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 创历史新高
摘要:报告显示,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少8598亿元,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历史次高。
“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之前的历史最高水平为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2009年的9.59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9.4%,比上年高8.1个百分点,占比为五年来最高水平。”在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媒体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向记者表示。
1月15日,央行发布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少8598亿元,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历史次高。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的占比明显上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变得不合理了?
盛松成解释称,2014年人民币贷款占比上升,并不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得不合理了。融资结构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监管当局加强了表外业务的监管,大量表外融资转移到了表内。2014年,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2.90万亿元,仅为上年的56.1%,同比少2.27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7.5%,比上年低12.3个百分点。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风险,缩短融资链条,减少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二是直接融资金额和占比都创历史最高水平,表明融资结构继续优化。2014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合计2.8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7.3%,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都创历史最高水平。
“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我们不能说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变得不合理了。”盛松成说。
在盛松成看来,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虽然在短期内存在波动,但长期看整体是在下降的。2014年人民币贷款占比的上升并不表明以后还会上升。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预计未来人民币贷款占比总体还是会呈下降趋势。
“应当说,在一定时期内,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50%-55%,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盛松成称,这表明我国融资结构仍然以银行信贷为主,人民币贷款依然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融资工具,但金融体系的其他融资方式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责任编辑:df154)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