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资讯  创业板

三新股上市暴涨原因探析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股发行:市场之手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市场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令人惊叹。就在八菱科技的发行人和承销商还在为二次发行四处进行投资者沟通之时,由于发行市盈率迅速回归,新股已再获市场追捧。基金公司对上游的愤怒亦稍有平息。

  市场总会错 但不总是错

  6月30日,赛轮股份(601058)和比亚迪(002594)以“新股复苏”的强势形象登陆主板和中小板,上市首日分别大涨45.64%和41.39%。“物极必反。在创业板哀鸿遍野之际,新股由于发行市盈率迅速回归,开始得到市场的追捧。”当日,易方达基金投资总监陈志民这样写道。

  “市场总会错,但不总是错。”有业内人士评论,八菱科技中止发行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迅速趋于合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全面复苏。

  相关各方角力

  事实上,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新股发行市场已经经历了“热捧——破发+中止发行——企稳复苏”这样跌宕起伏的三部曲,间或还有零星破发的小插曲。企业、PE、投行、基金公司恰似新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伴随着去年以来上万亿元的天量融资、居高不下的发行市盈率和由此产生的破发、暴跌,在八菱科技事件之前,基金公司等二级市场机构对上游行业的愤怒已到顶点。

  我们不妨从二级市场的不满溯源而上,探究一下在新股发行的利益链条上,到底是谁动了谁的奶酪?

  结果似乎是,每个人都满腹委屈。

  基金经理埋怨投行向二级市场输送了泡沫,“相当于在源头污染了水源”,自己赚取了超募收益而基金打新损失惨重、基民怨声载道,市场融资量不断创新高但行情一直低迷;投行感叹中介机构毕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企业才拥有决定权,无处不在的PE更是搞得企业心态失衡;PE坦言,募来的钱是有成本的,一年10%左右的资金成本,必须“多投、快上、高价”,否则再过几年错过了PE盛宴;企业觉得自己创业风险很大,熬到能上市就得奔高价去,而且既然PE进入的时候都能给一二十倍的价格,自己的企业上市肯定能值更多钱,没发出来就是投行的问题。

  “说到底,企业、PE、投行、基金公司都是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把新股产业链拉长,最下游的普通投资者才是真正为市场买单的人。”有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关键。

  市场化之手开始起作用

  新股发行市盈率降下来了,二级市场表现也好了,新股产业链上的各方暂时相安无事、各忙各事。由于市场大环境不好,企业、PE和投行最终与基金等二级市场机构妥协,让度了一部分利益,暂时实现了平衡。但如果市场环境好,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可以维持并赚钱,则可能会变成基金为了获取筹码向“上游”妥协。如此循环往复,为什么市场的每次修正总是矫枉过正?

  有基金业知名人士曾公开表示,仅仅实现了市场化是不够的,因为市场化不等于合理化。对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认为这是买卖双方自由博弈、市场机制自由调节的结果,所以就是合理的。买卖双方自由博弈,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表面上也可以做得很市场化,但实际上由于垄断力量的存在,博弈双方的实力悬殊,市场化的机制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时候就需要行政力量介入,来打破垄断,恢复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不过,有资深投行人士却认为,现在的监管思路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扩大供给来减少新股发行泡沫,市场化虽不完美,但是行政监管更是一种倒退,市场化的作用正逐步发挥,一个健康、理性的新股发行市场必将形成。未来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供给的增加,市场可选择的投资品种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供求关系更趋平衡,机构投资者成熟度高,相应的,投行和下游投资者也能建立起长期合作的战略发展关系,使新股产业链上的各方关系更加和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