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市场需求旺盛倒逼水产业供给侧改革 冷链配送短板待补齐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国内消费者对于海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包括三文鱼、银鳕鱼、北极甜虾等中高端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显著高于整体水平。市场需求猛增和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倒逼水产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青岛国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内销品牌海买进口海鲜总经理孙良杰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2015年全球海鲜行业市场容量高达6000亿,其中35%的海鲜产品通过贸易链条进入中国市场,预计2019年可达50%以上。随着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品种的优化和消费理念的转型,国内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的不断开拓下,我国水产品消费内销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近几年传统海水产品加工受到资源制约,发展相对较慢,尤其以出口为导向的来进料加工产业受到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加工原料紧张等因素影响,呈逐年萎缩状态。各国为遏制过度捕捞均出台了相关措施,例如,欧盟对各主要渔业国的捕捞配额都进行了严格限制。在部分捕捞品种数量下降的同时,更多的海产品种类逐步取代传统加工鱼种走上百姓餐桌。
单靠自然捕捞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水产品养殖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渔业水产品总产量达6450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海水及淡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4762万吨,比上年增长4.9%。海水及淡水养殖水产品占渔业水产品总产量的73.82%,水产品养殖在我国渔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快节奏、多元化生活体验的发展,针对国内市场的新的水产加工产品类型和品种大量涌现出来,尤其是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淡水鱼糜制品、生鲜调理食品、即食休闲食品、海洋保健品以及传统风味改良食品成为科研关注和产业投资热点。
人们对含有优质蛋白、营养丰富的水产品需求逐渐增加的同时,水产销售渠道的开拓和流通的便利性,使水产消费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下游行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水产品行业规模的增大,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将引导水产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孙良杰告诉记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正在倒逼水产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水产加工业的整体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加工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品种结构日趋合理,高附加值产品增长明显。
加工企业走向集中并基本形成了一系列出口加工园区,目前水产加工园区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品加工链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加工行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随着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强,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逐步走上了品牌战略的轨道,水产加工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和市场形象。
水产品企业不断创新销售方式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从网上、超市、专卖店中购买已经处理好的、便利的水产成品。水产品企业敏锐地觉察到了市场的动向,布局国内线上线下市场。以海买为例,海买牌进口海鲜已进驻目前各大主流互联网电商平台。该类销售采取由电商平台买断公司产品,再直接销售给线下终端客户的模式。海买也不断完善网官方网站功能,开发专用app订单软件,建立微信公众号,多种渠道销售海鲜产品。
互联网电子商务订单的爆发式增长给水产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海买执行董事告诉记者,对于生鲜产品尤其是冷冻品,冷链配送服务的滞后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使得水产企业无法同时兼顾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品质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2016-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规模小、技术有限、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是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高达10488万吨,增长率为18%,涉及金额为3.74万亿元。然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覆盖率高达90%以上,在中国这一数据仅为20%到30%。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国家强制性冷链标准正在制定中,最快或年底颁布。
记者了解到,对于生鲜等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冷链配送,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若干补贴措施,涵盖冷库建设、冷链车辆、高速通行等几个方面,这些措施很好地提升了冷链运输的覆盖面以及效率,可以在保证生鲜食品在新鲜和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维持相对平价。
(责任编辑:df302)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