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资讯  板块

机器人产业从商用到家庭服务 七股掀波澜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商用到家庭服务 机器人产业即将爆发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掘和应用、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使其看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未来,服务机器人会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今年,与“机器人”相关的大片着实不少,有《超能陆战队》、《超能查派》、《复仇者联盟2》等,而现实中,与机器人相关的新闻也频频出现:今年6月,阿里巴巴联合富士康向日本软银集团旗下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分别注资14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7亿元),将联手推动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开发和拓展。后者研发的情感机器人Pepper已经开始在日本面向一般消费者出售。

  8月22日,由海尔智能家居公司投资的青岛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了其研发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哇欧”。该款机器人定价10999元起,将于10月1日开始预约,2016年1月1日开放购买。

  尽管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如火如荼,但国内机器人产业要真正成气候,依然面临着诸多产业瓶颈。

  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

  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2009年就开始从事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公司CEO刘雪楠用“几经生死”来形容公司6年来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去年年底,公司的融资和股东有了重大变化。“我们现在的股东有两家上市公司,一个是紫光股份,一个是康力电梯。我们还是第一个拿到了ISO9001认证的服务型机器人公司。”刘雪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康力优蓝目前拥有两条完整的生产线,小优系列和大型的服务型机器人。小优已经升级到第四代,具有幼儿娱乐、智能家居控制、远程监控、智能安防等功能。1米28高的大型的服务型机器人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刘雪楠对自己的产品颇有自信:“在人工智能的基本功能上,不比日本的Pepper差的。我们包含了室内定位技术、演讲智能模块、声控识别、人脸识别等等。”

  刘雪楠表示,大型服务机器人会应用到商场导购、餐馆接待等特定领域。机器人的价格也有了很大降幅:小优机器人价格2000元左右,大型服务机器人价格在3万-6万元。这得益于大批量的生产能力,“小优可以达到10万台,大型机器人首期量产不会低于2000台套。”刘雪楠说。

  “其实我们也了解业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往家用机器人方向去发展。”克路德机器人总经理胡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7月,在人工智能协会举办的年会上,很多嘉宾表示,到2030年,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比人类还多。”

  今年5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相比已经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服务机器人依旧在小规模地销售和生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其市场前景依旧被业界看好。

  “服务机器人现在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都不算特别成熟,所以拿不出5.7万台这样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因为那个实实在在是已经出口或者进口的。”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掘和应用、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市场的进一步的开拓,使我们更看好服务机器人,我们认为它未来会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应用场景

  “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都是机器人创业爆发的重要因素。企业希望通过机器人创造出用户需求的新场景。与人机交互有关的技术,也成了研发的重点。

  “机器人不仅要能听懂你在说什么,还要明白你的意思。最初这对于机器人很难。因为语音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青岛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和科大讯飞、百度语音合作研究了机器人的语音识别系统,相信用户体验会很好。”

  目前市场上的服务型机器人千差万别,特定场景会对机器人提出特定需求,只有明确了机器人的特定应用场景,才能进行更为精准的研发。尽管动作型机器人能够做出丰富的舞蹈动作,但刘雪楠认为,如果结合了应用场景,动作恰恰不是机器人的主要功能。

  “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家庭和商业,”刘雪楠说,“商业机器人会比较大,但运动型机器人大了稳定性会成为主要问题,机器人倒了伤到人怎么办?如果在家用,单纯的跳舞,娱乐性也十分有限。”

  现阶段,机器人还远非家庭必需品,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则看好机器人作为“智能家居入口”进入家庭。“拿手机作为入口还是不方便,它交互体验还是远远不够的。”俞志晨说,“家用机器人可以移动,离人很近。它会跟人互动,可以做很多事情。它的平台也会开放,可以对接很多的服务和内容。所以我认为,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最能够满足这几点要求的一个产品设备。”

  产业链瓶颈

  尽管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如火如荼,但国内机器人的制作水平依旧有限。当记者问及一位业内人士“我国机器人制造的瓶颈何在”,该业内人士调侃“全都是瓶颈”。

  “我们的工业机器人落后国外至少十年差距了。核心部件即便是质量过关的产量也不够。”该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工业机器人都是装在笼子里工作,注重动作精度;家用机器人在家里移动,注重安全、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如果买了机器人把小孩子头砸了谁敢买?”

  该人士表示,由于我国机器人制造起步晚,很难“弯道超车”,因为机械制造的水平需要时间,精密机械制造需要沉淀。

  “我们的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影响的不仅仅是机器人制造,还包括我们工业市场的很多很多门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对记者说,“我们的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链相对比较碎片化,就是它没有形成一个强大产业链。”

  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写的很清楚,我们要用10年的时间成为制造业的强国,我们产业链中哪个环节比较薄弱,就赶紧补,因为你不补影响的不仅仅是机器人,它影响到我们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鉴于此,徐晓兰建议应着力发展核心技术、培养学科综合人才,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引导,形成“合力”。“有做人工智能的,有做集成电路的,有做整机的,不能一哄而上都去做整机,汽车产业发展的教训应该吸取。”徐晓兰说。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有望在年底前发布。《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工信部将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在轮胎、陶瓷等原材料行业,民爆等危险作业行业,锻造铸造等金属工业行业以及国防军工领域的推广应用。

  按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完善的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销量为5.6万台。另外,2016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位居全球之首。产业转型、机器人密度、年轻人的就业态度等因素是这场变革的主要原因。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CIROS)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产技术不断突破,未来5-8年内国产机器人将完成对进口机器人的替代。(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