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旅港中旅合并靴子落地 业内谨慎看好
规模优势有限 业内谨慎看好
国旅、港中旅昨日传出合并传闻,北京商报记者向国旅方面证实消息属实。但业内表示,尽管两者合并后规模得以增大,但内部整合还面临诸多难题,谨慎看好。
国旅港中旅合二为一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国旅方面证实合并消息。但该知情人同时透露,此番合并更多的是国资委[微博]方面的意见,集团目前尚未有更多的细节。
关于国旅、港中旅合并事宜,早在今年上半年国旅为期两个多月的重大事项停牌进入尾声时就有相关言论。当时业内传闻表示,国旅或将与港中旅合并。
昨日亦有消息称,华侨城也将参与此番合并。但国旅知情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应该没有华侨城,没有听说过有华侨城”。记者致电华侨城集团,相关人士也表示,并未听说华侨城将与国旅、港中旅进行合并。
国旅和港中旅均是国内大型旅游集团。国旅主要业务是免税店业务和旅行社业务,主要优势是在免税店业务。根据今年中国国旅的半年报,它的旅游服务业与商品销售业营收各占总营收的一半,但旅游服务业毛利率为10.75%,而免税商品销售的毛利率在46.86%,总的商品销售业的毛利率是45.44%。
港中旅集团旗下的业务复杂得多,北京商报记者从港中旅集团官网了解到,目前的业务涉及旅游、酒店、景区、地产、金融、钢铁、物流等方面,并表示将“有限重点发展旅游主业,进一步提升相关业务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加大培育养老、房车、免税、航空、旅游文化产业等新兴业务,寻找未来新的增长点”。
合并原因在国企改革
对于两者合并,业内人士分析主要还是受国企改革大环境影响。根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
劲旅网总裁魏长仁分析,旅游行业正是竞争行业,两者合并本身就实现了合体股权多元化,合并后规模相对较大,也更容易吸引民间资本。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是国资委[微博]为减少央企数量。
毋庸置疑,合体后的旅游集团在旅游市场上规模也将大大超越两者目前的市场规模。并且,合体的业务范围也将纳入原有各自的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国旅和港中旅一旦合并完成,旗下除旅游业务及旅游相关业务外,还有不少非旅资产和业务。新的集团未来是专注于旅游及相关业务,剥离钢铁等其他非旅业务还是保留现有业务共同发展,也是业内关注焦点。
有分析认为,合并后的新集团不会剥离非旅游业务,主要是出于保证规模优势的考虑。魏长仁也表示,央企中旅游企业并不多,国旅和港中旅在央企中规模并不大,与途易等世界较大旅游集团相比,规模差距也比较大,从“做大做强”的角度看,肯定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有规模优势。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港中旅的非旅资产有很多是在香港市场,出于保证在香港市场的经济考量,剥离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整合仍是大难题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央企整合是必然,但是就国旅和港中旅此番涉及到的旅游业务来讲,合并后未必能够使得两者实现“1+1>2”的效果。“旅游业务尤其是双方比较成熟的旅行社业务是轻资产,关键在于人,而集团合并后势必面临团队合并,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处理好的问题。”此前国资委主持将招商国旅并入等一系列旅游业务合并也没有使得港中旅集团的旅游业务得到明显提升,它自身的整合能力并不高。
另一位旅游业人士则认为两者合并影响不大,“这是央企的合并,不是市场行为,无所谓看好不看好”。国旅集团一位知情人士也坦言,此次是集团层面的合并,旅行社业务的整合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魏长仁分析,从整个旅游行业来看,国旅、港中旅即便合体,与海航、万达[微博]、携程系、锦江等相比,在体量规模上也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规模优势不大,要想在市场中获得较好的位置,真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未来还需下功夫提质增效。
北京商报记者 陈杰 郭白玉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