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厚度超招股书 发行人拟拖至月底撤材料
除了吃饭睡觉,王强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作为投行人,IPO财务专项核查让他忙上加忙。出差、核查、写材料,成为王强这段时间的生活主线。
“材料还没写完,争取这两周弄好,月底就要上报。越接近尾声,工作越紧张繁忙。”王强现任职于深圳一大型券商的IPO投行部,最近四处出差准备财务核查。尽管自查期限快到,但大多数券商仍没有最终定稿。或仍在赶材料,或正在走内部审核程序,真正定稿的少之又少。
“工作量太大,要核查的内容太多。”王强无奈地表示。堪称史上最严厉财务核查的目标是“挤出报告水分、风险充分披露”,证监会也拿出严厉的处罚措施。
1月8日证监会召开的财务核查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证监会党委决定开展专项检查,谁也别心存侥幸,凡是进入行政受理程序的,就必须承担申报文件真实、准确、完整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更严重责任。”
有报道称,证监会将成立不少于15人的数个小组,共约100人重点抽查。其中,现金支付大的项目一定是抽查重点。据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此次抽查20家到50家。
自查报告堪比招股书
“还在赶材料,写完还要走内部审核程序,然后才能定稿,截止日期前一定要完成。”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自查的一般程序为,投行到现场核查,然后写材料,初稿完成后通过内部审核程序进行审核,最终定稿。
“最近开会较多,都在讨论自查报告的事。我们的项目都在质控部门审查,都到报告阶段了。估计提交报告的时间基本要到最后。”深圳某大型券商质控部门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投行大多数项目人集中在初稿尾声与内部审核阶段,尚未最终定稿。“这两周都在赶材料,现在真正定稿的应该较少,除非企业特别好,但这比例非常小。”有投行人士表示,此次核查对于投行人员来说,工作量实在巨大。
按证监会要求,核查只包括20个大问题,但每个问题又包括无数小问题。证监会对此次核查提出了十分细致的要求。例如,自查报告要说明发行人会计制度如何,存货盘点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相关书面记录都要详细。如核查深海养殖行业,要说明雇佣哪位潜水员进行盘点。
华东地区某券商一个保荐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核查报告“少则100多页,最多超过500页,一般200页左右,甚至比招股书还厚”。
该投行人士表示,“证监会没有出具详细的核查要求,工作底稿目录或核查报告指引之类的,所以我们做得尽可能详细,很多分析都写进去了,比招股书还详细。”
财务专项核查工作量巨大,不过,证监会表示,如果3月31日实在提交不了,可在20个工作日之内申请中止审查,待提交自查报告并经复核完后。若3月31日未提交,20个工作日后未提交中止审查,证监会有权终止审核。
“估计很少有企业会申请延长,其他企业可以完成,为什么你的企业不能,是不是企业存在问题?会让人怀疑。”上述人士表示。
3月底或集中撤材料
面对800余家拟IPO排队企业,监管层提出开展财务报告专项检查,试图让不满足条件的企业主动撤单。因此,核查重点集中在业绩变脸与财务造假。
1月8日证监会召开的财报专项检查会议提出,将围绕IPO在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重点检查虚构交易、现金收付成本与存货、资产减值准备收入确认等方面,力求挤出财务水分。
会上,负责人以绿大地(002200.SZ)造假事件举例说明。尽管证监会没有明确到时将如何抽查,但受造假事件影响,存货计量、现金交易等方面存在难点的农业板块,极可能是抽查重点。
“一些小公司,比如创业板一年利润只有数千万,存在较大造假动机,这些都可能是抽查重点。”上述保荐人认为。
面对严厉的财务专项审查,目前已有部门企业主动撤材料。
证监会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创业板排队企业323家,终止审查的公司达20家;主板和中小板排队公司中,沪市175家,深市361家,两市合计终止审核的10家。
多位投行人士称,预计最后阶段才会出现集中撤材料现象,3月底将是集中上报和集中撤材料的高峰期。
“现在撤,数量太少,很容易成为关注焦点。到3月底,撤材料的多了,这样不容易成为焦点。”北京某投行人士估计,撤材料的企业或不在少数。去年经济不好,很多行业景气度受影响,如果业绩下滑严重,则面临撤材料的困境。
目前,已撤回材料的企业主要是业绩严重下滑和财务造假。不断披露的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业绩下滑的比例非常高。
“有个项目还在犹豫撤不撤。因为企业上市涉及多方利益,最终撤否都需要协调。发行人要上,但投行认为上不了,双方还在商量。”有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
多位投行人士认为,“都到现在了,肯定要撑到最后。现在就撤,太显眼,会引起外界集中关注。”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