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大计 共聚合力 2019首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报道(郭佳惠 张楠):为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落实好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入研究首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6月13日,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19首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各专家学者、文旅企业代表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共享信息、共谋大计、共聚合力。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 王鹤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顾晓园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视员 马文
做好首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市场主体、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加强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工作落实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以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为目标,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提升文化和旅游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把文旅融合写在京华大地上,写在人民的幸福生活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厉新建
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发布了与同程旅游联合研究成果《北京文旅消费大数据报告》,此份报告是北京市机构改革后首家研究机构对文化旅游消费做出的专项分析,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北京文化旅游消费的特点、热点,相应消费者的行为偏好,消费评价反馈等关键问题予以统筹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关于场景文化化、呈现科技化、产品艺术化、空间创意化、制度保障化的政策建议为北京市当前全力扩大消费规模,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活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旅融合进入深水区 一线大咖同框谈未来
论坛上,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魏小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永恒,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等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各位专家基于自身的专业研究领域,结合北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际需求,北京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北京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有分量,有特色,有创新的真知灼见。专家的演讲阐述贴合实际,金句频出,干货满满。陈平主席提出的北京打造旅游演艺集聚区,打造经典驻场演出剧目,形成演出经营生态圈,建设扩充新型演艺空间,推进多屏时代下的舞台艺术作品的电影化呈现支招北京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魏小安先生关于文化旅游是契合人性的差异化体验,要追求地域文化的特色化表达,提出北京文旅发展要超越单一城市范畴,践行城市群、都市圈的联动发展理念,要在区位、资源、产业、环境上统筹发力的建议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顶层设计开拓思路,对北京十六区文旅融合着力点的概括让参会的各区一线文旅工作者频频点头。各位专家关于文化旅游PPP项目模式的创新实践,关于新时代文化旅游生产关系变革推进的创意设计、生产制作、传播表达、体验参与上的权利平等,关于旅游资源区分主动对接文化要素,关于文化资源分区定位服务精准利用等创新观点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角度。
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 陈平
著名旅游问题专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魏小安
十六区合议文旅融合政产学共商步步为营
实践经验需要研究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佐证和依据,没有实践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论坛上北京十六区的文化旅游机构负责同志是各区开展机构融合改革后首次以新身份整体亮相。
本次论坛为北京市区两级,各区之间交流合作搭建了基础平台,各区分别立足于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对本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践经验,重点项目和长期规划进行了介绍解读。区域间工作思路的交流分析和问题剖析为各区间相互借鉴,相互合作,相互支撑,形成全市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坚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目录。学院在旅游大数据研究、“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研究、对外文化贸易研究等文化旅游重点领域研究上具有国家级领先水准。在坚实的学科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服务首都建设发展,学院成立了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深耕文化旅游领域,着力服务决策需求,“2019首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政产学研交流合作,北京市区、院区、各区间联动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图片来源:一线文旅谈)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