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股市资讯  全球

明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10-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驱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性明显上升,内在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矛盾日益凸显,制造业发展步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需要看到,制造业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但发展需面对的风险阻力也显著增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必须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入场券”。

2020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0500美元,正日益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观察世界上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轨迹,这些国家都是依靠强大的制造业迈上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在这方面,韩国与巴西两个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发展路径就形成了鲜明对比。韩国坚持制造立国,制造业比重相对稳定,而巴西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走上了去工业化道路。2020年,韩国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仍然达到24.9%,而巴西则已降至9.8%。与之相伴的是,韩国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巴西则经济多年低迷。2020年,韩国人均GDP已超过3万美元,巴西的这个数据还不到7000美元。实践证明,迈向高收入国家,离不开制造业的有力支撑。

尽管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多年居于世界第一,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依然较低。2020年,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2749美元,与高收入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6000美元左右的水平相差较大。其中,德国和日本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均超过8000美元,美国和韩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则均超过7000美元。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面向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是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更高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制造业是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依托规模庞大的制造体系,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突飞猛进,积累形成了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土壤,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制造业过程创新成为我国独特的创新优势。2020年,我国总体研发投入结构中,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占11.3%和82.7%,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6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举措。需要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研发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情况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进程中,制造业将继续成为技术、模式、业态创新的重要载体,承担起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的角色。

第三,制造业是带动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提高了居民收入。2010年到2019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36539元提高到90501元,工资增速高于同期我国GDP年均增速和企业收入平均增速。我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效率和效益水平仍然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随着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模式转型,制造业的增值能力将不断提升,由此会直接或者间接带动职工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也将推动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驱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性明显上升,内在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矛盾日益凸显,制造业发展步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需要看到,制造业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但发展需面对的风险阻力也显著增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必须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入场券”。

2020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0500美元,正日益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观察世界上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轨迹,这些国家都是依靠强大的制造业迈上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在这方面,韩国与巴西两个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发展路径就形成了鲜明对比。韩国坚持制造立国,制造业比重相对稳定,而巴西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走上了去工业化道路。2020年,韩国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仍然达到24.9%,而巴西则已降至9.8%。与之相伴的是,韩国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巴西则经济多年低迷。2020年,韩国人均GDP已超过3万美元,巴西的这个数据还不到7000美元。实践证明,迈向高收入国家,离不开制造业的有力支撑。

尽管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多年居于世界第一,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依然较低。2020年,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2749美元,与高收入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6000美元左右的水平相差较大。其中,德国和日本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均超过8000美元,美国和韩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则均超过7000美元。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面向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是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更高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制造业是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依托规模庞大的制造体系,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突飞猛进,积累形成了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土壤,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制造业过程创新成为我国独特的创新优势。2020年,我国总体研发投入结构中,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占11.3%和82.7%,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6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举措。需要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研发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情况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进程中,制造业将继续成为技术、模式、业态创新的重要载体,承担起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的角色。

第三,制造业是带动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提高了居民收入。2010年到2019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36539元提高到90501元,工资增速高于同期我国GDP年均增速和企业收入平均增速。我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效率和效益水平仍然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随着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模式转型,制造业的增值能力将不断提升,由此会直接或者间接带动职工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也将推动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穿越只为遇见你 http://www.xinzhiliao.com/rq/laonian/18057.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健脾益肾颗粒,变态传奇世界私服,加薪申请表,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