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韧性从哪里来
疫情之下,“城市韧性”成为关注热点。一个千万人口城市按下“暂停键”后,生活必需品能否保供、医疗设施能否高效运转、信息是否畅通等,都体现着城市韧性强弱。
何为城市韧性?这是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特征,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城市韧性强不强,简言之,就看它遇到灾害或风险,是否扛得住、恢复快。
城市韧性需要持久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体现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牵涉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各环节。经过一次次大考,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城市韧性的提升,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还要增强组织动员等“软实力”。尤其在突发风险来袭时,更加考验城市管理者的能力与作风,考验基层干部的组织力、执行力、协调力;如何快速高效回应居民关切,如何尽可能多地动员各方力量共渡难关,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如何纾解社会各界的心理焦虑等,这些方面我们要补的功课还有很多。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城市韧性建设需要筑牢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目前,各种风险挑战叠加,城市韧性建设要有“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的思维和眼光。
近年来,城市韧性建设受到普遍关注。提高城市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正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韧性城市”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提出到2025年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经验;上海提出到2035年建设成为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深圳提出要建设一流的宜居城市、一流的枢纽城市、一流的韧性城市、一流的智慧城市……
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城市治理的问题和短板。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城市管理者应从思想认识、制度设计、规划引领、干部培训等方面加以强化,尽快补上应急管理、防范风险的短板,增强城市韧性。诚然,城市韧性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常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要我们锚定目标、行而不辍,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安全、更宜居、更有韧性。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 晋)
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2013 http://www.xinzhiliao.com/rq/laonian/4729.html- 标签:轻佻寡妇,飞花艳想,战雷神大结局,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城市韧性从哪里来
疫情之下,“城市韧性”成为关注热点。一个千万人口城市按下“暂停键”后,生活必需品能否…
-
宝马驶上电动化快车道
锚定清晰路线,加速推进电动化攻势,宝马集团正引领大型豪华车细分市场迈入纯电动时代。4…
- 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科技点亮文化建陶
- 天籁排箫《老鹰之歌》,轰动全球的印第安音乐之一!
- 香港经济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 台资企业同等享受助企纾困政策
- 【香江观察】大湾区教育合作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