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促中国CPI同比涨幅回落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该涨幅是继2009年11月以来再度回落至1%以下。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中国物价涨幅较2014年很难明显扩大。物价涨幅的总体回落,也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留下更大的空间。
总体来看,cpi涨幅较前一个月明显回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受到气候因素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下降0.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尽管鲜果、水产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及0.4%,但对cpi的抬升作用减弱;同样,鸡蛋价格尽管同比上升,但环比回落。
除了鲜果、鲜蛋价格拉涨作用的“收敛”,在对cpi影响明显的猪肉也继续“低迷”,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4%及5.3%。食品类主要商品价格涨幅缩小或者回落,使得1月份食品价格总体平稳。
而从非食品商品价格看,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此外,“春节效应”也正在发力。春节是中国居民消费集中、商品价格上涨的窗口。而2014年中国的春节在当年的1月份,受“错月”影响,2014年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同比对比的基数。
不过,春节的影响正在渐行渐近。尽管价格总体下滑,但在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小幅反弹。根据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统计,2015年1月,该市场猪肉(白条猪)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6.94元,较2014年同期上涨0.42元,结束了连续1年以来的同比下滑而小幅反弹。
除了春节消费旺季,食品等商品价格将小幅上涨以外,部分服务类商品的价格上涨也较为突出。统计局数据显示,在物价上涨幅度总体回落的同时,杂志、衣着加工服务费、学前教育、停车费和家庭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4.1%、5.7%、5.4%、5.2%和4.7%。
除去节日因素带来的短期的波动,市场普遍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的通胀水平相较于2014年很难有明显的扩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从国内需求因素来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
从食品价格走势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猪肉等农产品的周期明显拉长,周期涨幅也明显收敛,预示未来食品价格大幅上升推高物价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多家市场机构分析称,中国将继续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大幅放松可能性较小,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并不具备。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在市场机构看来,此举更多的是应对人民币贬值压力下资本流出增多、外汇占款下降的货币政策。
“可以预见,2015年全年中国的通胀水平应将处于温和的水平,这也为未来中国政策调控预留下较大的空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说,“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将松紧适度,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尤其要注重稳增长和防风险。”
瑞穗证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