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麦趣尔为何倒在IPO门口
已经过去的2012年,对于远在西北边陲的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趣尔)来说,是一个忧患之年。
2012年6月6日,来自中国证监会消息称:经发审委2012年第110次会议审核,麦趣尔集团IPO获通过。寥寥数字,令麦趣尔上下欢腾一片。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片刻的欢喜之后,麦趣尔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直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依然没有向麦趣尔敞开。
什么原因,让麦趣尔最终倒在IPO的大门口?
志在必得
进入2012年来,麦趣尔上下都在期盼着什么。
自2012年4月中旬,麦趣尔集团将招股说明书递交给中国证监会后,这个远在西北边陲的乳业集团,就撩开了神秘的面纱。集团拟发行2617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0466万股,拟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营业务依然是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烘焙食品的连锁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前身麦趣尔乳业自设立之初即从事乳制品的生产销售,2008 年底麦趣尔乳业整合麦趣尔集团控股的麦趣尔冰淇淋、麦趣尔食品,形成了以乳制品生产业务和烘焙食品的连锁经营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自“三聚氰胺事件”过后,整个乳品行业深受其害。许多消费者尚未从食品安全阴影中完全走出来。2011年12月,蒙牛再次暴出致癌奶事件,让国人对国产乳品仅存的一点信心荡然无存。麦趣尔此时逆势上市,时机不当。上市就得向投资者公开其经营状况,稍有不慎,不仅会影响到公司形象,还将会影响其上市进程。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各方利益驱驶下,麦趣尔就像一艘发动了引擎的航船,朝着资本的海洋驶去。
蒙蔽发审委?
麦趣尔的努力,还是得到了某些回报。
仅仅一个多月后,2012年6月6日,来自中国证监会消息称:经发审委2012年第110次会议审核,麦趣尔集团IPO获通过。寥寥数字,令麦趣尔上下欢腾一片,也让保荐机构——东方证券长吁一口气:第一关,总算闯过去了。
快乐总是短暂的。
片刻的欢喜之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其招股书191页“发行人的研发成果”表述中,有下列描述:“公司取得了区州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累计申请专利20多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液体乳和椰蓉月饼先后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共实施自主创新项目55项,新产品对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创新效益显著。”
投资者发现,上述表述中,至少存在两处缺陷:一是“新产品对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贡献率逐年增加”未有详尽数据支撑,华而不实;二是“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句,至今麦趣尔尚未向社会公布哪5项国家行业标准是其参与或主持制定的。
这种在其招股书中虚委其词,有欺骗投资者、蒙蔽发审委的嫌疑。
作为家族企业,麦趣尔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招股书第7页“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风险”表述如下:“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玉瑚、王翠先、李勇、李刚。本次发行前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本公司72.783%的股份,本次发行后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本公司54.583%的股份。”而招股书第12页对“实际控制人”表述如下:“实际控制人”指“李玉瑚、王翠先、李勇、李刚(李玉瑚、王翠先为夫妻关系,李勇为李玉瑚、王翠先长子,李刚为李玉瑚、王翠先三子)”。投资人胡杨认为,作为家族企业,麦趣尔家族成员控股比例过高,不利于公司募股,未来存在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的风险大大提高。作为中小投资者,应该慎而重之。
质量问题
乳品质量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
产品质量问题是企业的生命线,在这方面存在瑕疵,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均非小事。虽然麦趣尔股份在招股书中不断强调自身在质量控制方面做得足够到位,但消费者对于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却屡见不鲜。
2009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状况报告, 曝光的15批次不合格食品中,麦趣尔榜上有名。分别是非脂乳固体、亚硝酸盐两项超标。
2006年,在新疆工商执法部门例检中发现,“麦趣尔纯牛奶”标注的“国家免检产品”的有效期过期,属无效标注,有误导消费者之嫌,遭下架处理。此后,麦趣尔才吸取教训,认真对待“国家免检产品”此类标识。
2005年09月,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八部门对杭州城区销售的乳制品进行了检测。经查,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麦趣尔纯牛奶,蛋白质不合格。经销麦趣尔纯牛奶的杭州欧尚超市有限公司将该款产品全部撤柜、下架销毁,并依法进行相关处罚。
在新丝路网页上,网友暴光麦趣尔问题牛奶的贴子被迅速删除,加大了消费者对麦趣尔产品的不信任度。
在国内某知名论坛的“民生热线”频道上,网友“snakelilac”发帖称,自己在前后两次购买的麦趣尔酸奶中,都发现了硬币大小的霉斑。这位网友还贴出了照片,盒盖或盒子上的霉斑均清晰可见。现在,此贴已除删除。
麦趣尔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全程监控生产过程,以保障产品质量。并表示:从公司设立至今,尚未出现因违反有关产品及服务质量和技术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有关部门处罚的情况,同时坚称“有稳定的产品质量,未发生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
胡杨认为:对于一家每天生产成千上万盒乳品饮料的麦趣尔来说,偶有质量瑕疵,消费者并非不可原谅。连惠氏(2002年,爱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爱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粉因坂肠杆菌超标被限令召回)、多美滋(2002年,奶粉受微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被全球召回)、亨氏(2003年,检出与DDT杀虫剂相当的致癌物质“二恶英”,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美赞臣(2004年,因阪崎氏肠杆菌奶粉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雀巢(2005年,多批次被查出含碘超标,被迫进行大规模产品召回)等国际知名品牌,在严格的质量检测下,都难幸免,很难相信一家各方面都处在成长中的乳品企业有如此“骄人业绩”。
消费者认为,在质量面前,麦趣尔股份远不如另一家乳品上海来伊份诚实。上海来伊份在其招股书披露,近3年来,公司违法违规达到16次,其中不乏因商品出现添加剂超标而受罚。
证券界人士阎勇先生直言不讳地说:“不要以为你在偏远的新疆就可以说谎。企业缺乏诚信,即使上市成功,也会有败下阵来的那一天。”
突击分红
一边是公司发展面临资金瓶颈,而另一边却又大搞分红,麦趣尔股份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到底意欲何为?
招股书资料记载,报告期内公司共进行了两次股利分配。第一次为2009年6月股东会决议分配利润5000万元;第二次分配为2010年11月股东大会再次决议分配利润2250万元。
2009年当年麦趣尔股份以货币资金和抵减应收款项的方式支付股利1842.99万,年底应付股利余额为3002.59万元,该余额在2010年以同样方式支付。2010年分配的股利2250万元于2011年支付。
另据了解,麦趣尔股份自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为18147.09万元,两次股利分配金额累计7250万元,占比达到39.95%。
这样的举措,对于一家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警戒线的公司来说,显得颇为蹊跷。招股书数据表明,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麦趣尔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58.35%、60.75%和48.49%。
麦趣尔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李玉瑚、王翠先、李勇、李刚。因此发行前李氏家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本公司72.783%的股份。两次分红,李氏家族获得的股利达到5276.77万元。这样看来,此次分红可以理解为以李玉瑚为主的原始股东在上市之前的一次利益独享。
毕竟,上市之后的获利,至少要等到三年之后才能解禁并套现。
但调查后发现,麦趣尔股份的乳制品毛利率水平出现了下滑迹象。招股书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乳制品毛利率分别为32.90%、34.22%和31.18%。对比数据不难发现,2011年公司乳制品毛利率较2010年下降了3.04个百分点!对于上述现象,招股书给出了这样的说明:2011年生鲜乳价格涨幅较大,疆内生鲜乳收购价格较2010年普遍上涨0.2元/公斤左右,涨幅约为5%,推动了公司乳制品单位成本的上涨。
自2012年6月6日,发审委第110次会议审核通过麦趣尔集团IPO方案后,半年时间已过。然而,麦趣尔似乎停止了前行的脚步。一位熟知麦趣尔内情的业内人士透露,麦趣尔在最后一刻倒在了IPO的大门口,并非偶然。既有政府加大了对IPO首发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原因,也有麦趣尔内部的原因。家族控股过高存在的投资风险以及招股书披露的不实之词,让麦趣尔尝到了“说谎”的代价。
截止记者发稿前,麦趣尔依然在等待来自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审核。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