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陇原巨变·交通建设篇】陇原通衢踏歌行
陇原通衢踏歌行
2019年6月23日,兰州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摊开甘肃省地图,它像一柄金如意,镶嵌在广袤的大西北,是中原联系西北乃至中西亚地区的咽喉和纽带。
新中国成立前,甘肃交通落后,道路不通,山水阻隔,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肃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联通东南西北,高速铁路纵横陇原大地,民航运输架起空中桥梁。公路、铁路、民航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千里陇原一日还”的梦想变为现实。
路通了,农副产品运出大山,群众脱贫有了新希望;路通了,物流、信息流更加通畅,助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路通了,东进西出、南来北往更加快捷,促进甘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从瓶颈制约到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铺平了道路。
以高速公路为主干道的各类各级公路网络宛如巨龙,穿行于平凉市泾川县境内。甘肃图库
1 公路:铺就致富希望路
路,是群众出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脱贫攻坚促进发展的强力支撑。多少年来,群众最盼的是路,给他们带得最多实惠、最大变化的也是路。
路运系于国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仅有公路34条、5100多公里,实际能通行汽车的只有3200多公里。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统一规划和建设下,甘肃公路得到稳步发展。到195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万公里。
20世纪70年代,战备公路和县乡公路建设在全省全面铺开,至1978年,全省公路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全省干线公路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公路建设快马加鞭,逐步解决了国、省道公路部分交通不畅、技术等级低的问题,完成“河西千里窗口路”等公路的改造提升,省内主要公路开始向高等级化迈进。1994年,天(水)北(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甘肃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13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0公里。同年7月,永登至古浪高速公路乌鞘岭隧道群通车,标志着连霍国道主干线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路段全部实现高速化。2013年12月,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建成通车后,结束了陇南地区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昔日蜀道不再难。2015年10月1日通车的十堰至天水(甘肃段)高速公路,打通了甘肃省东出陕西、南下四川的“南大门”,是甘肃省东南部通往我国中部以及西南地区的又一快速通道。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242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4万公里,农村公路达到11.05万公里。初步实现国道主干线高速化、县乡公路通畅化、运输站场网络化的目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如今,高速公路接县区、国省干线通乡镇、农村公路连万家。一条条平展展的通村硬化路,像一个个“毛细血管”,把全省成千上万个乡村串联起来,给偏远农村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民群众的致富之路、希望之路。
路通了,物流、信息流大大通畅起来。借助农村公路的通达,我省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带动偏远农村的土特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我省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陇西、清水、西和、民乐、安定等5个县区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推进建设。去年,全省乡镇通班车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8.3%,“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目标基本实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