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换种思维应对经济回落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前两月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很多投行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如高盛将2014年gdp增长率预期从7.6%下调至7.3%,摩根大通从7.4%下调至7.2%。今年1-2月,消费、投资、出口、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低于2013年二季度的水平(当季gdp增长率为7.5%)。这是投行纷纷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且多数预期低于7.5%的重要原因。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有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如果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政府将采取措施刺激经济,使货币政策更宽松或增加财政投资。这是符合以往经验的:在“保增长”压力下,政府往往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鼓励投资以加快经济增长。其实,面对经济增速下降,政府不能条件反射式地出台或隐或显的刺激政策,现在应该换一种思维了。毕竟,目前各界应要认识到,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一种中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波动。靠刺激政策强行加快经济增长,效果不会好,而且会造成很多问题。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很大潜力,未来gdp增长率再上升到8%以上完全有可能。但未来三五年,中国经济会面临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问题,增长动力将不再像以往那样强劲。

  中国经济一度是靠东部地区拉动,大量人口涌向大中城市、东部地区。在过去10年,中西部开发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但带动的主要是投资,并没有伴随着人口向中西部的流动。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继续加大投资的空间有限;同时,由于人口还没有大量向中西部回流,消费和生产的增长也缺乏动力。只有当人口开始重新布局,中国经济才能重新获得强劲动力。这就是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要使中西部变得安居乐业,政府要转变思路、找到办法、出台政策,这都需要时间。政府思路转变越慢,动力转换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在这个动力转换时期,短期刺激政策只能拉动投资增长,导致已经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过剩。地方政府因此会积累更多债务,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偿还债务,他们可能通过多种手段增加收入,例如,增加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这将使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加重,不利于他们在中西部安居乐业,进而妨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

  另外,现在实施刺激、放松信贷,资金会大量流入房地产而不是实体经济。2013年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仅增长4.2%,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1%,而房地产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1%。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渠道中,流向房地产的比例估计更高。房地产对资金的吸引力显然远远大于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放松信贷刺激经济的效力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现阶段,我们需要适应gdp增长率掉到7.5%以下甚至7%以下的形势。政府需要改变“保增长”的旧思维,不要冀望通过经济快速增长以维持居民收入增长,而应抑制生活成本增长,使居民在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完善公共社会保障防护网,为居民提供免于恐慌的自由。

(责任编辑:df13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