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精准发力"科技服务业(受益股)
李克强:真正打造现代政府 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
[ 在李克强看来,简政放权这场“自我革命”必须向纵深挺进,“放”与“管”要协同推进。否则,若想稳增长、保就业,就可能走回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 ]
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消权,进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这段讲话,再次彰显了政府简政放权要啃“硬骨头”的决心。
中国政府网昨日发布消息称,李克强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持续扩大改革成效,并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
会议确定,再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将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同时,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从官方人士处获悉,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今年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将分6批次完成,起始时间是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算起。
多名研究人士对本报称,目前看来,200项下放任务完成无虞,且放权的力度和深度都在延伸。
“今后越向纵深挺进,越要啃"硬骨头"、驱"拦路虎"。必须"痛下决心",持续协同推进"放权"与"监管",真正打造现代政府。”李克强说。
不能走回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
本报按前述人士提供的标准梳理,昨日会议确定取消下放的87项审批事项为今年第二批次。第一批次的57项于6月常务会议确定,并于上周公布。
照此推算,目前已经取消下放审批权限接近150项,是目标的四分之三。而今年还有四个批次的下放任务,业内人士预计超额完成已无悬念。
中国政府网发布的消息称,中编办负责人会上汇报说,随着简政放权持续不断推进,剩下的任务都是极难啃的“硬骨头”。为提高取消下放项目的“含金量”,该办协同有关部门梳理出社会各界通过网络等形式提出的2500多条建议,有针对性地推出新一批拟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据记者昨日从中编办官方人士处了解到,此前的国务院全面督查中,中编办派专人跟随八个督查小组赴一线调查,了解简政放权的落实情况,并调查市场最需要和关心的放权项目。下一步,中编办将协同有关部门拟定下放和取消的审批事项。
在下半年经济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简政放权还有更层次含义。
李克强分析称,当前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下行压力很大,但就业形势却始终稳定,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直接带动了600万新增企业注册,与上千万就业人数的增长。
“我们要看到,新注册的600多万企业已经拿到市场入场券,必须抓紧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市场主体真正能留得下、存得活、长得大。”李克强强调说。
在李克强看来,简政放权这场“自我革命”必须向纵深挺进,“放”与“管”要协同推进。否则,若想稳增长、保就业,就可能走回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
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以调整结构稳增长和提质增效、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9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如是称。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发展导向,明确了政府创造良好环境的工作重点。
在具体领域上,常务会议提出要以研发中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导向,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
在具体工作上,会议提出要有序放开市场准入;要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大型科技仪器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向社会开放服务;要加大财税支持,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向本报表示,最近的工作将围绕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展开,不得对社会资本设置歧视性障碍,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余斌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率提高、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都将快速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 王子约)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