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未有滞胀的要件
自2015年底以来,铁矿石和动力煤率先引领大宗商品反弹,回升幅度非常可观。原油是商品之王,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从底部每桶27美元上涨46%至每桶41美元;工业金属方面,铁矿石上涨44%,螺纹钢上涨27%,此外,焦煤价格也有13%的涨幅。
与此同时,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2.3%,自2015年8月以来再度回到“2时代”,为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前值为1.8%;ppi降幅继续缩窄至4.9%。尤其是曾经主导物价的肉禽,价格同比涨幅跃增至10.8%,创下46个月的高点。
这一新变化使得市场开始担心中国在经济增速还没有回升的时候便遭遇通胀,“滞胀”一词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中。中国经济也会步俄罗斯、巴西的后尘,出现滞胀吗?很可能这种担忧只是虚惊一场。
中国还未有滞胀的要件
所谓滞胀,是指经济增长停滞并且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美元大幅贬值叠加石油禁运,西方世界首次在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的同时通货膨胀率高涨。以美国为例,滞胀最严重时,gdp同比下降1.9%、失业率高过10%、cpi则超过14%。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文朗结合世界经济史,总结了滞胀产生的两方面原因。其一,滞胀一般在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如美国尼克松政府为控制物价反而采取了限制工资和物价的管制措施,抑制供给;再如欧佩克为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冲击。
其二,货币大幅贬值、购买力下降亦会导致滞胀,如上世纪70年代的美元贬值和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卢布贬值,令美国和俄罗斯遭遇滞胀。
对比之下,中国经济现状远远不能称为停滞。尽管中国经济下行的基本面难改,但是,即便最为悲观的分析师,对2016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也远高于停滞。2016年1月份开展的“远见杯”调查的2016年gdp预测最小值为5.8%,足以称为“中高速增长”。
人民币虽然在2015年表现出明显的贬值倾向,但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存在波动幅度限制;另一方面决策部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意愿明确且坚定。而且,人民币目前只是相对美元小幅贬值,实际有效汇率还很强势,在此条件下,中国输入的是通缩压力,而不是通胀压力。
再者,全球主要原料行业还在去产能中;中国政府也在为部分行业去产能做好准备。
大宗商品短期反弹难持续
其实,这波滞胀预期的主导因素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