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资讯  时事

央行论文:2015年GDP放缓至7.1% 房地产承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日《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对外发布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对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

  报告预计, 2015年我国实际gdp增速将略微放缓至7.1%, 主要下行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2015年的cpi涨幅为2.2%,出口增长加速到6.9%,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

  报告的基本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我国经济将体现更多的 “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报告基准预测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国际地缘政治、大宗商品价格、美国加息力度和我国房地产走势等不确定性因素。

  该报告撰写人为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及人民银行研究局宏观预测小组成员,尽管报告强调该预测不代表人民银行观点,但业内认为,央行自新设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后,马骏对于央行政策也扮演了解读和对外沟通的角色,而首次发布对于年度宏观数据的预测,该报告可以视作人民银行预期管理的手段。

  -------------

  传央行紧急放松银根 或释放1.2万亿贷款额度

有消息人士称,央行正在放松合意贷款和存贷比的执行力度,以鼓励银行加快贷款投放。消息称,央行从10月就已开始调整合意贷款规模,监管层也放松了对存贷比的限制,给信贷创造腾出空间。此外,中国将今年全年的新增信贷目标定在了10万亿元。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报告,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3万亿元。业内分析认为,预计11月新增贷款将在6000亿左右,因此推算12月份将释放近12000亿的贷款额度。

  名词解释

  合意贷款指符合(中国人民银行 )经济信贷政策意图的贷款,是对金融机构在一个时期内贷款总额进行排放节奏与排放规模的安排,根据各项经济指标及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最新动向

  传合意贷款存贷比放松

  据消息人士透露,央行正在放松合意贷款和存贷比的执行力度,以鼓励银行加快贷款投放,央行全年新增信贷控制在10万亿元人民币以内。截至昨日记者截稿,央行没有公开对消息予以否认。

  但对于央行要求全年新增信贷控制在10万亿元人民币以内的消息,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了点评,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此说法可信度较高。原因在于,首先目前经济疲弱,四季度发改委新批了一些项目需要资金进行配套;其次,部分银行信贷额度已用完,需要增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加大新增贷款额度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目前我国前十个月国内新增贷款额为82332亿,距10万亿规模差距有17688亿元,昨日业内预计, 11月份新增贷款将在6000亿左右规模,而据此推算12月份将释放近12000亿的贷款额度。

  此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预计,今年人民币贷款增量可能会在9.5万亿元左右。

  背后原因

  坏账率升高制约银行放贷

  数据显示,今年9月,银行业不良贷款同比激增36%,而经济正创下五年来的最慢增长。

  今年以来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吸纳存款成本上升,利润增速下滑,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导致银行坏账率在不断提升,优选金融执行总裁张虎成认为,在面临各种不利因素的状况下,银行惜贷现象凸显,导致近年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较为严重。

  分析认为,非对称降息之后,各银行存款利率不降反升,无疑提升了银行的资金成本,而临近年底,在考核压力下银行放贷的意愿不强,从而使得降息虽然表面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另一方面加大了企业贷款的难度,而本次央行对新增信贷规模的控制,释放了大量贷款额度,配合降息政策影响,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融资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

  民生宏观认为,真正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是实体经济下行和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担忧。如果央行在行政上强制银行放贷,最后银行也只能依靠票据冲量。

  业内观点

  经济“底线运行”考验宏观调控定力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11月cpi和ppi数据,当前国内的通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11月cpi同比增长1.4%,已连续三个月落入2%区间内,1.4%更是创下自2009年11月同比增长0.6%以来的最低值。ppi同比缩减2.7%,已连续33个月负增长。

  面对不容乐观的通胀形势,当前市场主流预期认为央行降准的空间正在加大,至少放松货币是大概率事件,这也符合近期央行非对称降息所释放的政策信号。

  从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来看,其始终把握“定向调控”的定力,即便是降息也采取与以往不同的非对称降息,官方说法是针对融资成本高企,而不是货币政策转向,这也预示着未来央行不太可能出台过于宽松的政策。不过当前经济走势仍然存在重要变数,就是何时接近区间调控的底线。分析认为,真正考验宏观调控定力的关键时期已然到来。(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df07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