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资讯  创业板

肖钢初考面临三挑战:71%网友认为会加快IPO重启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告别了郭树清时代之后,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它的第七任掌门人———肖钢,对于这位有着超过20年央行工作经验的新任证监会主席来说,其本人和他的政策取向都正在受到市场的无比关注,并且,在可预期的范围内,这种关注还将继续下去。

  “铁腕”肖钢

  作为此前证监会主席的热议人选,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肖钢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与此同时,市场对这位长期从事金融监管工作的、有着丰富经验的新主席也抱有更多的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肖钢1958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江西吉安人,1981年本科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199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并先后兼任计划资金司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广东省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1998年10月开始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3年3月,就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2004年8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年仅45岁的肖钢临危受命,告别工作超过20年的央行,到中国银行担任董事长一职。2004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中国银行作为首家试点银行,掀起了银行业整体改制的浪潮,肖钢正是这一银行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在中行改制上市期间,其道路并不平坦,而肖钢正是凭借其过人的能力和“铁腕”风格扫除了种种障碍。在业内看来,肖钢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从事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工作,年富力强,处事果断,作风朴实,熟悉宏观经济和金融业务,有改革创新意识,善于研究问题,组织和协调能力强。

  上世纪90年代广东国投事件发生后,肖钢曾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致力于广东省金融业重创后的修复工作,成效显著。此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期、彻底地对信托公司实施整顿、撤销、合并、重组的工作进程中,肖钢也担当了重要角色。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出台,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修改完善的积极促成者之一,这两部法规使有关部门对信托投资公司的监管更加有法可依。

  而中行的上市,则更是肖钢金融生涯中的一大亮点。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以97亿美元的筹资规模一举打破了多项金融机构IPO的记录。中国银行仅仅用了23天的进行上市预路演和路演,就获得了超过10倍的机构超额认购和69倍的散户超额认购,并最终以接近招股价区间高点的2.95港元定价,获得了2.18的市净率,和花旗集团的市净率相当。在中行的港股IPO路演中,肖钢可信服地向投资者描述了中行的光明未来,对中行的成功上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由于境外资产占比较大,中行这家国内最为国际化的国有银行则是在肖钢的带领下实现了转型。2009年3月,中行董事会通过“立足本土、海内外一体化”的新战略规划,肖钢则用“18个字”解释新战略:扩规模、调结构、做品牌、练内功、降成本、上水平。在极力压缩外币资产投资的同时,中行仍然低调地在东南亚、南美进行扩张。三季报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为12.74万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了7.73%;前三季度则实现净利润1114.19亿元,同比增长了16.76%。

  2011年开始,中国银行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金融机构,2012年,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再创新高,达到2.4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量达2.78万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同业领先地位。中行行长李礼辉透露说,截至2012年末,中行海外机构已达613家,覆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36个国家,并通过中国业务柜台,在阿曼、加纳、秘鲁、芬兰、土耳其、乌干达等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与179个国家和地区近1500家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合作关系。

  高度关注风险

  对于刚刚履新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整个市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其执掌证监会的监管取向。虽然在过去的一周中位于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的中国证监会始终保持了平静,据媒体报道,肖钢接任时亦表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都在猜测这位证券市场新掌门人的监管取向。

  在IPO事实上已经暂停5个月之久、在审企业财务核查进行到券商自查末期的大背景下,肖钢这位新任证监会主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市场的全面解读。鉴于其执掌证监会后尚未在公开场合发布任何言论,市场对于其监管趋向的猜测也只能来源于其往日的文章甚至只言片语。

  2012年10月12日,肖钢曾在《中国日报》撰文讨论“影子银行”问题。他表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以理财产品为主)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银行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他还表示,为防止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或区域风险,必须更多地关注影子银行,并加强对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这一言论一出,顿时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在一些人看来,这似乎是这位新掌门人偏向保守、注重风险的一个证据。

  实际上,近年来,在中国银行董事长任上的肖钢多次在《中国日报》发表英文署名文章,针对国内外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在2013年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肖钢提到,银行需要调整经营策略。中国的银行整体健康,但是伴随着杠杆率,风险也在上升。最大威胁是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现在应守住底线,防止系统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肖钢早年曾致力于修复广东金融业,并且在中行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因而可能会对防范金融风险更为关注。一些券商业人士担心,在强调风险控制的监管取向上,一些涉及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产品和业务创新的 政 策 可 能 会 出 现 调 整 。 例 如 ,2012年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券商资管业务,这个业务本质上是一个通道业务,是银信合作的替代品。实际上,此前,证监会机构部巡视员欧阳 昌 琼 也 曾 表 示 , 券 商 资 产 管 理1 .9万亿的规模近80%是通道业务 , 据 证 监 会 跟 踪 观 察 和 日 常 监管,还未发现风险性事件,但潜在风险隐患值得关注和重视。

  不过,仅仅以此来断定这位新主席倾向于保守可能有失偏颇。肖钢虽然行事稳健,但却也不乏创新和改革精神。主管货币政策期间,在汽车信贷市场的开放问题上,肖钢一直持加速开放的观点,对银行信息化问题也颇感兴趣。同样是其在《中国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肖钢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商业银行的走出去均持开放的态度。他表示,尽管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是这个趋势是不可改变的,而且宜早不宜迟。它不可能取代美元,但可以为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增加一个新的选择。他还表示,在金融危机中,“走出去”战略对中国企业尤为重要,这能帮助它们拓展成长空间,打破自然资源的瓶颈,通过充分利用海外市场它们可以转移过剩产能并延伸产业价值链。

  值得注意的是,肖钢对债券市场也十分关注。他表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潜力使得债券成为经济与金融改革的一个新引擎。在2012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中日企业家交流会上,肖钢还表示,各国应高度重视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亚洲债券市场也应该创造更加灵活的投融资方式,提供多种期限的债券投资工具,以吸引区内各国的外汇储备和民间储蓄。

  除此之外,业内还有传闻称,中国银行业此前“剥离不良资产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这一设想,最早即来源于肖钢。

  三大挑战

  在市场看来,在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上,肖钢注定要面对相对于其在中行时期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包括变幻莫测的市场、IP O的“堰塞湖”、亿万股民的期望等等。

  在以上所有挑战中,最迫切的就是IPO“堰塞湖”的难题。自2012年11月份以来,新股发行已经事实上暂停了5个月之久,目前,在针对IPO在审企业的财务专项核查中,已经进入到了券商自查阶段的末期。来自证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13日,包括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2家创业板企业被宣布终止审查,创下了证监会开展在IPO在审企业的财务核查以来的高峰。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已经先后有42家企业被宣布终止审查,其中,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32家,拟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则有10家。尽管如此,目前在创业板排队等候审查的企业仍然有311家,在主板和中小板派对审查的企业总数则达到了536家,排队企业的总数仍然达到了847家。

  对于这位新主席来说,难题在于,经验表明,任何关于IPO重启的风吹草动的传言,都可能会引发市场的大跌,并对去年12月份以来稍有起色的A股形成打击;而另一方面,IPO的暂停注定不可能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存在下去———这会极大地削弱市场的融资功能,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而这往往被视作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中投证券说,金融改革提及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当前IPO暂停是与此长期利益相违背的;郭树清离任后,预计IPO暂停的时间可能不会太久,IPO启动后股市资金面可能是偏紧的。

  IP O如何重启只是肖钢新股发行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更深层次的挑战则来自于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看来,他的上一任在这个问题上的改革并不成功,没有触及到核心制度,而2012年10月份的几次通过行政手段来促使发行人缩量发行的例子在遭遇到市场的爆炒之后更是广受质疑。对于肖钢来说,怎样在面对IP O排队以及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下,推进发行体制向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从实质审查转向形式审查,同时还要避免类似万福生科、绿大地之类的欺诈上市的出现,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新主席智慧和能力以及魄力的挑战。

  除了新股发行之外,A股市场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欺诈上市、内幕交易等等行为,已经严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并影响到了监管部门本身的公信力,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监管者通过自身的重新定位以及市场功能的重新定位,实现市场的投融资功能的平衡,恢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个工作,不仅会牵涉到大量的利益方,而且会使时刻刻的受到证券市场波动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干扰,必然是一大挑战。

  另外,在郭树清执掌证监会时期,出于培育机构投资者以及强有力的中介机构、改变A股市场散户主导局面的考虑,推出了大量的支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产品和业务创新的政策,对于肖钢来说,如何继续推进这些领域的创新,同时又要有效地防范系统性的风险,也是一大挑战,从中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经历来看,曾经出现过“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也一点,需要监管者巧妙地把握好监管的力度。

  在门户网站新浪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对于11817个对象的调查显示,71.4%的投票者认为肖钢在担任证监会主席后会加快IPO重启,同时可能会使这位新主席感受到压力的是,64.0%的投票者不认为肖钢会延续上一任证监会主席的改革方向,65.0%的投票者则表示并不看好这位新的证券市场掌门人,而认为肖钢会推动A股走出牛市行情的投票者仅有34 .9%。在这个调查的背后,肖钢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面对上一任证监会主席给他的新工作带来的压力。在离任之后,舆论大多对于郭树清的工作给予了正面评价,认为其在短暂的任期内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长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不乏流露出留恋的情绪。

  不管怎样,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郭树清的一页已经翻过,但改革仍要继续。因此,肖钢,你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