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203】【固收】【宏观】【行业】证券Ⅱ【个股】青鸟消防、比亚迪、中炬
原标题:【东吴晨报0203】【固收】【宏观】【行业】证券Ⅱ【个股】青鸟消防、比亚迪、中炬高新、基康仪器、尚太科技、理想汽车-W
一级市场发行优势扩大,容量高增叠加结构多元:1)政策端发力驱动发行:2022年以中央发力为主,重要文件出台完善绿色债券市场顶层设计,助力绿债标准化、创新化发展,叠加地方层面加速推进,预计未来关注度和活跃度将持续提高,共振利好融资端与投资端。2)发行节奏前置,发行成本下行:总量方面,2022全年发行绿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39%;净融资额7,860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达历史峰值;2016-2022年累计净融资额达2.65万亿元,CAGR达25%,板块或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发行节奏方面,受2022年地方债发行节奏前置影响,2022年绿债发行主要于上半年发力。发行成本方面,2022年绿债不同券种发行成本全面降低,发行人融资资金成本优势继续扩大,其中绿色信用债成本优势扩大幅度更为明显,融资端“绿色”激励在企业发行方持续发酵。3)发行结构向多元化倾斜:债券期限转为以1-3Y短期债券和10Y以上超长期债券为主,表明短期和超长期绿债代替中期成为市场发行新重点,结构向短端与长端两极分化转变;债券评级仍以AAA高评级为主,中小企业绿色转型融资需求或推动评级结构多元化,增加博弈机会、提高票息收益;票面利率以2%-4%区间为主;发行主体行业仍以金融、公用事业及工业为主,地产、信息技术等领域潜力或开始释放;发行人性质以央企、地方政府及国企为主,但多元化趋势初步显现;发行券种中金融债、地方债、ABS发行规模显著扩大,金融债规模增加挤压其余券种占比,集中度小幅提升;发行人地域可按发行规模分为四大梯队,各梯队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或导致不同梯队绿债发行规模存在差异,预计在地方政策扶持下将逐步实现全国各地“多点开花”的局势。4)2023年末存量展望:2022年存量规模达2.48万亿元,同比增长41.9%,其中绿色地方债为0.9万亿元,与此前预测值基本一致。展望2023,我国绿债存量或可达3.4万亿元,其中绿色地方债存量或逾万亿元,绿色信用债存量或位于2.3-2.4万亿元,快速扩容趋势不改。
二级市场配置机会显现,绿色信用债性价比更优:1)估值收益率:绿色债券板块整体收益率走势与国开债收益率走势基本趋同,表明绿债作为债市子版块,收益率变动仍主要受宏观经济β因子变动影响,板块层面及主体层面α因子作用力难以抵御大盘震荡,故基准利率走势研判可为绿债收益率走势提供先导预警。2)信用利差:绿债历史利差走势可分为2016年-2018年的震荡走阔阶段及2018年至今的稳步收窄阶段。其中2022年Q4期间,受权益市场强预期影响引发债市螺旋式下跌,绿债收益率随基准利率同步调整,叠加板块中绿色信用债占据“半壁江山”有余,而信用债流动性不及利率债导致配置盘承接力度及速度较弱,因此绿债收益率上行速度快于基准利率且在基准利率到达回调拐点时绿债收益率仍延续上行趋势,市场惯性导致2022年末绿债收益率回调滞后于基准利率,信用利差快速走阔至历史高位,下行空间显著,估值明显偏低,配置机会凸显,建议投资者关注基准利率调整幅度并捕捉本次债市震荡所带来的波段投资机会。3)收益风险性价比:绿色地方债与金融债2022年性价比同比有所降低,前者或因地方债务压力总体上升而财政收入修复较慢导致市场对地方债偏低的融资成本相对谨慎,后者或因银行主体承担保障市场融资畅通的职责导致市场倾向重新审视资质好、风险低的金融机构主体的承压情况,随着疫后回暖预期走向现实,二者性价比或将进一步调整并回归合理。反观短融、中票、企业债及公司债4类绿色信用债品种,2022年性价比均较2021年明显好转。纵向比较下绿色中票性价比同比优化幅度更大,横向比较下绿色企业债较其他券种更具性价比,单位风险增加可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补偿,故推荐投资者关注绿色中票及绿色企业债,择时介入并博取安全收益。
自2022年12月加息放缓以来,金融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期从“衰退”渐渐转向“软着陆”,因此,2月议息会议的最大关注点是美联储将如何回应金融市场?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本次会议上更乐见2023年经济实现“软着陆”,但并不认可金融市场对于“软着陆”的定价。
美联储很可能认为当前经济及通胀放缓程度不足以导致衰退。尽管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已现疲态,且核心通胀连续3个月回落,但经济衰退的风险依旧可控。因此本次会议对此的措辞会异常谨慎、避免给已经乐观的市场更加“鸽声嘹亮”的信号。会议声明即使承认通胀放缓,也极有可能会保留“通胀高企”的表述。
鉴于市场预期的乐观倾向,美联储将暗示3月之后仍有不止一次的加息空间。目前市场认为本轮加息周期的顶点可能不及5%(这意味着3月之后至多还有一次加息),但在美联储看来这可能是偏低的,本次会议将继续暗示2022年12月议息会议对利率峰值的预测(5%-5.25%)是合理的。
为什么美联储并不认可当前市场对于“软着陆”的定价?我们认为核心在于市场对于美联储2023年降息近50bp的预期上,这与美联储的政策框架是相矛盾的。在美联储看来,达到2023年降息50bp门槛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美国经济在上半年就陷入衰退;二是美国核心通胀年内回归至2%。
条件一意味着当前市场应该预期美国经济“衰退”而不是“软着陆”;条件二显然不符合当前美联储对于2023年通胀的预测。因此在美联储看来,2023年更为现实的情景是在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同时,核心通胀回归至3%附近。而在这一情景下,美联储更倾向于将利率维持在当前甚至略高的水平,并不急于在2023年降息。因此,比市场定价更偏鹰派的美联储意味着短期内美股的上涨并不可持续。
金融条件:“软着陆”和“再通胀”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们一直强调金融条件指数是观测美联储政策传导的重要指标:一方面,持续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助于经济的回升,但是另一方面,金融条件指数的连续回落也往往意味着通胀的企稳。
2023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欧经济复苏的预期逻辑下,美元指数将被外部因素驱动走弱,推动金融条件向宽松变动,为了对冲这一输入型宽松,除了政策转向要极其谨慎外,引导相对紧缩不足的和信用债市场调整可能是重要的手段。
实际薪资上升将增加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就业稳健和通胀加速回落,将导致名义工资增速的放缓要明显慢于通胀,这反而会使得实际工资增速上升。若实际工资持续增长,叠加居民储蓄率及杠杆水平较低的支撑下,2023年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将大大提升。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美国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
事件:2023年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
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获得优化,主板交易制度大幅改进,上市质量要求不放松:本次全面注册制改革主要包含以下要点:1)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进一步优化。证监会将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是否同意注册的决定(此前无明确要求)。2)主板交易制度进一步改进。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此前主板首日44%,此后为10%,ST股票为5%)。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3)强调放管结合,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在“放”的同时加大“管”的力度,督促各市从主题归位尽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投资建议:我国资本市场在全面注册制下将迎来深刻变革,里程碑意义重大,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四类方向:1)创投机构直接受益。注册制为“募投管退”疏通最后一环,提升创投机构资金周转率,为业绩打开增量空间,建议关注聚焦专精特新行业的【四川双马】。2)券商投行业务链将迎来利好。注册制为市场募集规模以及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提供增量资金,促推券商提高自身的承销、定价和销售能力,未来投行、研究、投资、做市等配套政策值得期待,建议关注投行业务突出的【国金证券】。3)券商财富管理将受益。注册制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交投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A股“新陈代谢”机制将趋于完善,市场对于投资者的投研能力将提出全新要求,A股机构化趋势有望加速,首推最具成长性的零售券商龙头【东方财富】,市场回暖预期下建议关注具有财富管理特色的公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长城证券】、【兴业证券】。4)注册制为金融IT贡献业绩增量。注册制推动金融IT基础设施迎来新一轮更新换代,回顾历史资本市场重大变革往往伴随着金融IT公司收入的加速上升,首推金融IT行业龙头【恒生电子】,建议关注【财富趋势】、【同花顺】、【指南针】。
1、《安全规程》的正式发布填补了此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配置相关国标的空白,是储能安全领域的首个指引性文件,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储能消防安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引领推动一系列的相关规则、标准和配套措施落地。
2、指出了“尽早探测、精准灭火”的大方向:“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 ”、锂离子电池室/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即如采用“PACK级探测+灭火”,则意味着该配置方案下储能消防价值量的数倍增长。
3、明确了“灭火+降温,抑制复燃”的要求:“灭火介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降温性能, 自动灭火系统应满足扑灭火灾和持续抑制复燃的要求”,为了持续抑制复燃,目前业内常用的做法是采用“多次气体喷射”的加强型配置或“气体灭火+水降温”的复合型配置,该类配置同样能带来储能消防投入的成倍提高。伴随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安全规程》的落地实施,储能领域的安全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储能消防市场也将得到长足、快速发展。
4、青鸟消防的储能消防布局和典型项目:公司2022年初成立储能消防业务群组,充分整合青鸟消防旗下“探测+灭火”端的产品矩阵、市场渠道、服务网络、技术研发等多方位资源,秉承“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从“精准探测”+“系统架构”+“聚焦灭火”三个维度构建储能消防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从站级、舱级、簇级到PACK级的多场景、“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配置需求。典型项目包括:美国某储能变电站项目、 通辽开鲁115MW储能系统项目、阿拉善项目45MW/90MWh数字储能电站(云储)、中广核进贤县前坊风力(光伏)发电项目、大唐昌都江达青泥洞乡光伏储能项目、阿克塞五期20MW/40MWh储能项目、新疆阿克陶50MW光伏储能项目、亿纬林洋储能项目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1.10、1.49、1.96元,PE分别为30、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13万辆,同比增长62%。比亚迪1月电动车销量15.13万辆,同环比+62%/-3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409辆,环比-8%。 23年推出仰望品牌贡献增量,我们预计23年总销量超300万辆,同增60%+,出口超20万辆。
插混、纯电份额环比持平,腾势品牌销量实现增长。1月比亚迪插混乘用车销量为7.88万辆,同环比+69%/-36%,占比52.5%,同比提升2pct,环比+0.2pct;纯电乘用车销量为7.11万辆,同环比+54%/-36%,占比47.5%,同比下滑2pct,环比-0.2pct。王朝、海洋车型1月销14.37万辆;腾势品牌1月销6439辆,环比增长7.3%。
海外市场加速布局,贡献出口增量。王朝网络车型精简向上,海洋网络生物+军舰两大序列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腾势及仰望高端车型发布上市。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墨西哥乘用车市场,同时纯电动大巴已正式进入印尼、毛里求斯等国,海外市场放量助力销量增长,我们预计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出口超20万辆。
电池装机量同比高增、全年出货预计翻番以上增长。1月比亚迪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8.15GWh,同环比+71%/-27%。受益于欧洲户储及全球大电站项目,预计23年公司电池产量超200gwh,同比翻倍以上增长,其中储能电池出货30gwh,同增15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销量持续高增,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68/302/401亿元,同增451%/80%/33%,对应PE53x/29x/22x,给予2023年35倍PE,目标价363.3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4亿至-6.14亿元,同比下降142%-183%。剔除未决诉讼计提预计负债9-12亿元影响,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降21%,扣非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22.6%;对应的22Q4公司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55.4%,扣非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58%。业绩低于预期。
疫情扰动叠加成本压力较大,2022年主业业绩承压:21Q4相对高基数、22Q4疫情扰动下调味品餐饮渠道萎靡,我们预计22Q4公司调味品收入同比+1%,22年调味品总体收入有望同比增长7.8%,叠加地产业务收入同比下滑,预计22年收入有望同比增长6%。2022年大豆现货均价同比上涨10%,公司原材料压力较大,叠加行业需求萎靡下竞争或趋于激烈,22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我们预计22年公司调味品业务归母净利润5.4亿元,归母净利率11%,同比下降2.3pct。
餐饮需求回暖,成本压力缓解,23年业绩可期:2022年公司B端渠道收入占比28%,随着疫情边际好转,23年调味品需求有望回暖,公司有望受益。渠道调研显示西南地区春节返乡宴席需求旺盛,23年开门红可期。23年1月大豆现货均价同比涨幅收窄到个位数,环比12月下降2%,原材料成本边际改善,预计23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同比回升。
未决诉讼计提影响22年业绩,事件进展仍待观察:公司2023年1月28日收到关于工业联合土地合同纠纷案件的一审判决书,判令公司赔偿名下的工业用地16.73万平方米、返还原告购地款0.33亿元、赔偿原告损失6.02亿元,并支付相关土地物业过户税费诉讼费等。公司基于审慎原则,上述未决诉讼拟计提预计负债共计9-12亿元。此纠纷涉及土地和公司经营业务无关,且工业联合和公司股东中山火炬同为中山火炬管委会控股企业,后续随着公司治理问题的持续推进,该纠纷仍有和解可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22年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以及未决诉讼事件影响,我们维持公司22-24年收入预期为54/60/67亿元,同比+6%/12%/12%,下调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4/8.03/9.7亿元(此前预期为6.8/8.5/9.7亿元),同比-146%/+337%/+20%,对应23-24年PE分别为35/2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诉讼事项具备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经济恢复情况不及预期。
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行业:上层政策持续扶持,中层产业格局优化,下层下业需求广泛:1)我国2016年以来推出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力度。2)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球,其中智能传感器占比稳健。由于我国近年来工业信息化高速发展,传感器市场规模2019-2023年预计从2189增至4045亿元,CAGR为17%,高于全球CAGR 8%水平,其中智能传感器占比维稳在35%以上(高于全球2021年占比24%),我国传感器发展区域较为集中,华东、中南、华北三个区域发展领先,2021年市占率分别为46%/20%/13%。3)行业下业适用范围广泛,包含能源、水利、交通、智慧城市、地质灾害等。能源板块新能源趋势显著: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风电并网容量2010-2021年由2958增至32848万千瓦,CAGR为24.5%;水利板块增长稳健:水利建设落实投资2011-2021年由3452增长至7576亿元,CAGR为8.2%;交通板块公路建设呈增长态势,道路桥梁有所波动,铁路投资趋稳,公路建设2011-202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1.26增至2.60万亿元,CAGR为7.5%;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发展迅猛: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由3.5增长至21.1万亿元,CAGR为56.7%,预测2021-23CAGR为16.4%。
核心竞争力:产品专注自主研发、技术壁垒高筑、服务领域布局广阔、客户资源禀赋优异:1)产品端:公司智能监测终端产品主要包含四类: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安全监测管理软件及G云平台,与可比公司金码测控同类振弦式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对比来看,公司传感器适配度更高,采集仪兼容性更强,同时公司核心G云平台可以达到有效监管,降本增效目的,优势显著。2)技术端:公司在拥有的五大核心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增强了振弦式传感器的稳定性、适应性、可靠性,提高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灵敏性、传输距离、抗干扰性,通过对物联网集成技术及云平台应用提高了采集设备准确性、兼容性、应用性。公司通过20多年积累在安全监测传感器行业获得了国家使用新型、外观设计及发明专利40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参与编写国家及行业标准13项。3)服务领域:对于细分监测传感器领域,不断拓展具体使用场景及地域范围,由点及面覆盖形成协同效应是企业发展基石,分行业来看,公司市占率在水利、能源较高,在交通、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空间较大,布局以西南华北区域占比较高,伴随市场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4)客户端:公司下游客户多为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合作稳定,服务时间较长,订单较大,公司2019-2021年客户数量稳中有升,分别为923/866/956家,水利、能源、交通占比较高。公司产品多为工业用品而非民用,相比而言客户更为注重公司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对品牌依赖性较低,迄今为止,公司已经提供了上千个大中型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安装服务,经验丰富,包含三峡水电站、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中俄中缅油气管道、南北水调、京沪高铁、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布达拉宫等,获得下游客户认可,客户群体逐渐扩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9/3.1/3.4亿元,yoy+11.2%/8.6%/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7/0.8亿元,yoy+29.1%/12.5%/12.0%,对应PE 分别为14/13/11倍,基于公司在安全监测细分领域行业地位处于领先位置且下游领域发展前景良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空间受限风险;下游基建投资增速放缓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回款较慢风险。
石墨化加工厂转型的负极行业新星,盈利水平亮眼。公司最早从事石墨化加工业务,2017年向负极行业转型, 2018年顺利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2019年至2022年H1公司负极材料国内市占率由4%提升至9%,公司2022年负极出货量达10.7万吨,同增65%以上,2023年出货量预计翻番至20万吨以上。公司预告22年归母净利12.8-13.4亿元,同增136%-147%,22H1主营业务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为43%/31%,其中负极材料毛利率大幅上升至47%,单吨盈利达1.35万/吨,盈利水平亮眼。
负极厂商扩产加速,低端产品成本为王。受益于电动车及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3年动力+储能电池需求1.1-1.2TWh,对应负极材料需求130万吨+,同比增长45%。负极行业扩产明显加速,且新进入者众多,我们测算负极行业2023年有效产能达220-230万吨;由于中低端负极制备工艺、原料配方较高端负极简单,我们预计中低端负极厂商一体化比例高且具备持续成本优势的将具备核心竞争力。
石墨化价格跌至底部位置,预计行业23H1盈利见底,底部确立。石墨化价格由高点2.8万/吨已降至1.5万/吨(含税),目前行业平均石墨化成本在1-1.2万/吨(不含税),已有尾部产能亏损导致部分停产,我们预计石墨化价格1.2万/吨左右将形成支撑。负极23年Q1价格降幅20%-30%,23H1盈利将有所体现,考虑石墨化及原材料成本传导滞后,且下半年供需格局企稳,预计盈利稳定,行业底部确立。
公司石墨化成本全行业最低,石墨化+负极成本较同行低0.6万元/吨左右。公司董事长及核心技术人员来自上海碳素,具备装备和工艺优势,降低石墨化单吨电耗至7000度左右,低于行业1-1.2万度水平,且公司山西基地电价0.3元/度,低于行业平均;我们测算公司石墨化成本达0.6万元/吨,较行业优势明显,且公司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折旧成本,综合来看,公司负极材料成本较竞争对手低0.6万元/吨左右。
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新客户开拓顺利,有效消化公司新增产能。公司22年占宁德份额20%左右,23年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此外公司进入国轩、蜂巢、瑞浦等供应链,公司向LG送样进展顺利,比亚迪已完成第一轮审核,新客户拓展有望消化公司产能。此外,公司22H1偏低端的ST-1产品占比由18年的87%下降到8%,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产品结构升级明显,推动销售单价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12.85/15.16/21.84亿元,同增136%/18%/44%,对应23年15x PE,考虑公司23年出货预期高增长,盈利水平亮眼,给予23年20x PE,对应目标价11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告要点:2023年1月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15141辆,同比+23.4%。自交付以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27.25万辆。
1月交付表现明显领先,L7将于2月上市。1月8家新能源乘用车重点车企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合计53817辆,同环比分别-26.78%/-53.65%,理想汽车表现明显领先。新车方面,理想L7在2月8日举办上市发布会并开启锁单,9日展车和试驾车将抵达全国各地零售中心,节奏明显加快,L7交付有望进一步为理想汽车单月订单贡献更大增量。渠道方面,截至2023年1月31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296家零售中心,环比2022年12月+8家,覆盖123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20家,覆盖222个城市。零售中心单店效能为51辆/家,环比-33.77%。
展望未来,基于产品精准定位核心竞争力,理想汽车新品周期依然强势:随理想L9连续四月夺冠,理想L8成为中大型SUV销量冠军,我们预计2023年L8/L9将继续发力,理想汽车整体终端需求订单保持快速增长;2月理想L7开启交付,定位中大型五座SUV市场,进一步开拓差异化细分领域;Q3开始全新纯电车型上市,2024年起理想持续完善纯电/增程领域产品矩阵,整体销量水平有望进一步突破。长期来看,根据公司战略,为进一步驱动公司从1到10的健康发展促使公司收入迈向千亿甚至万亿级别,公司正式开始全面启动矩阵型组织升级,在战略和产品两个横向实体部门基础上,新增商业、供应、流程、组织、财经等五大部门,确保全流程管理质量,致力于达成爆款成功的必然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理想汽车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447/1036/1910亿元,分别同比+65%/+132%/+84%;归母净利润为-18.2/27.4/92.3亿元,2024年同比+237%;2023~2024年对应PE分别为68/20倍。看好后续多款新车有望带来销量持续高增长,对比行业龙头特斯拉PS估值,给予2023年3倍的目标PS,对应目标价173.5港币,当前股价103.9港币。维持理想汽车“买入”评级。
公司公告:蔚来1月共交付新车8506辆,同环比分别-11.87%/-46.22%。截至2023年1月31日,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298,062台。
交付数据符合我们预期,二代平台车型贡献核心占比。受国补退出、特斯拉降价、春节假期等多重因素影响,蔚来本月交付数据有所下滑,但整体交付水平符合我们预期。1)细分车型来看, SUV车型1月交付量为2,190辆,同环比分别为-77.31%/-67.99%;轿车1月交付量为8,973辆,环比-29.61%。2)二代平台车型占比维持高位。第二代技术平台ET7、ES7和ET5三款车型交付量占当月总交付数的85.6%,交付量占比较12月增加2.6pct,一、二代平台车型市场切换持续验证。3)销售&补能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销售网络方面,1月新增2家蔚来中心+3家蔚来空间+6家蔚来服务中心+2家蔚来交付中心,全国累计布局99家蔚来中心+299家蔚来空间+252家蔚来服务中心+50家蔚来交付中心。补能体系方面,1月新增8座换电站(其中2座为高速公路换电站)+18座超充站+20座目的地充电站,接入863根第三方充电桩,全国累计布局1,313座换电站(其中348座为高速公路换电站)+1,241座超充站+1,078座目的地充电站。销售网络和补能体系建设开启布局新程,助力蔚来销量表现。
2023年蔚来产品周期强势,销量有望持续突破。蔚来2023年将发布两款全新车型(EC7将于5月开启交付)+ES8/ES6/EC6车型换代,共计八款NT2平台新车在售,新品周期强势。蔚来在核心技术方面全面布局,同时利用圈层营销构筑壁垒,持续推进换电网络铺设提高补能体验。我们预计将迎来进一步销量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业绩预测,营收分别为506.96/983.36/1544.04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8.40/-79.28/2.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标签:歌尔股份股票走势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东吴晨报0203】【固收】【宏观】【行业】证券Ⅱ【个股】青鸟消防、比亚迪、中炬
原标题:【东吴晨报0203】【固收】【宏观】【行业】证券Ⅱ【个股】青鸟消防、比亚迪、中炬高新、基康仪器、尚太科技、理想汽车…
-
全国疫情最新消息(每日更新)
12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22例…
- 中国巴菲特从8千到10亿的股神徐翔也不过如此
- 今日全国疫情最新情况(持续更新)
- 牛散之王、“中国股神”陈发树:经营上市公司13年亏7亿炒股3年赚110亿 | 牛
- 十大专用免费行情软件下载_十大专用免费行情软件app大全_十大专用免费行情软件排
- 【疫情速报】全国疫情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