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画笔下的怜怜女儿态,不同寻常的美感!
何家英相信一件事,绘画是心性的表达。孤独时刻,内心澄净,一打眼,形象映照到眼中,画者内心产生强烈或轻微的情绪触动,内心触动与过往积累相撞,诉诸笔尖,构成画面。—— 前 言
中 国
工 笔
+
by: 国际艺术大观
▲落英 90.5x350cm 绢本设色 1992年
在选择与表达的过程中,
不同艺术家的抉择往往相异。
他偏向那些婉约的伤感、
清雅的少女和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心语 96x73cm 2002年
何家英笔下人物多是女性。
“我画女性的时候是用我的心来认识的,所以我可以从女性身上发现不同寻常的美感”。
▲ 舞之憩 195×115cm 2006年
选择女性作为表达对象,是因为女性在情感上最脆弱,她是敏感的、深情的,也容易流露于外表。女人的眼神,女人的动态,会以一种审美的状态呈现出来。这种审美的状态是可入画的。
▲夏 127x191cm 绢本设色 1985年
在对女性的表达上,他是理想主义的,他遵循着古典主义艺术的法则。
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女性总是被置于一个超时空的表述结构中,在这结构中只有自然和女性共存。
▲ 酸葡萄 175×245cm 1988年
何家英艺术中的女性是自然和神性的尤物,它同时也是何家英人性精神和人格理想的对象化——他笔下的女性最终是超越了女性而指向了生命的美和生命的神圣。
▲红苹果 114x80cm 绢本设色 1990年
何家英笔下的女性气质相仿,无论身份如何,总与世俗隔着点距离,带着些诗意。
《孤叶》的模特是普通下岗女工,教育程度不高,他却从她呆滞的目光中找到画意,深感她骨感的额头、深凹的眼窝、平顺的双脚,都具备美的表现力。“我借用了她的外表,表达的却是自己的心性”。
▲孤叶 185x104cm 绢本设色 1990年
婉约派作品深深地感染并影响了何家英,使他的艺术表现浸润着一种诗性的悲情。在这个悲情中,女性的美是和人生无根基性的命数联系在一起。
正因如此,就使何家英的女性美表达和世俗的美女画划清了界线,他的女性主题涵括了美丽、青春、纯净、高洁、母性、生育和内在教养。
▲ 朝露桑 200×148cm 1992年
何家英说,自己并不是一个经历过太多世事坎坷的人,因此不擅长描绘雄厚的悲剧。
但让他触动的东西,往往带有悲剧性,是一些人平静生活里的那点波澜而引起的哀伤。
▲清明 127x177cm 绢本设色 1985年
他玩味那些淡淡的怅惘和感伤情绪,觉得它们最富诗意。是美好食物甘甜之后的回味,带着点苦涩,婉约而饶有趣味。
“如果我们仅仅把人画得甜甜的,那就很甜腻,我们之所以爱巧克力、咖啡、绿茶,是因为它们有点苦味,我们才怎么都不会腻,才会感受到它悠远的味道,是往心里头渗透。”
▲韩国留学生 130x60cm 绢本设色 1998年
何家英说“我一直都认为,工笔画不要拘泥于固定形式,丑也是美。”
谁都没料到何家英真正的工笔画处女作会是:《街道主任》。
《街道主任》
▲街道主任 112x91cm 1981年
画中描绘的中年妇女身体胖胖的,单眼皮,充满霸气。她处在最基层的领导岗位,是一个负责街道工作的大娘,她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很厉害、有权势。
作品诞生于1981年。“文 革”过后,“伤痕文学”影响坛,影响蔓延至其他艺术领域,美术创作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愿望强烈,开始注重对人的真性情的描写。
《街道主任》令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大为震惊。
同时代出现了许多批判现实、干预社会的艺术作品。何家英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一类。
“有人要用画去干预社会,这其实太高估了艺术的作用”,他觉得绘画有其局限性,不能什么都去描述,尤其不能用来“发牢骚”。
问他,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他说,不是抨击,也不是说教,是表达情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审美高度滋养人心。“这根本不是靠一张画就得到什么启示的事,不是这样。”
《十九秋》
▲十九秋 110x170cm 绢本设色 1984年
画作中,置身柿子林的姑娘捡完柿子起身,将身子扭转过来。在松软的土地上,她的脚往外掰着陷入泥土之中。她长着一双单眼皮的眼睛,翘着厚厚的嘴唇,粗布衣服,一只手搁在胸前,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犹如祈祷。
作品名称取自诗歌“苏武牧羊十九秋”。用数字作为画名是指经历了十八九个春秋的少女,正要步入人生另一阶段,她像是在为未来祈祷,脸上写着憧憬,又带着怅惘、迷茫,未来将如何?
《米脂的婆姨》
▲米脂的婆姨 230x80cm 绢本设色 1985年
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富有米脂地区特色的一个北方农家妇女的形象。其纫针的细节动作及专注神态,揭示了人物纯朴贤良的精神品德;其猫咪的熟睡显示了中午时分的宁静,也烘托了人物沉静安然的心境;而衣物精致的描绘、鲜丽沉着的色彩处理以及淡黄底色的利用,更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
全画把平凡的现实生活推向了一种诗意和抒情的极致,洋溢出了画面有限的空间,从而使各种绘画语言的冲突消遁于无形。
《秋冥》
映入眼帘的是美而淡的少女与金黄的树叶。纵观整幅图,画面线条细腻而工整,树叶的筋脉,树干的裂痕,少女针织衫上的线条纹路都被描绘得极致清晰;少女的发丝、细眉、眼线与唇线都勾勒得细致动人,让人赏心悦目。
作品虽表现的是秋天的意境,却一点也不显萧瑟,相反,整幅画面色彩明快,用墨以黄、白、蓝色为主色调,墨色显得层次分明,干净利落,让人不禁会去想,在这美丽的地方,这样干净美好的少女,到底在思考什么呢?
何家英将蛤粉调和后灌入针管,挤出如毛线般的线条,每天一针一针的“织”上去,这种交代毛线的来龙去脉,其独创令人惊叹!
有人说何家英的画有一种远离尘凡的高古中和的宁静和超俗的典雅。
有人感慨:千笔万笔,可他的艺术无一败笔,这就是功夫。
何家英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感悟力,读他的画,能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更多作品欣赏
何家英的画无论技巧还是内容表现,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们不知该称道他打破了工笔画领域无大师的尴尬,还是该赞叹他在工笔和写意之间,在东西相融的桥上树立了一个少有人企及的艺术标杆。
▲落英 90.5x350cm 绢本设色 1992年
在选择与表达的过程中,
不同艺术家的抉择往往相异。
他偏向那些婉约的伤感、
清雅的少女和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心语 96x73cm 2002年
何家英笔下人物多是女性。
“我画女性的时候是用我的心来认识的,所以我可以从女性身上发现不同寻常的美感”。
▲ 舞之憩 195×115cm 2006年
选择女性作为表达对象,是因为女性在情感上最脆弱,她是敏感的、深情的,也容易流露于外表。女人的眼神,女人的动态,会以一种审美的状态呈现出来。这种审美的状态是可入画的。
▲夏 127x191cm 绢本设色 1985年
在对女性的表达上,他是理想主义的,他遵循着古典主义艺术的法则。
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女性总是被置于一个超时空的表述结构中,在这结构中只有自然和女性共存。
▲ 酸葡萄 175×245cm 1988年
何家英艺术中的女性是自然和神性的尤物,它同时也是何家英人性精神和人格理想的对象化——他笔下的女性最终是超越了女性而指向了生命的美和生命的神圣。
▲红苹果 114x80cm 绢本设色 1990年
何家英笔下的女性气质相仿,无论身份如何,总与世俗隔着点距离,带着些诗意。
《孤叶》的模特是普通下岗女工,教育程度不高,他却从她呆滞的目光中找到画意,深感她骨感的额头、深凹的眼窝、平顺的双脚,都具备美的表现力。“我借用了她的外表,表达的却是自己的心性”。
▲孤叶 185x104cm 绢本设色 1990年
婉约派作品深深地感染并影响了何家英,使他的艺术表现浸润着一种诗性的悲情。在这个悲情中,女性的美是和人生无根基性的命数联系在一起。
正因如此,就使何家英的女性美表达和世俗的美女画划清了界线,他的女性主题涵括了美丽、青春、纯净、高洁、母性、生育和内在教养。
▲ 朝露桑 200×148cm 1992年
何家英说,自己并不是一个经历过太多世事坎坷的人,因此不擅长描绘雄厚的悲剧。
但让他触动的东西,往往带有悲剧性,是一些人平静生活里的那点波澜而引起的哀伤。
▲清明 127x177cm 绢本设色 1985年
他玩味那些淡淡的怅惘和感伤情绪,觉得它们最富诗意。是美好食物甘甜之后的回味,带着点苦涩,婉约而饶有趣味。
“如果我们仅仅把人画得甜甜的,那就很甜腻,我们之所以爱巧克力、咖啡、绿茶,是因为它们有点苦味,我们才怎么都不会腻,才会感受到它悠远的味道,是往心里头渗透。”
▲韩国留学生 130x60cm 绢本设色 1998年
何家英说“我一直都认为,工笔画不要拘泥于固定形式,丑也是美。”
谁都没料到何家英真正的工笔画处女作会是:《街道主任》。
《街道主任》
▲街道主任 112x91cm 1981年
画中描绘的中年妇女身体胖胖的,单眼皮,充满霸气。她处在最基层的领导岗位,是一个负责街道工作的大娘,她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很厉害、有权势。
作品诞生于1981年。“文 革”过后,“伤痕文学”影响坛,影响蔓延至其他艺术领域,美术创作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愿望强烈,开始注重对人的真性情的描写。
《街道主任》令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大为震惊。
同时代出现了许多批判现实、干预社会的艺术作品。何家英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一类。
“有人要用画去干预社会,这其实太高估了艺术的作用”,他觉得绘画有其局限性,不能什么都去描述,尤其不能用来“发牢骚”。
问他,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他说,不是抨击,也不是说教,是表达情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审美高度滋养人心。“这根本不是靠一张画就得到什么启示的事,不是这样。”
《十九秋》
▲十九秋 110x170cm 绢本设色 1984年
画作中,置身柿子林的姑娘捡完柿子起身,将身子扭转过来。在松软的土地上,她的脚往外掰着陷入泥土之中。她长着一双单眼皮的眼睛,翘着厚厚的嘴唇,粗布衣服,一只手搁在胸前,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犹如祈祷。
作品名称取自诗歌“苏武牧羊十九秋”。用数字作为画名是指经历了十八九个春秋的少女,正要步入人生另一阶段,她像是在为未来祈祷,脸上写着憧憬,又带着怅惘、迷茫,未来将如何?
《米脂的婆姨》
▲米脂的婆姨 230x80cm 绢本设色 1985年
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富有米脂地区特色的一个北方农家妇女的形象。其纫针的细节动作及专注神态,揭示了人物纯朴贤良的精神品德;其猫咪的熟睡显示了中午时分的宁静,也烘托了人物沉静安然的心境;而衣物精致的描绘、鲜丽沉着的色彩处理以及淡黄底色的利用,更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
全画把平凡的现实生活推向了一种诗意和抒情的极致,洋溢出了画面有限的空间,从而使各种绘画语言的冲突消遁于无形。
《秋冥》
映入眼帘的是美而淡的少女与金黄的树叶。纵观整幅图,画面线条细腻而工整,树叶的筋脉,树干的裂痕,少女针织衫上的线条纹路都被描绘得极致清晰;少女的发丝、细眉、眼线与唇线都勾勒得细致动人,让人赏心悦目。
作品虽表现的是秋天的意境,却一点也不显萧瑟,相反,整幅画面色彩明快,用墨以黄、白、蓝色为主色调,墨色显得层次分明,干净利落,让人不禁会去想,在这美丽的地方,这样干净美好的少女,到底在思考什么呢?
何家英将蛤粉调和后灌入针管,挤出如毛线般的线条,每天一针一针的“织”上去,这种交代毛线的来龙去脉,其独创令人惊叹!
有人说何家英的画有一种远离尘凡的高古中和的宁静和超俗的典雅。
有人感慨:千笔万笔,可他的艺术无一败笔,这就是功夫。
何家英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感悟力,读他的画,能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更多作品欣赏
何家英的画无论技巧还是内容表现,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们不知该称道他打破了工笔画领域无大师的尴尬,还是该赞叹他在工笔和写意之间,在东西相融的桥上树立了一个少有人企及的艺术标杆。
- 标签:小史可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诗意的光色表现!他画的少女人体是真心的棒
俄罗斯画家弗拉基米尔 · 沃尔戈夫是一位多方面的视觉艺术家,现居住在西班牙。他的早期作品集…
-
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路径——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经济日报郭言:反外国制裁法立法正当其时
- 访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综述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 创新之光照亮发展之路——2021浦江创新论坛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