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资讯  行情

开局首季报②丨劲增18.3%!19位专家带你读懂中国首季经济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4月16日,备受瞩目的2021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揭开面纱。

如何看待一季度GDP18.3%高速增长?亮眼数据背后释放什么信号?接下来几个季度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围绕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第一时间采访多位知名经济专家,通过深入解读、分析研判,读懂中国首季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一季度宏观数据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基数效应和政策效应出现前所有未有的高涨状态。18.3%的GDP增速、25.6%的投资增速、33.9%的消费增速、38.7%的出口增速,以及25.3%的服务业增速、24.5%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都说明了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困境的强劲增长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意味着“十四五”经济强势开局。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不仅公布了同比数据,也公布了环比数据,而且还有两年的平均数据。冯俏彬认为,这主要是平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使数据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真实情况,使我们面对这些多年未见的亮眼数据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工指出,一季度经济强势开局,远超正常增长水平,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期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情况最为严重的时期,形成了极为异常的低基数;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触底快速反弹的复苏态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王小广说,一季度GDP增长18.3%符合市场预期。超高增速是连续两年“异常数据”的反映,实际并不高,不能用一季度超高增长及全年将出现自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8%的增长作为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根据。一季度按两年平均值算,5%是正常值,也是未来具有较大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也表示,在去年较低基数上,一季度经济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符合市场预期,经济恢复向好既反映了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也反映了在稳定增长方面的积极宏观政策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反映经济发展的内在韧性仍旧强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指出,一季度经济增速达18.3%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全面复苏,并毫无疑问地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与全球对中国产品的强劲需求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投资的快速恢复,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周兵认为,中国经济成功走出了一条“V”型曲线,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经济由结构性复苏向全面复苏迈进。

“但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同比增速反弹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已经完成,中国经济已经完全常态化,更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可能的过热。”刘元春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汤铎铎也表示,一季度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正在从疫情中稳步恢复,但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宜过度乐观。

“一季度之所以能取得强劲增长,首先得益于政府果断、高效、灵活的抗疫政策。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的经济体中,经济受到冲击的时间更长、破坏更大、恢复也更慢。另外,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也和外部需求的暂时性扩张有关。在国外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生产尚未完全恢复,而一些发达经济体由于抗疫需要又大力提振消费的情况下,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恢复的一个因素。”汤铎铎分析指出。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表示,从支撑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表现来看,具有如下亮点:一是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增长强劲;二是逐步回暖的消费、稳定增长的投资,仍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四是一系列保市场主体和稳岗、稳就业的政策实施,促进就业稳定;五是市场主体的短期预期有明显改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指出,一季度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支撑经济恢复的动力由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共同发力转变。此外,经济结构优化持续推进,新产业、新业态继续较快发展,以及供给端恢复较快。

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一季度制造业增势良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等科技型、创新型产业同比增速均超过60%,符合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的经济发展步伐。此外,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同比增速都接近30%,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恢复,市场活力有效提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疫情好转之后生产端率先恢复,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疫情之前水平。服务业生产扩张势头较好,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拉动供给提升的重要力量。另外,当前消费处于快速修复时期,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线下消费领域,今年将实现快速增长。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增长动能将出现结构性优化,预计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提升到60%以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整体处于持续稳定恢复性高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同步恢复增长,“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同时发力,引资能力超预期发挥。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很好,经济增长主要由内需拉动,且消费将再次成为最大引擎,经济发展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全年经济增长或达到IMF预期的8.4%。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梁艳芬表示,亮丽经济数据背后有喜有忧,喜的是政策效果日益显现,市场信心已经从阴霾中得以恢复,三大产业均在同步增长,工业生产、国内消费、对外贸易都呈现良好势头,这些均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但也存在隐忧,比如目前经济恢复带有明显的技术性,走向常态化稳定性持续性复苏任重道远。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宁磊也指出,虽然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但仍需关注内需不足的问题。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在年初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如果看细分数据可以发现,外贸、投资等对经济增速贡献较大,消费仍然较为疲软,未恢复到疫前水平。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研究室副主任冯煦明亦有同感:餐饮、住宿、旅游、家政、零售等服务行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目前仍处于疫情影响的阴霾之中,市场活跃度较低。

“受收入增速放缓和消费倾向降低两个因素的双重压制,消费复苏仍然乏力。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同比增长17.6%(实际增长17.6%),低于GDP同比增速。”冯煦明表示,从需求端来看,消费和投资等主要内需指标仍处于复苏之中,尚未恢复到疫前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靠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拉动,制造业投资仍然疲弱。在产能利用率达到历史高位的情况下,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不足,背后原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近10年来,在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对内需提振较弱的情况下,消费应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一国将进入消费快速升级期和消费支出高峰期。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2020年即使在遭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之下,人均GDP依然连续第二年超过1万美元,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消费快速增长、结构加快升级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提升的重要发展时期。因此,未来的发展潜力主要是看能提升多大的消费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要从财务角度考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从政策角度考虑更好地稳定预期、引导预期和改善预期,通过以“政”领“财”,让财政政策转换为发展的确定性。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表示,未来的核心在于保持宏观政策方向及力度的大体稳健。此外,需要加强推进“新四化”:要素市场化、全面数字化、民生富裕化、全球一体化。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带动华北、东北、西北其他省份发展,扭转南北经济差距扩大态势,应该成为未来政策重要着力点。”黄剑辉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打造强化市场型、服务型、创新型、数字化政府。

开局首季报①丨经济表现超预期用好政策工具应对不确定性

焦点丨2021新型城镇化路线图出炉 租售同权再受关注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可持续性

百年足迹⑪丨天津: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数说百年③丨科技大投入驱动创新大发展 科技强国启航新征程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