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转型期别样红 消费金融“最红”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习主席在apec工商峰会开幕式发言中,引用了刘禹锡《秋词》中的名句。一语双关,一是说明北京秋景之美,二是暗喻中国经济在转型期的别样兴盛与机遇。
习主席之后的发言,也不断强调“转”字。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增量依然可观;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消费、创新贡献正逐步增加。
中国前三季度的数字也暗合“数树深红出浅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投资;服务业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其中,“消费”是带动后两者前进的主要动力,也是“最红”所在。这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机遇所在。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一直比较强势。作为后来者,互联网要想开疆拓土一定得另辟蹊径。逐渐被看重的消费领域,正是传统金融的短板。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7%。但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银行业的信贷资产中,消费信贷只占15%;除掉房贷,只占3%。横向对比的差距也让人惊讶。在同等收入水平下,国外消费贷款比重大概在30%左右,美国甚至高达60%以上。
除了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社会保障、市场预期之外,传统金融的惰性、消费金融产品过于单一、支付手段落后,一直是制约“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其他领域,主要由个人和家庭需求构成消费金融,具有门槛低、前景大、需要同时解决覆盖率和个性化的特点,这无疑是互联网金融深爱的口味。
互联网金融下一战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的布点、扫街,互联网金融行业以更轻松的方式找到了“客户”。“京东白条”、“天猫分期”、“百发有戏”,bat率先推出所谓“新型消费金融”模式,以调整供货商资金周转期限、消费并投资等方式来实现消费信贷。让那些原本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消费信贷的群体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