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新增贷款规模5483亿票据直贴逆势较快增长
11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个和1.7个百分点。
“m2增速回落明显。9月份监管部门下发了236号文(即《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部分机构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渠道绕过这一限制。但我们一直认为这一政策影响将很深远,从10月份数据来看,236号文已通过存款显著影响了m2增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狭义货币(m1)余额3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6个和5.7个百分点,增速下滑更为明显。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微博上表示,“m1与当期经济联系更紧密,3.2%的速度太低了,(表明)企业没有近期投资意愿。”
票据直贴增长明显
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8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83亿元,同比多增423亿元。
“10月份的贷款数据低于预期,部分也是源于商业银行存款的减少,受制于存贷比约束,银行贷款投放会受到一定影响。”鲁政委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10月份新增信贷的主要贡献者是票据融资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对此,不少券商 14日点评称,如此“新增”结构一方面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强,银行风险偏好收缩,只能用票据完成央行下达银行的信用额度;另一方面,反映出公共部门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的力度依旧很强,基建类贷款多为中长期。
票据融资这一概念较为容易混淆。鲁政委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表示,商业银行开出承兑汇票等工具,这部分是统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票据融资;而一旦票据被贴现,不再进入市场转卖,这部分“票据融资”就可视为直贴贷款。
因此,放在信贷规模中探讨的票据融资为“票据直贴”。“票据直贴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找不到足够多安全的一般性贷款项目,就把贷款额度用于票据贴现,从而达到冲贷款规模的作用。”鲁政委称。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较9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3.5%。
除票据融资外,10月份其他各项贷款投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居民户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出现明显下滑。当月住户贷款增加158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95亿元。
“尽管9月份央行出台了支持首套房贷政策,但目前的消费和购房需求都没有明显好转。”沪上一家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非信贷融资处于低位
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5.0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866亿元,同比少减2161亿元。
据本报记者观察,当月存款减少主要由居民户存款流失所致。10月,住户存款减少539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448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37亿元。
鲁政委认为,这主要是受存款偏离度新规实施的影响。他还认为,各个渠道的理财产品风起云涌,而刚性兑付几乎普遍存在。存款收益处于劣势,安全性优势又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非信贷类社会融资总体处于相对低位,其中,委托贷款增加1377亿元,同比少增457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15亿元,同比少增64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413亿元,同比多减206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17亿元,同比多133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79亿元,同比多201亿元。
“监管部门对信托等影子银行进行了严格监管,但仍然没有打开正门。一部分融资需求因为抵押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监管控制等因素,本身就不符合传统贷款、债券等融资渠道要求,目前其也无法通过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鲁政委称。
中金公司14日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新增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仍将低位徘徊。究其原因,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下滑是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tsf)增加的主要是房地产,但制造业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快速下降。受此影响,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6627亿元,比上月少4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018亿元。
(责任编辑:df127)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