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精确制导”成货币政策新动向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国务院日前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适当降低县域农商行和合作银行的存准率。由此,央行货币政策定向宽松正式开启。与此同时,央行上周公开市场通过28天期正回购操作回笼950亿元人民币,释放出货币政策不会全面放松的信号。此举表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央行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在加强,“精确制导”或成为未来货币政策的新动向。

  定向宽松政策扶持农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会议提出,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

  显然,此举是近期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扶持三农发展的有效抓手。在定向降准政策出台之前,当天公布的我国一季度gdp增速同比增速 7.4%,预期7.3%,前值7.7%。该数据创下1990年以来同期最低增速,为24年新低。同时,三农是经济的最薄弱环节,一直受到高层重视,定向扶持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有着重要意义。中证研究中心认为,在一季度经济形势下滑背景下,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是此前棚户区、铁路建设等政策微刺激的延续,显示政策托底。

  由此,央行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也正式开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这一政策主要是为农业服务,属结构性调整,不是新一轮的刺激政策。不过降准可以看做是流动性宽松,但这种宽松是结构性的,主要是为了释放流动性到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则认为,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和降低存准等定向政策,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对“三农”领域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过度投放流动性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央行回笼资金态度未变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的放松过程表现为从局部微调、适度放松,再到全面放松。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宣布定向降准扶持三农政策之后,一时之间,货币政策是否将全面放松引发了市场争议。

  光大证券日前表示,偏紧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了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最大障碍,2季度货币政策放松已成必然。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对县域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只不过是2010年已发布的常规性惠农政策的重申,不意味着立即采取行动,而且当前流动性宽松,降准也并非对症之策。

  事实上,央行上周继续延续了正回购操作,并实现资金净回笼。央行央行公开市场周二进行了790亿元14天期、93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3.8%和4.0%。但央行上周四取消14天品种操作,只开展了9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上周内经过两次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资金410亿元,也侧面印证出货币政策无放松迹象。

  而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看,资金利率自从3月中旬开始缓慢回升,但流动性仍整体宽松。尽管央行上周重新开始回笼资金,但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旧充裕。数据显示,4月2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短期利率呈现涨跌互现态势,隔夜shibor下跌2个bp至1.9800%。

  精确制导将成政策方向

  因此,此番“定向降准”或不能视作全面降准的信号。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对此表示,无论从目前国内的资金面和一季度的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来看,如果此时降准,会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即便从央行上周的货币动向来看,央行持续加码正回购,并实现资金净回笼,也释放出货币政策难放松的迹象。

  在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加速经济去杠杆,另一方面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如何微调预调显得尤为重要。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体现出国家把钱投向最需要的地方。其实在此之前,定向发力稳增长的思路已经隐现。国务院近日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

  同时,国家又继续温和地回收资金,又体现出了“去杠杆化”的重要性。央行近期通过旗下《金融时报》暗示至少在目前降准或许不在政策选项之内,文章表示因为“降准”将会延缓金融机构和企业去杠杆进程,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货币政策方面,李克强总理近期也表示,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刺激的考虑。

  分析人士对此指出,通过以上表态,高层去杠杆的改革决心进一步彰显出来,货币政策全面放松或无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局面,定向发力将会成为今后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精确制导”也将成为货币政策新动向。知名财经评论人余丰慧表示,此次定向降准不会对经济造成大的波动和影响,也不存在放水货币。这种定向降准操作对宏观经济影响非常有限。这种降准也是针对中国经济最薄弱环节在货币政策工具上的精准操作。

(责任编辑:df08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