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业界共论金融风险:供给侧改革利于提高抵抗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都不平静的大背景下,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金融领域面临的共同课题。今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防控金融风险需要全球共同应对,而中国的金融风险也仅仅是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风险,处于可控阶段,且有信心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中国也同样在外部经济和内部结构调整的环境下,中国金融风险正在不同程度的上升。不良贷款持续在扩大,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融资的多元化,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在加大。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坦言,“中国的金融风险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增长。”

  不过,王兆星认为,这种金融风险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对改革结构调整后,风险就会得到一定的化解。

  另外,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更不会引发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金融风险。

  王兆星表示,一方面我们中国经济还在深刻的调整和改革过程当中,中国的经济有巨大的回旋的空间。第二,在过去几年的改革当中,银行业也增强了抵御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人大常委吴晓灵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她认为,全球金融过渡利用货币政策,确实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供给侧改革开始后,实体经济势必会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大大降低国内市场的金融风险。

  吴晓灵表示,中国的债务率并不严重,结构优化后,风险不大,应该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持续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备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吴晓灵还认为,应对金融风险,更实在的办法就是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一个是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减少套利空间。二是切实保护非公经济,平等对待所有经济,减少财产的非经济性流动,不要出于政治原因而流动资产。如果是经济考虑,我觉得是完全可控的。第三是准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强化市场运行法治,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同时,吴晓灵还提出了“国际金融中过度利用货币、负利率等政策,对实体经济危害很大”的观点。她说,“国际金融面临的问题是过度运用货币政策,持续的量化宽松,负利率政策,对国际金融的扰动,负利率无助于实体经济,有可能增加投资资本的套利行为。尽管这个负利率是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利率,但是我认为以bp为单位的这种利率的波动,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其实它的作用并不是特别大的。而对于一些套利资本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要加快各国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供需结构,引导实体经济发展。”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的正是解决供需平衡问题,全力发展实体经济。

  关于金融业,吴晓灵还表态称,“金融业确实应该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道路上去,不要玩过多的套利交易,产生那么多的金融泡沫。”

(责任编辑:df01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