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雾霾全橙预警 重霾之下仍有企业违规排放
点击查看>>>节能环保概念行情
环保督查小组突击检查京津冀鲁豫,结果显示:
重霾之下仍有企业违规排放
华北地区连日来再度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相继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雾霾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新一轮治霾行动启动。《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此次重污染天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有多个城市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环保部近日派出10个督查组对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重点城市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应急减排方案未落实,一些企业仍在违规排放。
爆表
京津冀雾霾全“橙”预警
北京市气象台12月1日11时50分升级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网数据显示,京西南区域点在11月30日18时左右,pm2.5达到当日浓度最大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截至12月1日8时,该区域点过去24小时pm2.5均值为745微克/立方米,大部分能见度不足500米,加上阴云覆盖,大气透明度很差。
天津11月30日也升级霾黄色预警为橙色,天津市环境监测显示,当日清晨7时,全市27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中,有20个aqi超过了400,局地甚至达到500。同日,河北也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截至11月30日13时,石家庄、保定、廊坊三地爆表。
此外,11月30日晚,郑州市大气办发布紧急通知,受持续雾霾天气影响,郑州市将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三级响应升级至二级响应,这是今年以来郑州市首次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二级响应措施。山东省环保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9时,山东省共有11个城市出现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气。
不仅如此,随着寒冬到来,大规模雾霾开始向江南、华南等地区蔓延。11月30日早晨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都被大雾笼罩,波及约16个省区直辖市,这也是今年入冬以来我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轮大雾天气。为此,中央气象台将雾和霾的预警均升至橙色级别,为今年下半年首次。
环保部一位官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和大气污染现状相比,目前措施想要很快起到效果难度很大。一方面雾霾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不能很快发生改变,尽管各地都在抓紧推进煤改气,但是其进程受到能源结构制约,随着北方供暖开始,雾霾压力将会更大。
顽固
企业违规排放屡罚屡犯
据悉,环境保护部于11月27日派出10个督查组对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重点城市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督查。
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从督查结果看,部分企业应急减排方案未落实,廊坊三河市和大城县纳入应急减排的部分企业,未明确具体减排措施;在升级为红色预警响应后,部分企业仍按黄色预警要求采取减排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依然突出,河南新乡群翔化工有限公司在责令停产期间擅自开工,生产装置加热炉超标排放。天津、河北等地也存在建筑工地、管网、道路施工土石方作业不停工,水泥搅拌站未停产等问题,渣土车、重型货车道路遗撒现象时有发生。
“工业企业仍在违规排放,本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仍然在堂而皇之地进行生产,这些违规行为很多都是屡罚屡犯。”一位督查小组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为破解“违法成本低”问题,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环保法》加入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措施。但实际上从今年以来环保部派出的督查组检查结果来看,环境违法问题仍较为普遍。
“造成京津冀地区冬季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燃煤排放,但根源还是一些工业企业没有做到排放达标。”一位环保官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钢铁行业为例,根据对相关钢铁企业进行的全面大排查显示,通观200多家钢铁企业,70%以上的钢铁企业无法按照标准排放污染物,即70%都存在超标排污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钢铁企业根本就没有污染治理设施。
“数据监测失真,烟囱里冒着黑烟,你说当地政府真的不知道?实际上很多时候政府为了经济考虑,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了保护伞。”上述人士坦言,滚滚黑烟背后,是难以撼动的利益格局,甚至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管理人员收了好处,已经成了当地污染企业的“代言人”,帮助其作假逃避检查。
“无法根除这些盘踞在背后的利益,政策的效果就不会显现出来,治理雾霾只能是‘越治越霾’。”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症结
能源结构单一亟待改变
柴发合表示,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就要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一是要把能源消耗量降下来;二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三是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排放。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单一等问题,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数据显示,我国gdp占全球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燃煤排放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70%左右,清洁能源比重偏低。2011年,我国煤炭消耗量超35亿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给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记者坦言,除了机动车污染等重头污染源,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相关落后产能的生产设备也对污染的贡献率较大,大气污染治理实质上是能源结构的改革,这对我们来说有很有意义,应急预案只能解决短期雾霾问题,长期来看,治理大气污染必须完善相应机制,而不仅仅是应急措施。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治霾任务仍然艰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治理雾霾归根结底是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彻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生产方式,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未来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健表示,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必然将会首先对高耗能等传统产业“开刀”,随着过剩产能的压缩、对煤炭使用量和两高行业准入的限制,短期内可能对行业盈利产生影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可以帮助这些行业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df01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