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吴晓求:商业银行亟待转型 资产证券化推动迫于眉睫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于4月18日举办的第二十三期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就中国经济“见底了吗?”这一话题邀请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和追问,论坛不仅就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作出了小结和预测,专家门还就国内金融业发展、国企改革、大学生创业等社会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给出相关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就银行转型等金融业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商业银行亟待转型需推进资产证券化改革

  吴晓求在回答提问是指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并配置了中国金融资源的75%,所以,如果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搞好,中国金融体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商业银行因为受到规则的约束,混业经营是没有进行的,基本上还是在传统的领域,就是传统的支付,存贷款,财富管理业务来维持,所以这一方面的问题非常大。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快,可以侧面反映银行提供客户的金融服务是不够的,是不满意的。再加上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互联网金融把商业银行忽略的那一块的客户和服务捡起来了,蓬勃发展起来了,所以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作为金融体系主体商业银行的转型是亟待加强。

  吴晓求认为,商业银行在相当长时期里不良率都在1%以下,是全世界最好的。而现在,风控比较好的上市银行的坏账率都超过了1%,说明中国整个金融资产结构出现了问题。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速度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我们依靠这个来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当经济处在一个上升通道的时候,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增量,可以对冲潜在的风险,增速以10%、9%、8%、7%这样的速度下降,原来存量的资产不良率是提升的,所以中国对商业银行的估值是比较低的。比如说过剩产能的贷款,还有平台的贷款,房地产贷款。因此,对商业银行现行的存量金融资产进行改革和调整,最重要的是资产证券化的改革,这一块必须要推进,否则未来真的掉6%、5%,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不是1%,而是2%、3%,就会出现大的问题。现在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推动资产证券化是迫于眉睫。通过推进,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估值就会提高。

  静态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大银行是有利的

  利率市场化实施以后,整个中国商业银行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小银行会越来越困难,因为他的信用比较低,储户不会选择他,除非你给出超过信用等级的利率是可以的,但是经营成本就提高了。另外,小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不完善,不充分,存隐忧。

  不支持大银行分拆成小银行

  就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的影响而言,吴晓求指出,存款保险制度未来会根据银行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来确定,这实际上对大银行的影响还是小于小银行,认为,金融就是规模效益。

  吴晓求还认为,银行业的集中度的提高是没有问题的,表示不希望中国金融机构小而多,小而多的金融机构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真的要分拆若干个小银行,对中国的金融并不是好事情。

(责任编辑:df16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