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创业板正徘徊在十字路口
怀胎十年、终于在2009年10月开锣的创业板,不仅被寄望为中国版“纳斯达克”,更肩负了推动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任。但是,问世不到两年的创业板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截止2011年5月20日,创业板指数距最高点下跌29%,218家公司全部下跌,13家公司下跌超60%,46家跌幅超50%。股票指数的波动本不应大惊小怪,但如果考虑到创业板指数跳水背后的“业绩变脸”,就不能不严肃对待了。
但凡新生事物,投资者总会抱有美好的期望。近期的股价持续下跌表明,投资者的期望正在破灭。
而且,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内部人在仓皇减持。根据鲁桂华的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初至5月27日,21家创业板公司30位大股东或高管减持68次,减持金额近30亿元,平均的减持市盈率为73.50倍。为逃避政策限制,不少高管居然主动辞职,套现心情之急切令人震惊。邓国顺甚至辞去了朗科科技董事长职务。不辞职,高管每年减持股票不能超过25%;辞职半年之后,一年之内最高减持股票的比例可以达到50%。拥有内部信息的高管出现离职潮,其含义不言而喻。
种种迹象表明,创业板是正在破裂的大泡泡,而诱发泡沫破裂的将是大量上市公司造假丑闻的爆发。创业板设计的初衷是做成一个中国的纳斯达克,但种种结构性、制度性扭曲导致创业板正在成为投资者的“伤心板”:
首先,审批制扭曲了证券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是导致市盈率成为“市梦率”的主要原因。高市盈率还导致了严重的超募现象,这些大量的超募资金闲置在银行账上吃利息,完全背离了上市的意义。证券监管部门对发行审核关注太多,对内幕交易和造假的打击有所忽视。2010年创业板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69.85倍,其背后的投资机构获得了11.34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加剧了突击入股和PE腐败等现象。
其次,创业板发审委的审核标准,涵盖了成长性、盈利能力、商业模式、行业地位、技术含量等诸多标准,但发审委并没有真正的能力去识别一个公司的未来价值(投资者买的是未来),只能依赖公司过去的业绩做出选择。而国内所谓的高新技术认证,不少是花钱买个证书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类似胜景山河的事件也表明,发审委没有能力也难有精力去调查识破造假行为。
最后,创业板过高的市盈率与审批制的耦合,为心怀不轨者寻租创造了“机遇”,而不擅长“公关”的好企业则远走境外。有的企业本来质地还不错,但上市后一下募集了这么多资金、市值达到数十亿元,就像中了彩票,创业者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把兴趣转向了套现走人或享受生活。凡此种种,都偏离了“促进创新”的正轨。
不满两岁的创业板,已经站在十字路口。只有在发行制度、审核监管制度、惩处与退市制度等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创业板才能恢复本来应有的面目,进而为投资者真正创造价值。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