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新股靓丽数据被疑"美化"
从2005年到2012年,神舟电脑终于第四次通过了IPO审核,但在招股说明书中,多项靓丽指数被怀疑疑“美化”过度。
更有甚者,上市首日风光挂牌后,科恒股份(300340)当晚就发布一则业绩可能大幅下降近五成的风险提示公告。
于是,投资者在财经论坛上调侃地说:“那一边ST股的退市危机正在持续蔓延,这一边不少粉饰指标的上市公司还在不断过会。”
案例1
神舟电脑
IPO审核通过
部分财务数据
被疑粉饰
从2005年到2011年,三次IPO失利,并没有让神舟电脑停下上市的脚步。近日,证监会网站上公布了审核通过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IPO申请,这也是其第四次冲击IPO。只不过,神舟电脑此次的招股说明书中,多项靓丽指标被疑“美化”过度。 本报记者 陈颖婕
其实,神舟电脑的上市之路,走得颇为坎坷与漫长。2005年,神舟电脑计划赴港上市,结果初次尝试就以失败告终;2008年,神舟电脑又开始向深圳中小板市场冲击,但期间,又恰逢金融危机,导致公司IPO项目搁浅;创业板设立后,神舟电脑再次转战创业板,然而去年3月份,创业板发审委拒绝了神舟电脑的上市申请。
在去年第三次申请IPO被否之后,神舟电脑并不气馁,依然坚持上市,终于在第四次冲击IPO时,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核。
尽管神舟电脑对于上市的屡败屡战,令人敬佩。但与此同时,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靓丽财务数据,也招来了外界的质疑。
神舟电脑在2011年被发审委否决时,曾被指出公司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报告期内的存货周转率也在逐年下降,毛利率逐年上升,而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也主要源于外购电脑零配件销售的较大增长。因此,证监会发审委认为,上述情形可能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难道仅相隔一年时间,神舟电脑的这些重大不利影响就得以消除?这一点,值得令人深思。”知名财报专家王世雄这样表示。
除了上述几大硬伤已“神奇”般地得以解决之外,此次,神舟电脑发布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公司的毛利率数据也引发了人们的猜想。
数据显示,神舟电脑最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5.22%、15.81%和15.55%,三年综合毛利率为15.53%。王世雄指出,联想集团近几年来的毛利率不过在15%左右,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是11.4%。“相对全球第二大电脑厂商联想,神舟电脑无论是在品牌,还是在规模等方面,均不如联想,很难想象一家规模较小、运营效率较低的公司在毛利率上反而高过大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毛利率的情况下,神舟电脑的销售净利润率却是低得罕见,公司近三年的销售净利润率仅为5.29%、5.54%和5.21%,三年综合销售净利润率为5.34%。王世雄表示,从这一点不难看出,神舟电脑的经营安全边际极低,只要公司未来的成本费用率提高5.5%,就将陷入亏损状态。
对于外界的质疑,记者昨日致电神舟电脑,截至昨日18点30分,公司的办公室电话依然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案例2
科恒股份
上市首日风光无限
当晚宣告业绩变脸
“见过业绩很快变脸的,但没见过这么快的!”算得上久经沙场的股民老张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说的是科恒股份(300340)。上市首日风光挂牌后,当晚科恒股份就发布一则业绩可能大幅下降近五成的风险提示公告。其后,科恒股份的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已跌去17%。 丁艳芳
7月26日上市的四只新股中,科恒股份是当天表现最好的一只,盘中因涨幅和换手率“触线”而被两次停牌,73.15元的收盘价比发行价大涨了52.40%,还成了当天创业板的第一高价股。按照其新股发行后的总股本5000万元测算,科恒股份2011年的每股收益达到3.75元,即使收盘价高达73.15元,市盈率还是不到20倍。但是,当晚的一则公告瞬间把科恒股份“市盈率不高”的假象捅破了。
当天晚上,科恒股份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因其下游行业是节能灯行业,受国外需求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对稀土发光材料需求不旺,因此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约4100万元—44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4.45%—48.24%。反观其上会时的财务数据,2011年全年净利润高达1.8764亿元,而2010年和2009年时仅为3545.51万元和2708.60万元。
不仅如此,科恒股份还预警称,2009年至2011年其存货余额分别为4323.84万元、4780.22万元和12724.82万元,但2011年下半年稀土价格开始下跌,目前仍处于波动中,如果稀土进一步跌价,该公司可能受到存货跌价的损失,经营业绩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存货跌价风险外,还有坏账风险,2009年至2011年,其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分别为9146.26万元、9539.93万元和21720.81万元,如果未来不能按期收回,可能发生坏账,从而影响盈利。
如果不是2011年全年业绩如此辉煌,今年上半年4000万元的净利润还不至于让投资者大失所望。更令市场诟病的是,如果上市之前,其一季报或中期业绩就已披露,这种降幅就可能阻碍其上市步伐,科恒股份是否在上市前刻意隐瞒了上半年业绩退步的事实?科恒股份的保荐人是否有失职之嫌?一时间,担忧和质疑随之而来。
对此,科恒股份昨日解释说,公司取得发行批文前,已对今年1至5月的业绩进行了统计,如果按15%的税率计算,净利润为3824.31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11.64%,考虑到6月份稀土专用发票政策的推出将会给业绩带来积极影响,因此认为无需向证监会报告公司的业绩变动情况。7月13日刊登招股说明书时,6月报表还未编制完成,其根据初步判断,以为上半年业绩变化应在20%之内,因此也未向证监会报告。直到7月16日,科恒股份才发现按25%税率计算净利润仅为652万元,比去年6月时的3500多万元差距很大。因此,科恒股份在7月25日发布的《上市公告书》中已经对中报预告情况进行了披露。
记者查阅了这份共计14页的《上市公告书》后,确实在第11页找到了相关内容。
》记者手记
不少雷同。纯属巧合?
股市不是“玩脑筋急转弯”的地方,也不是“火眼金睛”的眼力游戏。众所周知,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通过股票行情软件的F10功能来查阅上市公司业绩和公告资料的,科恒股份的中期业绩预告则耍了点“小聪明”、打了个“擦边球”,不单独发布公告,“混”在《上市公告书》中悄悄现身,在F10和各类信息检索中就都显示不出来了,以此尽可能地减少对首日股价表现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看,科恒股份的案例并非坏事,可以由此更加提醒监管部门关注到机构与普通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一家公司从发审委审核、拿到批文、正式发行上市,期间很可能间隔大半年,拿着去年靓丽的年报上会,用过得去的一季报发行,上市后发布糟糕的中报,这不仅仅是科恒股份,之前的珈伟股份(300317)也是如出一辙。电视剧里常有一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在A股市场,这些现象真的是巧合吗?
过去数年,新股IPO前的财务数据披露往往很滞后,6月份发行的新股,财务数据却只披露到去年年底。无论是在IPO申购还是上市后二级市场买入,都有些盲目的成分。为何不能在IPO时,披露至最近一个月份或是一个季度的最新财务数据?如果仅仅是财务工作来不及统计,至少也应该针对最新的业绩情况发布专门的公告,这样符合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信息披露应该成为一种规则。
另一方面,近期管理层对绩差股痛下杀手,有进有出固然是好,但在资本市场的源头,也希望能够扎紧篱笆,少一些刻意粉饰的“伪君子”混迹其间。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