年之后,需求萎缩,市场弱势之下,玻璃厂家的盲目扩张将行业带入了恶性循环之中。需求下降,产能扩张,激烈的竞争,加上“十三五”严控环保,导致企业生产线升级增加成本,使得本就处在亏损线上的玻璃企业雪上加霜。华尔润又是老牌企业,员工较多,不光有市场和环保因素,企业破产可能也存在经营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总部位于江苏张家港的国内民营玻璃巨头华尔润,最近陷入停产清算的泥潭。消息显示,根据部门停产整改通知要求,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10月20日全线停产清算,工人无需再去企业上班,公司将与全部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辉煌时期,华尔润玻璃产销总量曾连续13年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2013年,华尔润还曾经与南玻a、福耀玻璃等一起,被中国建筑玻璃和工业玻璃协会推荐,入围国家重点支持玻璃集团。

  日前,张家港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证实了这个消息。该工作人员称:“它应该是进入了停产清算的阶段,这个应该是属实的。我们不了解详细情况,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做的应该是工人的权益保障这一块,涉及到解除劳动合同,包括是不是有拖欠工资这种情况。因为它出现经营不善有一段时间了。”

  资料显示,华尔润是国内大型浮法玻璃企业,现有员工8000多人,第一大股东是香港一家公司,第二大股东是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据了解,虽然张家港总部停产倒闭,但像江门华尔润公司生产经营还算正常。

  在华尔润公司的百度贴吧里,我们也看到有用户发布了两张相关的图片,图片显示的是10月17日发布的华尔润停产清算涉及处理职工问题的方案,公司与全体职工将于今年11月30日解除劳动合同,停产期间生活费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发放,也就是每月1344元。全体职工领取经济补偿金方面,图片内容显示,按照进入公司之日到今年11月30日计算,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放1个月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行业翘楚节节退败

  房地产调整,玻璃行业产能过剩,业内人士表示,再加上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和环保成本增加,华尔润节节退败,最终陷入破产清算的结局。

  实际上,虽然华尔润的倒下令外界震惊,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是行业艰难的一个写照。卓创资讯玻璃行业分析师苗云萍说,首先是行业的原因,有上下游企业围绕玻璃行业来做,上游的话,像化工厂、炼油厂,为玻璃生产提供原材料,近年很低迷,下游的房地产业萎缩也比较严重。近几年产能扩张非常迅速,供需失衡矛盾更加严峻,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就往下走。“平板玻璃最主要的下游行业房地产占75%份额、汽车行业占了约15%左右,房地产增速下滑,加上这几年玻璃行业快速扩张造成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不少玻璃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况。”苗云萍表示。

  苗云萍所言非虚,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玻a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减少了65.08%;旗滨集团净利为9351万元,同比下降35.45%;耀皮玻璃和金晶科技两家的净利润都出现亏损,亏损额度分别为7953万元和7497万元。

  苗云萍分析,亏本经营的玻璃企业不在少数,不过,华尔润的玻璃产品基本定位在中低端房地产建筑玻璃,相比华尔润近年来的困境,专注汽车玻璃的福耀玻璃则依然表现不错。平板玻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浮法是一种生产玻璃的工艺,现在,其中以浮法工艺制造的玻璃,产量占了整个平板玻璃市场的90%以上。它的生产线产能比较大,而且生产出来的玻璃里面气泡这样的瑕疵很少,更加平整。福耀玻璃跟华尔润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侧重汽车玻璃,产品相对比较高端。

  另一方面,新环保法出台,今年初开始,玻璃企业的环保压力尤其是华东地区越来越大,行业内普遍反映的情况是,相比之前,成本基本上每吨增加60元,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早在今年的6月,环保部通报称,由该部组织完成的2014年度各省区市和8家中央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工作发现,仍有个别企业在污染减排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决定对25家企业实行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

  其中,脱硫脱硝设施未按要求建设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16家公司中就有江苏华尔润,这16家公司属于被环保部挂牌督办的单位。

  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指出,今年实施的处罚主要针对企业集团,处罚量大、面广,除了电力仍是重点处罚行业外,玻璃、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排污企业也受到了处罚。

  刘炳江介绍说,从核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污染减排的进展不均衡,西部地区总体落后于东部地区;污染减排的行业进展也不均衡,农业污染减排完成情况“拖了后腿”。

  而且,华尔润又是老牌企业,员工较多,不光有市场和环保因素,企业破产可能也存在经营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新一轮洗牌到来

  华尔润集团是国内规模大、品种与规格配套齐全的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有20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分布在江苏张家港、广东江门、山东巨野、辽宁大连、河北迁安,年生产能力达到8400多万重量箱。其在江门的950t/d浮法生产线一度是国内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其延伸产业有玻璃深加工、石英砂、纯碱等。

  旗下子公司有:江苏华晶新材料、淮安润尔华化工、长兴华林石英砂、华尔润深加工、江门华尔润、山东巨润建材、河北润安建材、大连华尔润建材、江苏华惠物流。其大连子公司大连欣润华500t/d产线已于7月中旬放水。2015年10月,张家港总部最后3条在产的浮法产线冷修,并无复产打算。江门子公司目前仍正常生产中,据传言其已和江苏华尔润脱离关系。

  其实张家港华尔润总部的破产传言自2013年就开始了,而2014年传言较为盛行。在这之后,华尔润张家港总部进行了股权转让交易,将其对华尔润张家港公司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此行为还引起了股东纠纷官司。而新股东的引入显然未能使得这个玻璃巨头灵活转身。2015年玻璃市场环境更加恶化,张家港公司又身在产能过剩严重的华东地区,其产品定位又是中低端浮法玻璃,在产品线的延伸上,并不如一些企业动作迅速。至此,巨头已回天乏力。

  华尔润的退出是玻璃产业发展史上的历史性事件。自2014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经济杠杆作用的下降,上游玻璃行业直接受到巨大影响。而2010-2013年价格的良好走势又使得多厂家迅速扩张。在2013年之后,需求萎缩,市场弱势之下,玻璃厂家的盲目扩张将行业带入了恶性循环之中。需求下降,产能扩张,激烈的竞争,加上“十三五”严控环保,导致企业生产线升级增加成本,使得本就处在亏损线上的玻璃企业雪上加霜。市场公认的新一轮洗牌已经到来。

  截至9月,全国共有34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总产能为12.25亿重量箱;实际在产生产线约216条,产能为8.24亿重量箱,在产产能同比下降4%。

  2014年玻璃行业冷修了38条生产线,涉及产能13170万重量箱,占总产能的11.1%。2015年,截至9月底,35条生产线冷修,涉及产能11868万重量箱,占总产能的9.7%。

  在1年多的时间里,玻璃行业超过20%的产能冷修停产。据我们所知,这种停产冷修情况年内远没有结束。下游需求萎缩最严重的冬季尚未到来,四季度将有更多的生产线冷修停产。

  而近期最新消息显示,武汉长利的老厂区产线有搬迁计划,而成都南玻一条生产线下周有冷修停产计划。

  除了冷修停产应对淡季之外,企业也密集的进行产线改产,多转产为色玻、超白压延、光伏、超薄、光学玻璃、装饰玻璃等附加值较高的玻璃产品。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2015年度玻璃产线改产超过73条之多。

  当前天气转冷,玻璃将由北向南迎来需求淡季,当前除了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地区协同性较高,价格发展走势较好之外,其他地区诸如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仍将有产能退出现象出现。

  去产能成当前途径

  近两年来,大宗商品进入漫漫寒冬,主要原因就是普遍的产能过剩,特别是大宗工业品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但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4万亿”带来的供应增加和“经济换挡”带来的需求增速下降共同促成了今天的过剩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解决当前的问题,还是需要从供需两个角度来考虑。大家都知道在“三期叠加”背景下,经济增速未来将持续处在中高速,国内大宗商品需求高峰已经过去,因此指望需求大幅增加来消化当前的过剩产能几乎不可能。同时,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转移过剩产能的战略规划,短期很难带来实质作用。所以,要真正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还是需要从供应减少、也就是淘汰产能的角度入手。如何淘汰?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还是通过市场的方法并辅以环保等行政措施。

  但我国各行业的去产能进程还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特别是国企与民企情况并不相同。相关人士表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些地方的大型国有企业一旦停产,将涉及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大型国有企业即使利润很差,一般也不会轻易停产。比如,钢铁行业,尽管钢厂在亏钱生产,但占产能绝大多数的国有钢厂则很少会停产,更别说破产清算了。钢铁行业的这一特点决定去产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业内人士表示,民营企业则要灵活得多,如果利润不好,实在撑不住,只能选择停产甚至破产。今年以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民营企业比较多的行业。比如民企比较集中的pta产业,今年以来去产能的步伐明显加快,继今年3月占全国pta产能7%的远东石化宣布破产后,近期也传出占全国pta产能13%的翔鹭石化要退出pta生产业务的消息。

  要结束大宗商品的漫漫寒冬,目前的途径就是去产能,实际也已经在进行,但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民企集中的行业去产能要比国企其中的行业更加顺畅。所以走出下跌阴霾的时间也要更早一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