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募资项目 创业板公司七成超募资金闲置
上市圈钱后七成超募资金闲置
209家创业板公司共超募千亿,已安排使用315.6亿;部分公司买房买车分红,寻求资金出路
有钱花不掉,成了创业板一个奇怪的通病。而被花掉的钱,干了些什么也不一定。
数据显示,创业板209家上市公司IPO融资金额达到1618亿元,其中超募资金1002亿元。截至4月底,创业板公司已安排使用超募资金315.6亿元,占超募资金总额31.5%。这意味着,近七成超募资金仍处于闲置状态。
而在已安排使用的超募资金中,用于与主业相关的直接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的比例接近60%,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的比例超过30%。
资金用途“变卦”
上市不足半年,晨光生物一纸公告,将招股书中募资用途下的四大项目打乱重来。
晨光生物是最近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一家创业板公司。3月31日,晨光生物公告称,将招股书中募资用途下的四大项目打乱重来。
这家靠提取“辣椒红素”闻名的企业在2010年11月5日挂牌上市,以30元/股的价格公开发行2300万股。本次发行,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6.49亿元,超募资金3.29亿元。
晨光生物招股书上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中,共有四大项目,分别为年产2万吨色素颗粒原料项目、年产2000吨精品天然色素项目、年产6万吨植物蛋白项目和河北省天然色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其中,第一大项目“年产2万吨色素颗粒原料”计划建设投资四条万寿菊颗粒生产加工线。
上市不足半年,晨光生物公告称四条万寿菊颗粒生产加工线缩减为一条。原因是,根据原料采购人员反馈的情况和公司技术人员在喀什周边地区进行的种植面积调研,发现岳普湖县地区万寿菊种植面积不足。虽然公司积极培育基地并和部分农户签订菊花种植合同,但每年产出的万寿菊花仍远远达不到公司原设计1万吨颗粒生产线对原料的需求。为减少设备闲置,剩余三条菊花颗粒线暂不投建。
一位投资者表示,“上市之前,公司难道没有对投资项目做过调研吗?把钱圈到手后再改变项目,有欺骗投资者之嫌。”
虚无的募资项目
像晨光生物一样将募资项目打乱重来的公司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国联水产、乐普医疗等公司都有过类似举动。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截至去年12月14日,共有3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变更首发募投项目,占全部已上市创业板公司的21%。其中,超过一半的公司变更了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和实施主体。
部分上市公司称,募投项目变更是由于政策调整所致。例如,因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西园被列为风电产业园,大禹节水不得不将“酒泉年产1.9亿米滴灌管(带)及配套节水器材生产线技术改扩建项目”移出该园区。
还有一些创业板公司原计划使用的募投资金出现了剩余,于是选择了建房。
九洲电气公司宣布,将把募投项目涉及的设备和土建招投标方式节省下的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和设计用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期预计为6个月,投资总额需要1500万元。九洲电气同时表示,要是节省下来的资金不足1500万元也没关系,会用超募资金补足。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对于改变募集资金投入方向的理由,每个公司当然都会有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往往是相关政策和行业发生变化,导致投资转向。因此,这样的做法并不违规,投资者也无可奈何。”
该人士称,对谋求登陆创业板的公司而言,募资项目本身并不多么重要,“这恰恰说明,上市前企业并没有做充分的调研,有的甚至是报上一些虚无的募资项目,上市圈了钱再说。”
超募恶疾逢猛药
钱圈多了容易出问题。从2009年底开始,监管层频出政策猛药,规范超募资金用途。
从一出生,创业板就面临资金超募,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计划募资70.78亿元,实际募资154.78亿元,超募比例为119%。
2009年10月,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借鉴了目前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经验后,针对创业板公司出现的超募资金现象,做了特别规定。
即超募资金应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且应当投资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能用于开展证券投资、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创业投资等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等;公司最晚应当在募集资金到账后6个月内,做出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并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对外披露。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曾公开表示,超募资金是否会出现问题关键还是看上市公司管理团队是否规范运作、稳健经营。宋丽萍认为,只要创业板公司规范管理,超募不是问题。
到2009年底,监管层发现,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比较大,部分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存在大幅下降的风险。
2010年初,深交所再出新规,对于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归还银行贷款的金额,规定每12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20%;对于单次实际使用超募资金金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且达到超募资金总额20%的,特别规定应事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月1日开始实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针对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比例较高的特点,从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募集资金管理三个方面设定明确的违规标准。
大笔资金寻出路
政策猛药之下,“不差钱”的创业板公司开始绞尽脑汁为手上去向尚不明的大笔资金寻找出路。
手握大笔资金,投资项目不过是个传说,激进扩张不失为一种选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爱尔眼科。2010年,爱尔眼科“收购新建”双管齐下,兼并收购了包括北京英智、郴州光明、天津麦格等6家眼科医院的股权,还通过自建或增资扩股分别在昆明、长春、菏泽、南京等城市投资设立了连锁医院。一位分析人士称,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风险也蕴含其中。
买楼则代表创业板的另一类超募资金流出类型。梅泰诺把超募资金中的2324.508万元用来买办公楼———北京海淀区的旷怡大厦8层,建筑面积1131.6平方米。大禹节水利用超募资金中的1000万元购置办公设备、运输车辆、交通工具,其中,既有运输货车,也有交通车辆。
还有的创业板公司直接选择了分红。2009年,创业板各个公司首份年报发布时,慷慨分红就已经成了其突出亮点。信立泰10转10派10元、神州泰岳10转15派3元,中元华电10转10派5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超募资金,最无效率的处理方式之一就是分红。因为从理论上讲,就是投资项目收益不足以覆盖投资存款利息,只好把钱发了。而为投资者找到适合的项目原本是上市公司应有的责任。
“真正高增长的企业不会这样做。美国资本市场成长起来的微软,20多年没有分红,谷歌也是。因为他们十分需要这笔钱。投资者是从他们的业绩成长中获利,而不是直接分红。”上述分析人士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