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上海将基本实现竞争力产业集团整体上市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努力基本实现竞争力产业集团和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整体上市。
在12月22日举办的“2015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说,上海将实现推动企业集团改革上有新的突破,一方面是全面完成市管国企公司制改革,一方面是基本实现竞争力产业集团和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整体上市。其中全面完成市管国企公司制改革的工作,预期到2016年全部结束。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此轮国资国企改革的亮点, 从上海角度而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强调的一个导向,就是坚持推进企业集团的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上市为主要路径。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国资系统集团层面整体上市公司7家,占到上海国资竞争力产业集团的1/3。其中“十二五”之前完成整体上市的只有1家,“十二五”期间完成6家,尤其是2015年,包括绿地集团、城建集团、现代集团在内的3家企业实现整体上市。
根据国资委产权登记的数据,上海国企户数是1万多户,国资委系统1000多户,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从户数上讲占65%的比重,资产总额占58%,业务收入占84.5%,净利润占93.4%。“可以看到,最优质的资产,基本上集中在混合所有制形态的企业中。”林益彬说。
截至今年10月底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超过15.5万亿,其中地方国资控股了7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76万亿元。其中,市值超过千亿的国资控股企业9家,国资平均的控股比例是40%。
基于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尽管面对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上海地方国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可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2%,效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上海国企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资产指标,也将继续保持全国地方国资第一。据了解,目前上海国资的资产总额占全国地方国资的1/10,业务收入占1/8,利润份额占1/5的份额。
在推进企业集团的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上市的同时,上海国资布局调整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码,国资委系统85%以上的国资都将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这几年上海国资系统每年新增投资大约3000亿元,80%以上集中在上述四大领域。而从存量来看,目前上海国资在上述四大领域的国资集中度,已经达到70%。
根据2013年底推出的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上海要经过3~5年推进,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上述四大领域。
国资布局调整的加码,也意味着上海国资流动性的增强。
自2015年初实质启动运作以来,上海的两大国资流动平台(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分别接收了政府划拨的部分国有股权,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运作持有资产,盘活存量、实现了国有资产组合价值的最大化,国资布局也日趋合理。
11月25日,上海国盛集团发行的以上海建工股票为标的的可交换公司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债券简称“15国盛eb”。这是国盛集团作为国资流动平台后,首次以划转的国资运营资产为标的进行运作,推动了国有资产的流动。
不仅如此,今年下半年以来,国盛集团还先后参与了光明乳业的定向增发、城投控股和阳晨b的重组、锦江股份的定向增发、华建集团的资产重组等一系列国资运作。
上海国际集团也促成了锦江航运与上港集团战略重组,通过资源整合,使企业的航运竞争力更强,结构也更趋合理。
上海国盛董事长张立平表示,目前国资运作机制和制度框架都已经基本形成,平台功能也得到基本显现。“按照”十三五“国资运营平台转型发展的目标,国盛集团将服务科创中心建设和国资国企改革,成为部分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价值运营载体、产融结合的桥梁纽带,转型成为体现国际化价值管理水平,以市场化为特色的国资运营平台。”
除了上述国资布局优化的突破,以及企业集团改革上新的突破,林益彬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国资还将努力实现其余三大突破。
比如,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上新的突破。
这也就是说,上海的国企一定要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骨干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重点抓好“四个一批”:支持一批在国家发展关键领域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企业,形成一批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工程;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建立一套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动力的考核机制和体制;
此外,还要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健全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人员任期制得契约化管理,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
创新国企管理体制机制的新突破,管好资本,加快改革和完善国资监管。
(责任编辑:df154)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