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打新退潮 券商自营“最爱”创业板新股
按照以往的市场认知,基金公司是参与打新的绝对主力。但是,如果考虑相对比例以及公募基金的庞大数量,基金对于打新的热情正在衰退;为数不多的财务公司和券商自营部门成为打新的真正“粉丝”。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15日,共有350只公募基金参与网下打新,在首发中(主要是新股,含少量转债,下同)共计获配832次。这一数据仅占全部机构获配次数的19.2%。平均每只基金在今年获配2.38次。
从参与打新的绝对数量上看,基金仍然是打新主力,但如果比较其他类型机构的平均打新次数,券商对打新的参与度已经高于基金。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07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网下获配首发证券216次,平均每只产品获配2.02次。39个社保账户获配147次,平均每个账户3.77次。37家财务公司获配153次,平均每家获配4.14次。82家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获配373次,平均每家4.55次。
这些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由于数量众多(目前市场上共有各类公募基金超过800只),因此参与打新的次数也较多。但从参与打新的比例看,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都不算高。相反,数量相对较少的券商自营、财务公司和社保账户对打新的兴趣则明显升高。
券商阵营中,国都证券、渤海证券、西南证券的打新获配次数位列前三,分别是29次、15次和14次。
在财务公司中,打新最为积极的是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1次),其次是五矿集团(10次),紧接着潞安集团财务公司和上海浦东发展集团财务公司的打新次数也达到了9次之多。
相比之下,今年公募基金参与打新超过5次的几乎全是债券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大多只有一两次打新获配的记录。首发获配次数最多的富国天利(100018)基金为14次,其中新股为11次、转债3次。
在创业板,基金参与的热情更低,财务公司成为新的主力。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在4月8日举行的“新股估值定价研讨会”上透露,根据深交所综合研究所的统计,基金在创业板新股的申购中占比不到10%,而财务公司则高达45%。
一些基金公司人士称,小盘股发行供大于求导致买方博弈能力不足,是基金公司参与打新较为谨慎的主要原因。
一些新的询价机构的加入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募基金在新股询价中的地位。来自一家国内投行的数据显示,自去年新股发行实行第二阶段改革以来,券商自主推荐的各类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询价,这类机构往往报价会更接近于询价区间的上限。
此外,可动用资金的数量不同也导致了结果的差异。由于券商自营、财务公司、社保基金等管理的资金量均高于单只公募基金,它获配的概率和体量也更大。
仅以券商自营为例,在82家券商自营账户中,有16家参与打新动用的资金都超过了30亿元,动用资金最多的海通证券资金超过44亿元。而基金中,仅有两只动用的资金超过了30亿元,最高的南方避险(202202)动用资金34亿元。
至于社保基金和财务公司为何仍偏爱打新,市场人士认为,这主要在于这类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投资股票的比例有较大限制,但是资金量又大,参与打新是缺少投资渠道的表现。只要新股不出现大面积破发,打新对这类机构仍有一定吸引力。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