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樱桃借电商开路:产量世界第一难现知名品牌,产业“向心力”还需提升
近年“车厘子自由”风潮来袭,烟台大樱桃默默出圈,被称为“本地车厘子”,蹿升为生鲜中“网红”。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联合阿里研究院最新发布的《阿里电商培育农业品牌研究》报告显示,2018-2020年,阿里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金额位列前十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山东烟台大樱桃位列其中,是水果类目中唯二的单品,仅次于赣南脐橙,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位列前十的公共品牌,同时,烟台樱桃在复购率方面排名第八。另外,据烟台农科院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烟台的大樱桃产量为24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40%,总产值50多亿。
在品牌优势不断显现、品牌价值不断扩大的同时,烟台樱桃在种植端和销售端面临的挑战也日渐显露出来。
记者曾走访了多个烟台樱桃种植基地,经了解,目前烟台大樱桃绝大多数耕种都由果农自己负责,呈现出零散的种植格局,且种植端老龄化趋势明显,标准化、规范化不够,进一步发展会影响烟台大樱桃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此外,销售端来看,除传统的果农自销、经销等模式外,烟台樱桃产业也引入了电商帮助升级,如淘宝特价版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从产地源头直控樱桃品质、数字化指导樱桃从果园到商品化的分拣、包装、加工工作,同时也帮助拓宽了樱桃销路。不过,销量日益提升之下,受制于冷链物流的限制,樱桃运输成本偏高,且运输期间果品损耗难控,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此外,作为全球樱桃产量第一的中国,包括烟台在内都没有一个能够叫得出名号的产品品牌,从产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缺乏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仅靠地方品牌背书,不仅容易导致品质不稳定,还容易被滥用,阳澄湖大闸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业内人士也呼吁一些企业重视构建企业和产品品牌,加强标准化、品牌化管理,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出能够与新西兰佳沛、美国新奇士等全球知名水果品牌齐名的本土水果品牌。
国内樱桃产量居世界第一,烟台樱桃占比达40%
车厘子,是樱桃的其中一个品种,特指产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国家的个大皮厚樱桃,品种属于欧洲樱桃。据了解,我国进口樱桃曾经大部分来自美国,不过,2017年后这一市场逐渐被智利车厘子所挤占。
今年,智利车厘子大丰收,以及运输方式由空运到海运的转变,导致国内进口车厘子价格大幅下跌。而年初我国多地进口车厘子核酸检测呈阳性一事,更是让进口车厘子售价跳水,部分几乎腰斩。受此影响,有不少消费者将目光转移到国产樱桃上面。
事实上,我国种植樱桃已有3000多年历史,此前主要是樱桃四个品种之中的小樱桃和毛樱桃两类。后来,受到传教士的主动推广,包含甜樱桃、酸樱桃等在内的大樱桃品种在烟台扎根并传到国内各地。据统计,目前中国大樱桃栽培面积达到270万亩以上、产量超70万吨,均居世界首位,在山东、陕西、辽宁、河南、四川、山西等地都有栽培。
当下,以露天种植为主山东烟台和以温室大棚种植为主辽宁大连则是国内最负盛名和产业发展最火热的两个代表区域。其中,烟台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利于樱桃的发育,晚间气温低利于养分的积累,被专家称作是可以与南美智利和美国樱桃产区媲美的大樱桃种植区,其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且价格更具优势。
据了解,樱桃是一种单位产值极高的农产品,其单位产值是普通农作物的10倍,是苹果、梨等水果的2-5倍,这也吸引着当地政府及果农的不断投入。烟台市农科院果树分院副院长张福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大家总提福山苹果、烟台苹果,但其实近年来苹果面积相对减少,大樱桃面积上去了,这主要也是因为樱桃效益高。目前来看,一亩地的樱桃产值相对于苹果来说高出2-3万块钱很容易,高出4-5万的也有,大棚种植的话甚至能高出8-10万。”
现如今,经过150多年的发展,"烟台樱桃"已成为继"烟台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2019第五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已达到50.81亿元。
电商引入拓宽销路,大棚收入较露天翻番
当下发展势头强劲的烟台樱桃产业究竟经历过哪些变化?现在又处于怎样一个阶段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近期走访了烟台多个樱桃种植基地,通过与当地果农、政府部门采访交流,来摸索了解这一情况。
今年61岁的柳大宝是福山区最早种樱桃和最早种大棚樱桃的果农,据他介绍,1989年他开始种植露天樱桃,那时候种的人不多,樱桃成熟后需要开着车和父亲一起去集市上去卖,有时候也会打出租车去市区卖。后来种植的人逐渐多了以后,樱桃销售也有了市场,大概到了90年代(94年左右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些收购商上门,再到后来就比较普遍了。2006年大棚樱桃产业发展开始流行,他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大棚种植。根据他的经验,大棚的产量通常比露天种植高50%以上,但露天也有产量很好和大棚相当的,一亩地产1500斤左右,不过因为大棚种植上市时间相对要早一个月左右,因此价格通常是露天的翻番,甚至不止。在柳大宝看来,这几年农民种樱桃的收入还可以,“农村现在一年收入十万、八万不算啥”。
而在当地果农眼中,樱桃产业销量扩大、收入提升的背后,电商的推动力不可小视。2009年回到老家的80后邢加晶,回乡以后接手了父母的樱桃种植,并开始承包了一些村民的地,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多亩,开始大面积种植露天樱桃,并且接入电商为村民找销路。他所在的村子有300多户果农,60岁以上的人占到了三分之一,基本都在从事樱桃种植。“他们很多人也不懂市场,以前经常自己去挑担去卖,后来有了市场可以去批发卖,再到后来收购商来上门收购。“但今年他们成为了淘宝特价版的直供产地,他们也多了一条有保障的选择。
据了解,淘特平台针对樱桃这类的生鲜产品推出“产地直供”的模式,很好的解决了樱桃的销路问题,价格相对也比较稳定或者有15%左右的溢价,不至于出现像去年雨水比较多,最差的时候果农以50%的价格出售让收购商收购的情况。
刘丽丽和董学刚夫妻俩考虑到“父母种樱桃很不容易,起早贪黑摘樱桃卖樱桃很辛苦,遇到商贩压价扣称更是心酸”,所以决定返乡做点什么,受启发于刚刚兴起的网购,在2008年,夫妻二人借款4000元开始创业,开淘宝店在线上销售自家大樱桃;2013年,成立了仙品果蔬专业合作社。据介绍,在合作社成立初期仅有5户农户加入,随着销售额的逐年递增,果农也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更多的农户申请加入合作社,到2018年有60余户果农共700余亩的樱桃基地。自从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有了他们的“接手”,果农的收益也发生了变化,每年的收入较以前增收2-5万元,这也是果农们没有想到的。
此外,电商的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樱桃产业的标准化、商品化进程。某樱桃车间加工负责人吕伟是一个新农人,目前在做农产品商品化的供应链工作,最核心任务就是把从产地采摘的新鲜樱桃经过一系列分拣、包装等转化成可以走电商路径的商品。
在这个环节,对于传统的经销商来说最擅长的是线下产销流通的物流运输。但不擅长线上模式流通,快递分转过程中抗压、抗摔的问题解决不了(同样的包装箱,纸张,硬度,填充物,朝向都会影响果子的损失)。如果处理不当,比较不易储存的水果的损坏率将在50%以上。但在为淘宝特价版产地直供模式中,依托菜鸟和数字两个直营店背后的数字化供应体系和模式,则带动了吕宏伟他们车间的数字化转型。
规模化、标准化挑战大,缺乏知名企业品牌
电商助力只是一部分,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当下烟台大樱桃种植绝大多数都是果农自己负责的,呈现出零散的种植格局。与此同时,种植端老龄化趋势明显也是横在其规模化上一个挑战。中东北桥村相关负责人在交流时曾透露,目前全村201户、515人,有145人都是60岁以上的,50岁以上的是200多人,老龄化很严重;此前邢加晶也提到,60岁以上的人占到村里果农的三分之一。“这样下去会对烟台大樱桃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有一定影响。”
谈及产业发展的诉求时,当地果农表示,也希望能解决标准化问题。“在销售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樱桃的大小、长度、包装以及环保等方面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机构来做标准检测,那么我们这一条路上的标准化就出来了。”
关于樱桃标准化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刚毅,据他介绍,相对于工业、制造业来说,农业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从育种到栽培,再到收获、销售等,各个流程涉及到对区域环境的要求、技术投入以及操作规范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要统一标准化很难,况且标准统一也意味着有垄断风险,因此即便制定,能否被广泛认可、实现多主体的协同也未知。“其实樱桃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说,在标准化操作上有一定可行性,加之烟台产业集中度较高,可以提供规模化基础,因而在标准制定、实施及将来推广方面也有优势,但如果不能解决上述所说的问题,则仍然需要提升价值链各相关主体组织间协同度和整体水平。”
张福兴也在此前沟通时坦言:“关于标准化这个问题,目前来说实施起来确实还比较困难,因为毕竟千家万户小生产,相对大面积来说,数量比较少。”谈及将来樱桃走标准化道路时谁来做,张福兴表示,政府一般引导,实际操作还是以乡镇为代表,如烟台市是烟台市大樱桃协会、福山区有福山区大樱桃合作社、联合社,真正的经营主体还是以合作社、农场、农业公司联合起来统一。
此外,从运输端来看,一直以来,农产品电商受限于出村进城所需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坏果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娇贵”的时令水果樱桃、草莓等。数据显示,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流通环节损失率达到20%—30%,远高于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从“最先一公里”入手补齐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最先一公里”,狭义指向农产品出村进城所需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广义则可涵盖整个农村流通体系,并可延伸至最源头的育种研发与种植养殖。全国人大代表、佳惠集团董事长李小红是最早提出“最先一公里”概念及相关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调研了解到,在我国,每年有几万吨蔬菜水果在运输途中腐烂,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使得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花费巨大,不利于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另外,对于农产品来说,由于履约成本较高,导致流通成本占比居高不下。农业部的报告数据称,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40%左右,其中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要占60%以上,而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在本次走访过程中,记者也了解到,果农在冷链运输这块可选择的空间并不大。对于线上订单,为保证果品质量,当地果农在发货选择上基本走的顺丰,尽量在48小时内送到消费者手中。虽说相比于三五年前,顺丰成本已经降低很多,但总体来看,运输成本还是偏高。据仙品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董学刚透露,相比走货车渠道,电商渠道运输成本至少要高出5块一斤。
“对我们来讲,我们也是想把大樱桃这个品牌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但现在困扰问题就是品质和规模化这两块。”据烟台市福山区商务局电商中心副主任张建介绍,此前政府、合作社、农资企业、电商等都已经在行动,现在来看有一定效果,但这个效果还是要看长期。
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樱桃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烟台又是我国樱桃主产区,但依旧面临品质和规模化问题,这背后深层次原因还是行业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缺乏大企业、大品牌,进而在现代化养殖、标准化构建、品牌化运作方面均很难落地。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尝试推动水果乃至农产品行业整合。此前提出农产品的三个品牌策略,即先构建一个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下面再构建一个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下面再构建一个产品品牌。这样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水果产品品牌化的目的。然而到了具体落实上,并不顺畅。
人人都知道烟台苹果,但烟台苹果盛名之下有哪些企业或产品品牌,就没人知道了。现在烟台樱桃也面临同样的窘境。
“这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学者栾玲表示,“由于政府、企业对接等问题,区域品牌没有及时落实到产品品牌,另一方面缺乏优质的企业或个人来做这件事。做农业是很辛苦的,不仅要大量时间、资金投入,还要企业家真正懂农业,政府、政策也要充分配合。即便如此,最终产品利润也很低。”
整体来看,樱桃产业在向阳发展的同时,种植端和销售端的挑战也仍然存在,业内人士表示,这需要果农、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如物流企业对于冷链运输的重视投入、果农对前端种植层面的素质提升及对当下销售新模式的加速适应等。
- 标签:婉君电视剧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治理何去何从?专家:制定数据治理规则需考虑“国际溢出效应”
6月9日讯(记者 杜丁)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了全新的用车…
-
健身行业易发收退费纠纷 大兴区体育局设立“包片制、专班组”主动出击
预付式消费诞生以来,受到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普遍喜爱。预付虽然十分方便,但当双方发生纠纷时,消费者…
- 银保监会制定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 从制度上预先筹划重大风险情况下应对措施
- 发改委:研究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
- 共享充电宝混战下的来电科技:市占率下滑至10%以下,业务下沉至县城
- 爱优腾齐力开怼短视频:长视频陷盈利困局,短视频遇版权危机
- 疫情推动物流业与物流装备业抱团发展,长沙公路港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